第五章 万般皆下品(第 4/4 页)
李道缘记忆最清晰的便是上辈子在初升高阶段,他爷爷不知道哪里听说李道缘这个名字有问题,恐怕会绝后,老爷子害怕,一个人带着户口本去派出所就把李道缘的名字改了。
本来改就改吧,大不了再改回来,可问题是老爷子改了后沾沾自喜,却忘了告诉家人他去改了李道缘身份证信息,为此李道缘差点连高中都没考上。
未来的事不说,现在的李道缘七月份才满的五岁,这时候去学校,就算自身足够聪明,恐怕不施展一点手段,老师也很难同意他入学,五岁的孩子,在外人看来实在太小了,根本没有自理能力,少有学校敢接收。
到是如果是六岁,那审核老师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上李道缘的聪明劲,他们也不用去动歪脑筋。
李清河和张翠兰得到李道缘确切的心意,老两口都松了口气,他们是真担心李道缘“误入歧途”,选择修炼而不去上学。
这可不是乱担心,而是有前车之鉴。
李道缘的姑奶奶当年就是放弃一切,跟着一个道士去修道。
李清河小时候受到影响,也曾有出家的念头。
要不是李道缘爷爷拿着黄金棍打了回来,也许都没李道缘什么事了。
见父母对上学的执着,李道缘很理解,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此话虽不是至理,但在寒门,读书也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最好的出路。
特别是在现代,多少人会在未来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不能多读一读书呢。
所以李道缘就算有《三千道藏》也不会忽视学业,所谓学到老活到老,《三千道藏》里面只有法术神通,可没有做人的道理,也没有对生活的解析。
而且如果不读书,他难道就躲入深山一直修炼?李道缘自认为还没有那种闲情逸致,他也没有那种与世隔绝的内心。
重生到这个诡异复苏的世界,就算不喜欢打打杀杀,要是连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都没看清楚,那他重生的也太没意义了。
双方表达了心意,生活变得更融洽起来,齐心合力收拾好厨房,下午李清河和张翠兰都要忙地里的活,李道缘便拿了李清河买的黄纸着手画起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