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法律与道德(第 3/4 页)
山西巡抚的人选,共计三人:庞尚鹏、辛应干、杨一魁。
山西布政使人选两人:侯于赵、许守谦。
按察使、都司、以及各地知府。
各县的知县,则有吏部直接任命。
大明一千多个县,皇帝天天廷推知县,其他事就不用做了。
张居正还是尊重朱翊钧的建议,把庞尚鹏列为候选名单。
内阁、吏部、都察院商议,朱翊钧不插嘴,也不打断他们。
辛应干是张居正看重的人,杨一魁应该是张四维看重的人,现在张四维还不敢和张居正闹翻,他举荐的人,就当一个陪衬。
看到名单有庞尚鹏,张四维就明白,今上想让庞尚鹏出任山西巡抚。
众人都知道,山西巡抚的任命,这是小皇帝和张居正才能决定的,张居正夸奖一番辛应干,看了看王国光。
“辛应干没有管理地方经验,他一直在六部以及都察院,现在山西灾情严重,阁老们,还有吏部,是否要重新考虑一下?”
借口可以随便找,朱翊钧把后世的说辞搬出来,何况现在山西有灾情,他说的这些,非常有道理。
张居正也知道,小皇帝想让庞尚鹏去山西,现在他反对辛应干出任山西巡抚,那么真没有办法反驳,总不能说没有经验,就去锻炼经验,平常年景可以,现在山西有灾情,要是这么说,就是不顾百姓死活。
“今上认为谁合适?”张居正问。
朱翊钧才不说谁合适,名单上就三个人,议论呗,反正人选不满意,他就一直反对,直到选庞尚鹏为止,这可是你们提出来的,不是朕强迫你们的。
议论来,议论去,最后还是王国光举荐庞尚鹏出任山西巡抚。
“朕认为合适。”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