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七章 明君?昏君?(第 2/3 页)

    九品:免粮六石,人丁六丁。

    内官内使亦如之,外官各减一半,教官监生举人生员,各免粮二石,人丁二丁,杂职省祭官承差知印吏典,各免粮一石,人丁一丁。

    如户内丁粮不及数者,止免实在之数,丁多粮少,不许以丁准粮,丁少粮多,不许以粮准丁,俱以本官自巳丁粮照数优免。但有分门各户,疏远房族,不得一概混免。

    这个政策对官员们要比洪武时期优待很多,大明从来都没有对官员免税赋过,只是免除一部分粮食和正役、劳役、杂役。

    朱翊钧认为这个政策不错,一品官员才免三十石粮税,大明一亩地三石粮食,一品官员也就十亩地不用交税,其他田地都要交税。

    那么《优免则例》具体实施的如何?恐怕各地、各官员都不一样,政策是不错的政策,执行就变样了,现在搞的大明官员、士绅田地不纳税一样,这是皇帝的昏庸吗?这是政策不好吗?

    历史上几十年后,万历三十八年《优免新例》规定:

    现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八品免田两千七百亩,外官减半。

    嘉靖时期只是对官员免去一定数目的粮食、徭役,而且数目有着明文规定,优免官员粮食很低,可是到了万历三十八年,文官集团已经控制了朝局之后,就露出难看的吃相了,不再免粮税,而是直接免去应该征收的田亩数目。

    洪武时期只优免官员们的劳役,人数还有限,很低,嘉靖时期嘉靖皇帝被宫女勒脖子,皇宫被烧,开始免官员粮食,到万历中后期,官员们就开始变本加厉。

    按照嘉靖时期的《优免则例》,大明百姓不会被文官、士绅摧残这么严重,嘉靖,嘉靖,家家皆净,这也说明文官们不喜欢这位嘉靖皇帝,如果有人认为嘉靖皇帝昏庸,那么他就不是百姓。

    徐阶家兼并二十万亩或者四十万亩田地,并非他个人所为,长子徐璠、其他儿子徐琨、徐瑛也参与其中,还有长孙徐元春,万历二年进士,其他徐氏家族更有很多人参与其中,退休的内阁首辅如不能约束儿孙和家族中人,那么鱼肉乡里就在所难免。

    徐阶大儿子徐璠被贬充军,两个儿子被贬为庶民,海瑞为松江府的百姓做了好事,最后也是徒劳无功的,张居正当政后,被发配充军的徐璠,取消判决,继续鱼肉乡里,长孙徐元春万历二年继续考中进士。

    鱼肉乡里的徐氏家族子孙绵长,为民做事的海瑞,一妻一妾死因不明,最后不免落得无人延续香火的下场。

    后世把大明灭亡的黑锅,扣在各位皇帝身上,现在朱翊钧也做皇帝,他为什么要危害百姓?大明百分之九十的赋税都是百姓上交的,这个道理有些说不通。

    昏君未必就是昏君,明君未必就是明君,历朝历代被文人记载的昏君,或许就如正德皇帝一样,是是非非谁又说的清?

    自洪武、永乐、宣德、正统这些时期后,因为军权的缺失,官僚士绅阶层已经压过皇权。

    官僚士绅阶层拥有信息垄断权,建议封驳权,还有执行权。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大夏文圣 神话之后 仙逆 彼岸之主 低调在修仙世界 谋局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不朽凡人 剑啸灵霄 天行健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仙父 洪荒:截教副教主 过河卒 修真门派掌门路 志怪书 乡野超级仙农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