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喜事终于来临(第 3/3 页)
张振安说:“全村有门有户有才华的女青年多的是,你不去找她们交往,竟然去帮一个低三下四的穷小子,我都嫌你低了身份。他一不会为人,二不会办事,三不会种田,真是钱财紧缺,相貌平平,只有一身穷酸气,还想当作家,简直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写一篇文章,就想当作家,那是闹着玩的吗?许多大学生还写不出名堂,他一个穷小子能写出啥东西,我看他只能浪费时间耽误钱财。”
“田林山处境苦难,需要帮助,再说人不可貌相,话不能过量,今天他是普通农民,凭着他的文学功底,再过三年五载也许就是文学新星了。”
张振安说:“他再写十年八年也成不了气候,不相信,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陈红丽说:“写作方面存在很多困难,我是知道的,他能不能写成功,靠他自己了。”
张振安一看说不服陈红丽,急忙结束谈话,告辞而去。当天他就去文教组,通过文教组长唐文韬,阻止田林山去当代课教师。
天色傍晚,陈红丽来见田林山,告诉他:“进校代课的事情受到阻挠。需要经过文教组长这一关。”
陈红丽陪同他去见文教组长。终于感化了上苍,唤来了回音。田林山可以到校当代课教师了,他重新设计自已未来的生活,参加高考,再成为正式教师。
田林山就像踢开横在脚前的一块石头,前景一片开阔,从此他的生活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对陈红丽的帮助,田林山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涌动,他要把友谊化作奋发昂扬的动力,用在教学上,用在文学写作上,等将来命运转机,他要报答这份恩情。
陈红丽陪同田林山走进芦滩中学。校园里,耸起几座十分气派的教学楼,广场上,迎风飘扬着一面鲜艳的国旗,学生三五成群活动,到处是欢声笑语。
办公室里,教师们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全神贯注地批改作业。陈红丽把田林山领到靠窗的一张桌子前说:“这是你的办公桌。”
田林山的对面就是陈红丽。
一天晚上,田林山改完作业,收拾课本,就要回去,这时陈红丽隔窗向外眺望一眼,转过脸来问:“林山,你喜欢听歌看舞吗?”
“喜欢听歌曲,那是我的业余爱好,以前从收音机里听歌曲,从电视机里看舞蹈。但是现在很忙,没有机会欣赏歌舞了。”
陈红丽高兴地说:“梁小玉要参加全县歌舞演唱大奖赛,把你写的歌曲作为参赛作品,近日就要登台演唱,想请你到场观看。”
田林山心里一阵沉重:“我支持她使用我写的歌曲,祝愿她演唱成功,为家乡争光。我还有事情要办,就不去观赏了。”
“这个周末,你有时间吗?”
田林山想起自己的责任田,想起需要照料的父母,但他知道陈红丽一定有事情约他呢。就问:“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我想请你去唐河边,寻找一些创作灵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