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贾县令的野望(第 3/4 页)
家里出了进士,就感觉那点家产有点拿不出手了,怎么也得家有万亩良田才匹配进士之家。
可在淮安这样的江北鱼米之乡,想拥有万亩良田,那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良田早就被瓜分完了,想扩张自己的田地,只能出高价购买。
可钱从哪里来……
“那道士的买地钱是怎么安排的?”
程师爷还在思忖着怎样委婉的和自家东翁说一下,打消他对道观的贪念,自己东翁虽也年近三十,可由于一直在读书,世事经历的少,还不知道有些人的钱财碰不得。
还没想好怎样劝说,见自家东翁又惦记上了那道士的买地钱,连忙回道:“那二万两银子,除去几名乡绅的地钱,还余一万五千三百四十两,暂时还没有入县库……”
“截下来一万两你看怎么样?……”
听到自己东翁准备直接拿走一万两,这样的贪欲,让程师爷的老心脏禁不住的狂跳了几下。
程师爷今年四十五,秀才出身的他,已经做过两名县令的师爷了,也算师爷界的老人了。
近十年来,跟过俩个县令,也见过不少州县主官,但像自家这位新雇主如此贪的,还真不多见。
程师爷为难的说道:“那……,这……,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名目,毕竟这笔银子知道的人太多,县里其他官员哪里,也需要分润一二……”
其实,程师爷想建议自家东翁把这笔银子留下来,放在县库,但使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些银子,足以应付今明两年的税赋了,现在的行情,一名县令能完成百分之六十税收,就能在官员考评中得到优卓。
要是自家东翁能连续三年考评优卓,再拿钱活动一下,三年后,一个知州或同知之类的官是没跑了。
虽说三甲进士一般无望部堂内阁这些高位,可混成三品、从二品大员还是可以的,人嘛,踏入了官场,总得有点理想不是……
可要以自家这位东翁的搞法,没有强力贵人提拔的情况下,怕是四品的知府都是无望。
不要看明朝末期官员好像是都很腐败,可要想升官,那也是要讲究名声和资历的,这两条至少能说的过去,才好提拔你。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