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怎样对待那道士?(第 1/4 页)
“平了凤山观”,这个事,目前来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韩爌在崇祯的期待目光下,沉思了半响,也没能想出啥好主意,最后,只能说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看到朱由检不满的眼神,韩爌连忙解释道:“皇上明见,那道观收治流民,筑下了坚城,几千名官军都不能克,武力讨伐怕是行不通了,不是兵将多寡的事,就是起上几万大军也不济事。
那道士能腾云驾雾,驱使飞天猛虎杀人,何人敢统兵前去讨伐!”
说到这,韩爌暗暗观察了一下皇帝的脸色,面前这位年轻的皇帝,显然对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一些,紧皱着眉头,沉思不语。
不过,从其倔强不甘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位年轻帝王那强烈的掌控欲。
看到面前皇帝的表情,再结合皇帝平时的言行,韩首辅明白了。
皇帝之所以一心想灭了凤山观,不是皇帝容不下一名道士,而是这位年轻且掌控欲极强的皇帝,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治下,出现超脱朝廷管辖的存在。
知道了症结所在,就好劝说了。
韩爌继续说道:“陛下,想要灭了那道观,就得先摸清那道观的底细,找到那道人的弱点。
此事,可以让道录司天师府的人想办法去做,彼等同属道家一脉,慢慢打探,终能看出端倪,到那时,再行雷霆手段。
不过,在此之前,还请皇上暂停攻伐,最好施之以恩,让其放松警惕。”
对于首辅的建议,朱由检知道,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处理方式了。
可这样的办法,终觉不合自己的心意,自己作为帝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书上是这样写的,朝臣们是这样说的,你一个有点神通的道士,就想逃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规矩,我这皇帝的脸面何在。
虽然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可没有更好办法的朱由检,只好暂时熄了继续讨伐那道观的念头。
朱由检虽有些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但也明白,做事不能执意任性的一直无中生有。
原先自己想借着朝臣们的弹劾,顺水推舟的把那道人灭了,也好出了自己心头的一股闷气。
谁知那道观是一块硬骨头……。
已经折损了几百官兵,外加一名参将一位县令了。
要是再继续为了一座小小的道观,而损兵折将,朝臣们怕是会有非议。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