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六章 史可法赈灾(第 2/2 页)

    以部分河南军队代替官府职能,救济灾民,阴差阳错迎合了现代军队救灾模式,军队行动力强,没那么多弯弯绕,最大限度保证物资的发放,还变相保护了一大批官员,所以说古人并不是智商有问题,而是没有正确的引导,加上迷信圣人的固执,若是真要利用起来,不会比现代人差,史可法这样的书呆子都能想到变通法子,更别说其他几个社会经验丰富的大佬了,比如洪承畴杨嗣昌,就是他们一直在维护史可法放手干,才使得皇帝没有被地方官员牵着鼻子走,要是皇帝耳根子一软,再来朝令夕改,那么事情只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在内阁看来,史可法以军队代行官府救灾职能,绝对是妙着,神兵卫也大加赞赏,以前小看了这个史宪之,看来东林党也不是没有人才,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包括自己以前对军队的认知浅薄了,尤其洪承畴这样带兵的直接入阁,这都说明皇帝越来越重视武将,不是只倚重文官。

    这次赈灾,神兵卫早商量好了,原则上是不设底线,什么意思?就是各地需要多少就给多少,秦岭基地仓库内堆积如山的粮食需要替换,否则等变质了浪费就大了,天津的海船正在建造,一旦建好,除了海外贸易,就是大规模从安南新罗等地收购粮食,他们那里气候不同,一年可以三熟,粮食吃不完,足够出口的,另外高产作物明年会推广,所以这次赈灾可以说是不惜一切,毫无顾忌,要多少给多少,只要能多救活人,钱粮不算什么。

    开始史可法不知道神兵卫的原则,以为就那么一百多万石粮食,所以一路上精打细算,惩处贪官,哪知道半路上接到内阁寄来的神兵卫书信,让他放开手脚,不要有顾虑,粮食要多少有多少,神兵卫托底,他大吃一惊,知道神兵卫是富豪,但豪横成这样还是有些将信将疑,疑惑的不光是他史可法,其实整个大明朝廷都被神兵卫后面的信函惊住了,要多少有多少,这口气连皇帝卖了自己都不敢这么大,又不敢不信,所以把这封信快马送来给钦差大人,要他看着办,整个河北河南湖北短短十几日,已经发下去近七十万石,还嫌速度不够快,他有些犹豫,要是神兵卫手里没那么多粮食怎么办?

    还好,没让他等多久,仅仅几天黄河边传来了消息,神兵卫民政处的小王押着五十多万石粮食来河南了,这个小王就是原来美团跑腿的,这次派他来,主要是基地当兵的几乎都抽光了,实在缺乏人押运,只能委托民政处执行,另外再派二十名民兵和近三千新军淘汰下来的古代老兵押送,别小看这三千老兵,可都是武装到牙齿的,当然都是冷兵器,钢盔板甲护腿护臂陌刀唐刀钢枪马刀什么的,每人还给了一枚手榴弹,这样的武装,即使遇见几万流寇都无惧。

    小王的到来让史可法感到莫大助力,自己单打独斗真的力不从心,各省没有一个省心的官员,提拨了几十个算是清廉的官员,总还是问题百出,关键是这些省受小冰河气候影响,太多年没有营养下去了,一见粮食等于猫见了老鼠,防不胜防,所以小王一来,他一颗忧心天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五十万石,加上河南已经发放下去的,马上就快百万石了,应该可以平息一下今年的灾情。

    小王见到史可法这个传说中的英雄,自顾自地看了很久,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别的如杨嗣昌高启潜杨廷麟什么的他不清楚,这个史可法可是太有名了,南宋文天祥,明末史可法那可是齐名的,所以接到这个任务他就很兴奋,能和民族英雄近距离接触,这可是做梦都笑醒的,所以作揖毕就一直傻看着史可法,搞得史可法脸色红起来,以为这个王神兵有龙阳之好,旁边有位官员见状赶紧请小王落座,也算是为钦差大人打了个圆场,小王终于醒过味来,说陕西那边神兵卫直接给了五十万石左右,孙大人已经发放下去了,这边带来的都是给河南的,此次不过是前站,若有需要,后面还有,只要史大人加紧放粮就可以,无需顾虑够不够,总算让所有有资格来接风的官员知道什么叫财大气粗,神仙本事,史可法所有忧虑烟消云散,神兵卫不比朝廷那些大嘴,他们说得出就做得出,看来这次大明饥荒真的是可以救过来了,旁边有位不知趣的直性子官员,还追问了一句神兵卫到底有多少粮食?史可法没来得及制止,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有这个好奇心,也就没当回事,小王不需要隐瞒,实话直说,说至少有万万石以上,当场把十几个官员包括史可法本人吓了个杯盘落地,丁零当啷,万万石是什么概念?大明人口才一万万多,这都可以每人平摊一石以上,还是至少,都能买下整个大明了,传说神兵卫富可敌国真特么不是一般的富可敌国,光这一下子足可以把皇帝都拉下马来,一时间所有官员鸦雀无声,都在思考,人比人气死人,人家粮食多的都可以拿来喂猪喂狗了,自己这十几年来省吃省喝过得连猪狗都不如啊。

    小王的到来让史可法以及手下官员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救灾速度质量迅速上升,短短几日发往各州府县的粮食源源不断,很快让各地灾民获得了救济,大大缓解了河南等地的灾情,也使得流民不像历史上那样铤而走险杀官造反,李自成张献忠兵源少了很多。

    当然有些河南官员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史可法让军队代行官府职能是越权,可是上了那么多奏折却不起作用,自己又不能一直这样袖手旁观,捞不到油水,底下天天来告状,总得有个交代不是,巡抚布政使及各地官员一商量,觉得只有把另一个东林党大佬请来,最好能教训一下这个目无官府的钦差,让史可法让出些权力,最好把他手中的钱粮夺过来,那么他们请谁出来呢,是刚刚到任的叶县知县,东林党大佬侯恂。

    侯恂,侯方域朝宗他爹,原户部尚书朝廷二品大员,因犯事被抓进镇抚司好几年了,由于神兵在叶县发现了可供大明吃百年的岩盐,被皇帝放出来坐镇,以二品乌纱戴罪立功做一个谁也管不了的知县,主要是为朝廷敛财,他在牢中也听说天降神迹的事,只是嗤之以鼻,哪有那么多神兵天将的事,要是有的话,大明也不会每况愈下,当几个小太监来恭喜他,说他被皇上看中放出来去叶县任职,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外面家人花了好多银子,一直都拖着,这次怎么皇帝要把他放出来了,而且感觉哪里不对啊,自己名义上是二品大员,怎么去个鸟不拉屎听都没听说的穷县?他这样的东林党干将,要么出来官复原职,要么杀头,要么回家养老,哪有外放连降十八级去做知县的道理?可这几个小太监却都是一脸羡慕的样子,说侯大人真是有福,要是哪天缺少人手,不妨推荐他们一二,搞得侯恂一脸懵逼,一个穷乡僻壤的知县,用的着这么拍马屁吗?

    真出来了,先是一批三公九卿什么的都来恭喜,接着吏部官员前来宣读他的任命,他才朦朦胧胧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一个被流放的知县,用的着这么隆重对待吗?是不是搞错了?只是所有官员看见他都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时不时还提醒他能不能把他们调去叶县,即使做个主簿什么的也可以啊,真把他吓得不知所以,有自贬身价的官吗?放着京官不做要外放做个不入流的官?而且不是一个,而是一群,真是活见鬼了。直到首辅刘宇亮和阁老薛国观洪承畴当面接见,他才整明白,这个叶县相当于藩王封地,谁也无权干涉,直属皇帝和内阁,只有所谓的神兵卫和内阁才有权管理,而且他不是七品做起,直接就是从二品乌纱,相当于官复原职,任务只有一个,配合好神兵卫开发叶县的岩盐,所得收入神兵卫和朝廷五五分账,谁都不许插手,他不知道这个叶县有多少盐,洪承畴说可以让大明百姓吃上百年的,把侯恂惊得直接坐地上了,那么大盐量,难怪皇帝把他拎出来,每年开采量几乎可以顶半个户部了,所以才要他这个前户部尚书坐镇,为朝廷开源,这个神兵卫能耐之大超乎想象,自己还是浅薄了,等到皇帝召见,他总算收敛起书生傲气,低眉顺眼听着皇帝吩咐,虽然都是套话,看好叶县,守好钱款,配合好神兵等等,可现在他是有些明白了,自己这几年坐牢,外面已经是沧海桑田,面目全非了,尤其是这个从天而降的神兵卫,更是大明擎天柱一样的存在,以前的种种经验已不足以应对,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做好了,自己前途无量,做差了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立足朝堂了,至于东林党楚党什么的,从这几天情形来看,基本可以说是昨日黄花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剑来 洪荒之青虚 志怪书 仙逆 冰河洗剑录 不朽凡人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武圣! 聊斋大圣人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师叔是林正英 修真门派掌门路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洪荒之截教仙童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