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五章 张献忠果然反了(第 2/2 页)

    范小武他们进京的落脚点就在淘宝楼,别的地方虱子太多,卫生条件差,保密性也不强,所以都住这里,安全不用担心,外围东厂锦衣卫暗探密布,不是专为保护他们,而是怕有无赖来闹事,上面特意安排的。

    现在张献忠反了,李自成蠢蠢欲动,皇帝肯定被满朝文武搞得头昏脑胀,召见问计是早晚的事,穿越者是无所谓,明末的历史就是一部造反史,不是三拳两脚能解决的,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可皇帝大臣不这么想,哪次都要吵个天翻地覆,恨不得今天反明天就剿灭了,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游戏,大明统治者玩了几十年,最后流寇没平定自己玩完,彻底葬送了整个王朝。

    以前如此现在还是如此,满朝文武,主抚,主剿,求援,自保,修德,救济,肃贪,惩恶,加税等等主张堆满了崇祯的案头,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反正都是心怀天下的君子,洋洋洒洒一大片锦绣文章,从三皇五帝到崇祯他爷他哥,全走了个过场,哪个都有道理,只要朝廷按他们的方法办,天下指日可定。

    崇祯稍微翻了翻桌上的奏折,都是老一套,随手扔在了一边,以前他一定会认真看每一份奏折内容,现在不同了,后世神兵卫的存在给了他另一种选择,就他内心来说神兵卫的说法才是最重要的,就像茫茫黑夜中突然出现的明灯,给了他新的希望,而且是有巨大把握的希望,估计桌上所有的奏折加起来都没有神兵几句话有用。

    东洋伯和南洋伯一进来,殿内所有人都明显感到皇帝眼睛亮了,几天内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几个内阁大臣也扬起了头,注视着两个不伦不类的伯爷向皇帝躬身施礼,又注视着皇帝命太监赐座,这待遇比他们这些勤劳王事的强太多了,满大殿只有首辅次辅和大学士范复粹坐着,其余的兵部户部等官员都只能站着,而且这神兵卫的两位还毫不客气,真的一屁股就坐下了,看得十几名绯袍官员一愣一愣的,人比人气死人啊,这哪是召见,说老朋友相叙还差不多。

    皇帝没有理会这群股肱的羡慕嫉妒恨,直接就开口问道“两位爱卿,这张献忠果然反了,不知神兵卫以为该如何处置?”范小武先站起来一揖,“无妨无妨,陛下不必担心,只要守住主要城池,扼住主要通道,不让他获得大的补充就可以了,不必像以前那样大动干戈,四面围剿,只由秦军和四川白杆兵处置即可”崇祯一愣,觉得很出人意料,所有认真听着的官员也都愣住,就这么简单?这样就能剿灭流寇?“那杨先生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又如何说?”范小武看了看高师成,还是由你来说吧,和古人说话费劲,还是你来吧,高师成会意,即起身作揖,“杨大人的策略若是用在财政丰盈,军队充足之时必然奏效,若用在青黄不接,军无粮饷之时难免捉襟见肘,得不偿失,此策贵在兵多将广,四面合围,所用军费弥多,耗费时日,朝廷必然开支巨大,进而影响日常用度,增加赋税,加重百姓负担,一旦百姓被逼无路,又会投靠流寇,此是我等所谓恶性循环,因此杨大人所提心虽赤诚,却难以实施”

    “那这扼守官道城池难道就能剿灭流寇?”一旁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按耐不住,他也是赞成杨嗣昌主张的,无非就是再派练饷剿饷而已,以前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况且现在户部还有几百万两银子,此时不用更待何时?高师成看是陈新甲,知道文官始终缺少真正的战略战术头脑,于是说道“扼守各处重要城池,不让他获得补给军需,其必然四处流窜,寻找粮草以养军,我可多加探查,掌握流寇动向,伺机以一二精锐之师迎头痛击,只要抓住首恶,余者皆会一哄而散,不足为虑,另朝廷加大赈济,部分地区可将无主之地分发流民,或将流民归拢解送我等驻地,如此分化瓦解,不出几年即可彻底平定西北,万不可急迫,此所谓温水煮青蛙”

    “温水煮青蛙?何解?”陈新甲显然还是没明白,“青蛙就是田鸡,田鸡喜水喜凉,若将它扔进一堆火堆中必然四处乱跳,拼命逃生,且在捕捉就不易,若是将它放置一水缸里,它会悠闲自在,浑不知水缸下面柴火旺盛,缸内只水渐渐加热,田鸡初时不觉,待到觉得水已然将开,欲逃走时,已经来不及了,只有死路一条,此为温水煮青蛙”髙师成说罢,以为在场的官员听懂了,哪知道所有人张目结舌,连皇帝也像是不知所云,只有首辅刘宇亮等区区几个官员听懂了,他们是苦出生,多少知道些田间陌头的事,其余的都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主,要他们理解等于鸡同鸭讲,

    刘宇亮即接过话头,他因为神兵卫两次大捷多少光环在身,所以更相信髙师成说的,“老夫明白了,就是坚壁清野,必要时可放弃一些小城镇,给他造成我军退缩,他能得到粮草军需的虚像,而我只要守住要隘,不使其坐大,养精蓄锐,等其胆子愈大明目张胆暴露行踪,人困师疲之时,给其迎头一击,毕其功于一役,是否?”“然也”刘宇亮一席话总算让皇帝和诸位大人明白了,坚壁清野,城廓矮小守不住的可以退往大城市,只要不留下足够的粮草人口,让他们在一个区域里悠来晃去得不到补充,又感觉官军不敢战,还能生存,一段时间下来必然人困马乏,行踪暴露,此时就可以掉精锐之师一举剿灭。

    髙师成知道他们一时难以理解,都是文官,读过兵书的少之又少,哪能理解军事战略战术?他们只会联想到养寇二字,果然一户部官员说“此非养寇尔?若是尾大不掉,占据多城,又将奈何?断不可为”崇祯本来经过刘宇亮一通解释,觉得可行,现在被这个文官一搅合,又开始犹豫了,而且好几个文官也附和,说这样有失大明颜面,堂堂正正官军必须打堂堂正正之仗,焉能如此藏头露尾畏缩不前?髙师成哈哈大笑,众人不明所以,问南洋伯为何发笑?髙师成也不客气道“一群文官奢谈军国大事,行军打仗非做锦绣文章,错了可以重来,兵者诡道也,从来就没有规律可循,从来都不是死记硬背就可的,自汉平匈奴,唐得天下,太祖成祖扫平六合八荒,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当年成祖用你等之策,十万对建文帝六十万大军,靖难焉能成?”高师成没好气,直接说出了这帮迂腐不知兵偏插手军事的无知,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十几个文官马上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咬文嚼字,说靖难之役乃太祖在天之灵授意,天命所归,神兵卫侥幸打败建奴乃是仗着奇技淫巧,并非王者之师,朝廷军队就该体现朝廷的威严,以雷霆万钧之势一股荡平之,像这种畏首畏尾,闭关不出哪有半点经制王师的摸样,反使天下百姓以为朝廷畏惧流寇而。

    总之这种温水煮田鸡之法绝不可行,刘宇亮看一群绯袍大员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反对神兵卫主张的,明知高师成说出来肯定有胜算,怕成为众矢之的,也不敢回对,只是请皇帝定夺,崇祯也是如此,内心知道高师成肯定有备而来,可面对十几个高官反对,也开始犹豫起来,他内心有一定的侥幸,认为未必如神兵卫说的那么严重,或许朝廷大军真能剿灭流寇,尤其现在建奴那边威胁减少,朝廷应该有能力腾出手来彻底扑灭西北几十年的祸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剑来 洪荒之青虚 志怪书 仙逆 冰河洗剑录 不朽凡人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武圣! 聊斋大圣人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师叔是林正英 修真门派掌门路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洪荒之截教仙童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