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一章 另一种平台召见(第 2/2 页)

    崇祯又思索了一下,站了起来,“朕日思夜想只为大明富国强兵,天日可鉴,为天下苍生记,还请两位先生不吝教朕!”说着竟然躬身一揖,连称呼都变成先生了,足见皇帝内心真的求贤若渴,陆文夫和高师成见状立马也站起身来,还了一躬,“陛下礼重了,我等来此必然畅所欲言,定助大明兴旺发达”接着高师成伸出了两个指头,对崇祯道,“欲使大明国富民强,唯两件事,开海和商税!”陆文夫也点头,说“唯有此二项方为百年大计!”

    崇祯听罢摇了摇头,“二位先生所言,朕明白,前几日杨卿亦有奏折说神兵卫出海及收商税之事,非朕不欲行此道,实百官必阻挠,朕几次三番不得行之,不知可还有他法?”

    高师成见皇帝为难,心中明白整个大明士大夫阶层被条条框框带偏了,欲速则不达,“陛下所虑我等知晓,只是这商税并非我等勉强,古已有之,周时山泽税,汉有市税,魏晋又加契税,隋唐加关津税,宋元有住税,过税等,本朝钞关税门税皆属于商税,陛下不妨试想一下,百官为何阻挠收商税?真的是为大明百姓计?商税所征之人只占人口百中之五的富户,却每次引起朝议非非,屡屡受挫不得行,而练饷剿饷所征是人口百中九十五,却非议变小,反到可行,为何?若满朝文武真心为百姓计,该拼死谏阻练饷剿饷,而非谏阻商税矿税,我等知晓原委,只是不知陛下听不听的?”

    崇祯一直以来只知道朝廷缺钱,得提高税收,充盈国库,却没有细细考虑过税收里面的奥妙,所以高师成一说,他也觉得奇怪,说得对,为什么一提商税,满朝震动,争先恐后上折子反对,搞得自己焦头烂额,而加征三饷,难度有,却没有那么反对激烈,难道里面真有原委?一下子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说道愿闻其详,高师成对着陆文夫一笑说还是陆主任你说吧,陆文夫也不推辞,说道“本朝文武百官自高祖起俸禄定得低,难保入不敷出,为自身生计计,亲友皆以经商所得资助,与商户富户千丝万缕,利益相关,朝廷稍有取盘中餐之意必拼死相保,同气连枝,尤其江南商户势力强大,并非无钱上税,而是不欲朝廷动其收入。而那九十五的劳苦百姓,是死是活于官员并无直接利益,故宁可陛下征收苦上加苦的农户农税,逼得他们铤而走险揭竿而起,亦不愿朝廷兴动其利益收商税之念,一句话,背后利益相关!天下沸反又与我何干,乃是天家失德,陛下可明白了?”

    高祖朱元璋出身寒微怕官员工资高坑了百姓,所以抠门,给本朝官员定下的俸禄是历朝历代最低的,一名一品大员每月俸禄87石,折合现代货币约两万元左右,一名七品知县每月俸禄约7.5石,折合人民币才两千元左右,这点工资摆在现代都不够养活自己,更不用说人来客往的交际,还要养活三妻四妾一大帮子家人,明显差老远,所以士人考中进士出仕以后贪污腐化,接受富户投献那是正常的事,得弥补自身俸禄不足的窘境,因此各地官员都和当地商户有瓜葛,几乎到了休戚与共的地步,即使象卢象升这样的汉子也难逃相互利用的陷阱,他的天雄军很大意义上就是富户资助下成立的,要是光靠自己,猴年马月都成不了。

    崇祯一听愣住了,这收税里面还有这么多弯弯绕?可人家说得一本正经,很有道理,不似欺君,尤其利益相关这几个字,立马点出了要害,细细想来的确如此,富户商户资助官员,官员则为他们在朝堂上争好处,所以每次只要一提起商税矿税,满朝文武比死了亲爹还难受,所以嘉靖朝为矿税大打出手,万历朝为商税几起几落,天启皇兄宁可不上朝做木工活也不愿面对那些朝臣,所以派魏忠贤挡在前面,所以~~~~

    崇祯是个聪明人,只是一直被朝臣忽悠得找不着北,如今被两个无所顾忌的现代人一提醒,稍加思索就明白了其中道理,原来如此,明白了,为何东林党总是反对收商税矿税,那是背后站着江南巨商,为何浙江一年茶税才十数两银子,为何江南盐税越收越少,原来他们早和富商勾连,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朝廷少收一两他们或许就能多收入一分,难怪天启皇兄让魏忠贤来收税,群臣再怎么反对都毫不犹豫支持这个阉货,为何临终都要自己好好对待魏忠贤,自己一心想做尧舜之君,而事与愿违,如今一看都不够和皇兄比的,想通了这一关节,赫然发现原来自己才是被朝臣玩弄的傻子啊。

    崇祯愣怔了半天满脸通红,亏了身边没有东林党人,要是哪个不识时务的东林党现在在,那可就到了大霉了,满朝官员为了自身利益,置大明江山于不顾,一个个却上书要朕修身养性,还说朕上干天怒,他有心想发作,一旁的王承恩立即上茶,提醒皇帝这是在诏对,不是在朝堂上,崇祯押了一口茶,长叹了口气,总算稍稍平静下来,望着两个现代人,又问道“那圣人说与民争利,君子不言利又有何解?请两位先生赐教”

    陆文夫看了看高师成,这些学问他还真难以回答,只有学历史的或许有独特见解,高师成会意即道“敢问陛下朝廷收赋税作何用途?”崇祯立即回答“朝廷收赋税用于三边军饷,救济受灾百姓,用于兴修水利杜绝水患,也用于官员俸禄和各地修缮安民”高师成点点头“对的,朝廷收赋税乃是用于国计民生,用于百姓安居乐业,也就是说取之于民,最后用之于民,那何来与民争利之说?即使用于军队开销也是在保护百姓免被外族涂炭,某与杨大人说过,收之于富民,用之于贫民,取富民一二资产,救济无地无业万千贫民,听起来好似劫富济贫,然比之毫无救济致使万民铤而走险成为流寇,孰轻孰重陛下自然会明白”崇祯仔细听着,怕遗漏了每个字,勉强点了点头,高师成接着说道“君子不言利,那要看是何利,刚陛下说了,国家用度乃是为公,用之于民并非为私,若天下官员为尊圣人教诲,而不言公利,国家赋税颗粒无收,百姓无救济,三边无武备,水利不能修,那要官员何用?要朝廷何用?说句不敬的话,即使陛下为天下苍生计,自己赚钱来用于国用任何人亦无可厚非,只要陛下和官员非为私利皆可为之”崇祯仔细听着,似懂非懂,“大明天下乃朕之天下,还有公私之分吗?”

    “当然有公私之分,若银两用于皇城以内勉强可做私计,若用于皇城以外国家用度则可做公计,故朝廷若开海贸易捕鱼也好收富户商税也好,只要非为私利,有利于国家公利,皆可行之,圣人并未说君子不能言公利,其所指乃不能言私利尔”高师成口干舌燥,喝了一口茶,望向崇祯,不知道这位傻皇帝有没有开窍。说的够明白了,啥子都能明白其中道理,崇祯当然不例外,尤其私利公利一说,豁然开朗,自己即位以来宵衣旰食从未谋私利,反而一再缩减宫中用度以为国用,搞得宫中人人面黄肌瘦,朝臣却还一个劲上折子说这说那,感情是被那帮腐朽给骗了。

    崇祯表情变化,红一阵白一阵,自我思想斗争激烈,终于明白了很多事,他现在恨不得马上强行推行商税,填满国库,以解国家危机,陆文夫见状,知道皇帝已有所感,于是说道“陛下想明白了所有事就好办了,不必争其一时,可徐徐推进,历次革新之事总有波澜,如今陛下手中京营虽说有三十万至众,然大都不堪重用,仅三五万可供驱使,不足以面对百官反对,若强行推商税矿税或开海,难免天下谣言纷乱,尤其江南,更是势力盘踞,恐战火又起,危及皇家,不若待我等练就无敌新军,陛下亲掌,则事事可为,此也是我等初衷,甘为大明中兴出力,所以一应开销皆由我等支撑,望陛下耐心等得两三年,到时陛下成就必远超历代君王尔!尧舜亦不如也”

    陆文夫毕竟老于世故,久经考验,什么话到他嘴里都能说出个皆大欢喜效果来,这不,原本满腔愤怒的崇祯,被他一席话,说得心花怒放,尤其在最后一句,远胜历朝历代明君的功绩,那不正是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吗?!

    “好,好,朕能忍得,谢过两位先生提点,朕明白了”说罢,崇祯又要起身行礼,高师成赶忙站起说“陛下不必感谢,我等皆大明后世子孙,理应为大明尽绵薄之力,望陛下宽心,容我等练好新军,开疆拓土,安邦定国不在话下”一旁的王承恩则已经泪眼婆娑,多少年的委屈求全,皇帝终于开窍了,以前没人敢提起魏忠贤之事,也没人敢仔细说明内中关巧,如今被神兵一语点破,他这个做奴才的比皇帝还高兴,只要耐心等待几年,大明就不会再风雨飘摇,内外交困,不求开疆拓土开创一代盛世,只要国富民强内外安定,那自己以及众多奴才就有奔头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剑来 洪荒之青虚 志怪书 仙逆 冰河洗剑录 不朽凡人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武圣! 聊斋大圣人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我师叔是林正英 修真门派掌门路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洪荒之截教仙童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