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二章 相见恨晚(第 1/2 页)

    平台上三个人喝了些茶,吃了几块糕点,继续谈话,崇祯也由初听时的激动慢慢平静下来,两位后世神兵说的都是未来可行之道,只是目前大明财政空虚,捉襟见肘,他有心想问问可有应急良方,于是问道“今日一说让朕茅塞顿开,只是开海商税之事需徐徐图之,而我大明贫瘠,怕有好几年百姓需过苦日子,不知二位先生可有解朝廷困境之法?”

    陆文夫和高师成知道有些事崇祯还蒙在鼓里,以为天下士大夫和他一样穷困,殊不知大明唯他这个皇帝在紧衣缩食,各地官员都在贪污腐化,聚敛财物。小日子过得可比他皇帝好多了,高师成又不愿点的太破,所以回到“陛下,大明并不贫瘠,江南富庶天下共知,各地藩王亦富可敌国,只是未能好好利用尔,就是大家都以为贫困的西北,亦有富甲一方的商贾,靠走私资敌赚得盆满钵满,却对朝廷毫无贡献,唯下不上达不让陛下知之尔”

    崇祯一听又竖起了耳朵,“江南巨商,各地藩王富庶朕是知道,先生说西北有商贾资敌富甲一方?”高师成看向一脸懵逼的崇祯,知道铲除大明内部毒瘤的机会来了,这事早晚要做,不是为了杀几个汉奸,而是为了大明暂时摆脱财政困境,也为了解决穿越者自身资金的缺乏,本来应该在编练新军之后提出,但现在皇帝求财心切,不如就顺水推舟,做个大人情,高师成和陆文夫嘀咕了几句,陆文夫点了点头,于是高师成对崇祯说道“史书上说山西八大家与后金勾连,大肆贩卖违禁物品,资助后金,通敌卖国,后被后金封为皇商,非大明皇商,而是清之皇商,其家财绝不下几百万两”

    一语惊天,掷地有声,崇祯脸迅速变红,“先,先生是说我大明有内奸资敌?且已然家财万贯,却无人敢报知朕?!”“然也,山西范王靳梁等八大家早与后金交易,窝藏奸细刺探军情,吃里扒外,大明又不能做到内外保密,致使后金对大明了如指掌,商人逐利而轻义本无可厚非,但其内里已然接受后金册封,据当别论,此毒瘤必须清除”高师成一字一顿,缓缓说出,崇祯则是满脸惊讶,商人逐利偶尔犯禁很正常,可接受敌国册封就不一样,那是真正的卖国投敌了,这个道理谁都懂,他转过头来看着王承恩,那意思是说伴伴你知道这事吗?王承恩摇了摇头,满朝文武与商人勾结是人尽皆知的,可山西这几家已经成了建奴的奴才还是第一回听说。

    “两位先生说陕西巨商里通外国之事可有凭据?”崇祯听闻此意外之事想立即就查抄,但山西这几家树大根深,家家都有功名在身,平日西北粮草转运,军饷下发都要经过他们,不说在京官员,光西北与他们关系深厚的一抓一大把,这要是无凭无据就查抄,必然引起朝局震动,一不小心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陆文夫和高师成互相对视了一眼,知道皇帝又开始犹疑了,可这个毒瘤不铲除的话,后金补给源源不断,马上就会恢复元气,到时再来捣乱,会打乱整个布局,一定要迫使皇帝下决心,陆文夫拿出早就准备的预案说道“凭据没有,可后世斑斑史书不会有伪,这样吧,神兵卫愿拿出一百万石精米作为抵押,陛下若查抄山西蛀虫错了,神兵卫这百万石粮食就给大明了,也可解朝廷一时之困,陛下以为如何?”崇祯和王承恩听了都吓了一大跳,好大的手笔,宫里宫外都知道神兵精米精面市面上都要四五两银子以上一担,为了山西几家商贾,一下子抵押至少值四五百万两银子的粮食,实在举世罕见,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不过话又说回来,历朝历代也没有过天降神兵之事,本来就是稀奇事,再稀奇一些也难说过份。

    一旁的王承恩马上对皇帝说道“既然神兵两位大人如此肯定,奴才以为错不了,这山西背靠边墙,商人作奸犯科者历来不少,只是这几家朝廷供养没亏着,却背地里投靠建奴,甘做卖国奴才,实在可恶,还请皇上当机立断”崇祯看着从小陪伴自己的家奴,心里感到欣慰,自己人才永远为自己为这江山考虑,山西几家满朝官员不会少得好处,包括宫里太监,每年那些巨商都会孝敬一些,真到大是大非关头,能有王承恩那么明了是非的没有几个,崇祯点了点头,终于下了决心,就是看在百万石粮食份上,也要试它一试。

    “这西北是该整治一番,连年流寇作乱,必然有因果,既然神兵卫愿作保,朕就下旨查办,只是这人选,两位先生看谁去合适呢?”崇祯知道这次肯定赚了,查下来确实通敌卖国,那八大家资产不会少,查下来冤枉了,神兵百万石粮食可解了朝廷危局,哪一头都是朝廷有利,既然神兵出了如此高的价,总得给点面子,里外好做人,所以有此一问。

    陆文夫笑了笑,皇帝这是在为查抄后的利益谈判呢,于是说“陛下如何查,我等不敢干预,只希望此事严格保密,就是内阁大臣亦不能早之泄露,以防朝中有耳目,一旦打草惊蛇,彼等有了防备,则大事败矣”崇祯有些迷糊,这查抄八大家这样的大事,必然需要内阁通过,有廷旨下面才会执行,可两位却说不能通知内阁,难道要用中旨?要是下面驳回中旨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陆文夫见皇帝犹豫,知道他有些犯难,“陛下可遣身边亲近之人持中旨或尚方宝剑前往山西,另可调石柱白杆兵和曹变蛟部或天雄军一部,必然能成”“哦,石柱秦老将军?只是这石柱土兵若来山西,万一西南生变又如何是好?”崇祯有些不理解,放着近处的几万陕西军关宁军不动,为何调远隔千里的土司兵,高师成接着说明“我等有意加强白杆兵装备,为大明拱卫好西南,况陕西军关宁军与那山西巨商多有来往,怕不能尽心为朝廷,故建议调秦老将军及小马将军前来,可起莫大功效,还请陛下定夺”

    崇祯一听恍然大悟,神兵有意送一些装备给西南屏障,好事啊,早传说关宁军购买神兵所造刀盾,各地军阀也都在打听神兵器械,想来比之大明经制兵器要好很多,若西南也得到神兵关照,那历朝不能解决的蛮夷之乱就有平定的可能了,暂时调来土司主力查办大案,即使西南生变,有更换精良装备的白杆兵回师一击,定然事半功倍,崇祯朝陆文夫和高师成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高师成又说道“还有一事,史书上说张献忠会在五月再度造反,故特意提议白杆兵来此,先行做好防备,一旦贼心毕露,则合围雷霆一击,彻底廓清西北之事,还大明安定平和,此乃我等心愿”又是石破天惊,张献忠要在五月再反?崇祯红脸慢慢变白,看着高师成,高师成郑重地点点头,错不了了,后世神兵如此肯定,这贼子必然又起反心,五月,也就两个月,时间紧迫,熊文灿这老不死的,朕那么相信他招安,末了还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要让朕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如何面对天下黎民?不行,得早做安排,西北那么多官员是不能深信了,千疮百孔,再出什么幺蛾子的话,这天都要塌下来,可查抄山西八大家和防备张献忠到底该信认谁呢?

    崇祯眼神游离,脑经飞速转动,忽然盯住了面前的两位,这两位后世来人,清楚底细,又和朝廷诸多事无瓜葛,难能可贵的是一心为大明,又胸有成足,若是派他们,不,是请他们坐镇,张献忠也好,那些奸商也好,就是有三个脑袋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对!就这么办!崇祯主意打定,开口道“满朝文武与那奸商多有瓜葛,而西北官员与流寇亦交往甚多,朕想请二位代朕前往西北处置,不知两位先生意下如何?”皇帝这是在交付重任了,可作为后世来人不想过多牵扯明末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况且天津都忙得不可开交,哪有功夫去替大明搽屁股?于是陆文夫说道“卢象升卢大人为人正直,可堪此任”,崇祯摇了摇头“建斗久在山西,难免瓜田李下,朕身边缺少信得过之人啊”陆文夫和高师成不禁面面相嘘,皇帝这是疑心病又犯了,估计现在谁都不信任,两个人稍微商量了一下,觉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况且神兵卫也有利益在内,好人做到底也未尝不可,于是陆文夫说道“既然陛下如此信任,那就由高师成前去山西处置,某在天津实在诸事繁忙,还请陛下担待,另外曹化淳曹公公也可一起前去以为监督,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崇祯听了甚是欣慰,尤其提出让曹化淳这个奴才一起去,大明那些大臣基本没有这个见识,他们以和太监交往为耻,而神兵卫难能可贵竟然能主动提出,令他更为放心,于是这事暂时就这样定下来,由南洋伯和曹化淳去处理。

    几个人在云台上你一句我一句,不知不觉中天色暗了下来,王承恩提醒皇帝天色已晚该用膳了,崇祯兴致所至,邀请两位移步建极殿暖阁一起用膳,说两位先生所说让他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不如接着谈,明摆着不让走,两个现代人无所谓,反正肚子在咕咕叫,正好蹭一顿皇家饭吃吃,哪知道崇祯真是个紧衣缩食的主,端上来的菜肴只有一个羊肉还是卢象升送的,三个煮鸡蛋,三个蔬菜,如此寒酸,不禁让两个现代人内心一阵叹息,这样节俭的皇帝恐怕就他一个了,对比清军入关后骄奢淫逸每顿几十上百个菜,真是天上地下,可怜人一个,可惜治国方法不对,导致清军入关江山易主,民族蒙难,也直接使科技发展停滞倒退,落后世界百年,最后被列强乘虚而入,开启近代屈辱历史。

    吃晚饭很快,两个现代人本来在军营就习惯了快餐,上来的那点饭菜几个人不过片刻功夫就一扫而空,在皇帝面前私下嘀咕,吃饭过快,已经算是君前失仪,只是今天几个人谈得投机,崇祯不在乎,两个现代人更没放心上,看得周围太监心惊胆战,皇帝是难伺候的主,托神兵的福,难得算是宾主尽欢。

    刚吃完崇祯就迫不及待提问,“听刘先生和建斗说,神兵卫将为大明编练十万新军,朕想知道这新军与我大明到底有何区别,望两位先生赐教一二”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