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一章 城建和备战(第 1/ 页)

    第二次日本之行,又带来了一笔军火生意,看样子其他大名也会跟进,还顺便初步确定了琉球的归属,以及种下了引起日本内乱的种子,可以说两个基地对于和日本贸易很满意,虽然很多皇汉对高丽日本两个白眼狼始终有如鲠在喉的痛恨,希望能灭了这两家,但管委会考虑到资源的有限,认为不能把有限资源投入到两个暂时无危胁的地方,相信随着国内问题的解决,高丽和日本问题会得到一个妥善解决,总之暂时不影响到穿越者大目标的实现就行,因此对于皇汉们的感情用事,管委会更多的是疏导和理性的解释,不会加以阻止。

    经过一年的训练,第一批新军比原来预计的进度快,古人的领悟能力不比现代人差,初期的不适应,随着习惯的养成,进步神速,还有一个特点是比现代人听话,这是古人千百年服从权威奴化的结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象现代人那么难管理,客观上使得新军训练进程比原先估计的提前很多,部分新军已经下发了56半自动步枪,坦克装甲车卡车75炮等等,这几天训练场上枪声阵阵,坦克轰鸣,热闹非凡,惹得洪承畴他们日夜都在观摩,而卢象升则早就呆在坦克里面不出来了,还自作主张带着兴奋的太子殿下开着坦克转了几圈,开了两炮,把一众老臣吓得大呼小叫,卢象升一下来就被他们骂了个狗血喷头,国之储君,焉能让你如此放纵惊吓?这次连洪承畴杨嗣昌也不敢帮着,卢象升的确做得出格了,亏了满脸绯红的太子殿下打圆场,不关平辽伯,否则他要面对的必定是朝堂上的责难,不过下一秒轮到洪承畴在现代教官指导下驾驶装甲车的时候,一帮刚才还在喋喋不休的文官武将,竟然争先恐后你推我攘爬上来,先过把坐神车的瘾再说,完全不顾训练场上的一路颠簸,谁都明白,有了这个精钢打造的神车,不开炮不开铳,直接撞过去,都能把百千建奴骑兵撞得人仰马翻,什么重箭,刀斧,就是引以为傲的火炮正面砸上来都不过是挠痒痒,连一向保守的杨嗣昌也不禁起了学会开车的主意,不过他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教官否决了,文官加上年龄大,没必要冒风险自己开车,有手下专职司机足够了,一旦上战场,只要在车里指挥,不出去就可以,作为新军的主帅之一,考虑的是全盘,而不是分散精力亲自操刀,因此多学习现代军事指挥技能才是主要的,搞得杨嗣昌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几个年轻人开着车在那显摆,而一帮勋贵子弟,只要一下课,都蜂拥到训练场,扒着围墙栏杆,一看就是一个时辰,还有的直接找到神兵老师,要求之购买神车,钱多少不是问题,皇上和皇后嫔妃的当然不敢僭越,但我们知道还有很多小一些的神车,不如卖一辆给我吧,诸如此类,连好多公侯都亲自来商量,可惜现代人对车辆的管控很严,一起过来的大部是军车,民用的自己用都不够,哪来多余的?所以基本都吃了闭门羹,多少让这些土财主明白,有些东西的确是用钱都买不到的。

    太子殿下有心想拥有一辆,崇祯都有意无意说到过,可高师成他们真的不敢放口,太子才十几岁,这个年龄最容易冲动,而一冲动就会出事,现代社会车祸天天都有,他们不想让太子冒险,于是想了个折衷的办法,给他专门打造了一辆四轮马车,豪华气派,天子驾六不能逾越,只配备了四匹骏马,为了安全起见,全封闭铁皮包厢,沙发座椅,更多参照西洋马车配置,光内饰就用去了两万两银子,终于将太子的心心念念成功引开,也惹得一众勋贵子弟羡慕不已,汽车买不成,无论如何也要财主的爹出资购买马车,于是现在工业处马车订单都排到几个月后了,从一万两的普通四轮马车,到十万两的高配版都供不应求,所以现在来往皇庄和天津官道上的,马车渐渐替代了牛车轿子,京师达官显宦都以拥有一辆马车为荣,那才是身份的象征,就连内阁司礼监都置办了几辆高配马车,紧接着就是六部九卿各衙门紧紧跟上,这样一来,京师街道瞬间就变得狭窄无比,拓宽大街小巷迫在眉睫,五城兵马司会同工部东厂等部门,立即搞出了个改建方案,大致效仿天津杨廷麟那的做法,就是拆迁补偿,算下来光银两就需要近两百万,把崇祯吓了一跳,京师改造两百万两,够成立一个新军师了,他很犹豫,但几次皇庄天津视察,那边道路的宽阔,规整度都是京师没法比的,京师除了紫禁城这块,外面就是七歪八斜的羊肠小道,据说大多数胡同才并肩两人宽,过匹马都不容易,早就该规划一下,可一讲到银子,这头有些疼啊,户部尚书李待问站出来反对,千百年来京师就是这样,何故要自找麻烦?况且如此开肠破肚,必然会激起民怨云云,往日户部哭穷满朝都会帮忙,没想到这次满朝竟然没几个人出来帮衬,说穿了就是大家都知道现在皇帝户部手里有钱,京城里那些狭窄街道真的和神兵卫那差远了,兵部官员还出来说,拓宽街道利于兵士调动,刑部官员说,利于缉捕,反正街道宽阔才能体现出天朝的气象,掏多少银子都要改造。

    内阁左右为难,改建是一定要做的,怎么做?这事还得问神兵啊,靠大明那点家底得建到猴年马月都不一定成,在皇帝的默许下,薛国观等人拿着这份计划来找陆文夫他们,陆文夫几个一看,哟吼,古人终于脑袋开窍了,也知道搞老城区改造了,好事啊,这天津皇庄这边房地产开发,暴利行业,如今京师改造,这可是一笔大买卖,行啊,这事包给我们了,由我们来开发,大明不用出银子,只要,只要把区块土地包给我们就行,所有拆迁补偿由我们来做,建好后以面积换面积,不要的可以一次性给足银子,多余的出售,这个规划也由我们来做,你们看看还有什么要求,早些提出来,包括一些制度上的规矩,以免犯了逾越规制的错误,薛国观谢升周延儒他们一听,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皇帝为出钱犹豫,现在好了,朝廷一分钱不出,平白落了个改善民生,为京师百姓建新房修新路的德政,这不要太好,天生是神仙,做任何事都出人意料,又那么远超所望,几个人当场拍板,这事就由神兵卫一力承担了,不需要商量了,还商量啥?就是户部官员在场也没有任何问题了不是,这些古人喜出望外,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现代光京城一块地,没有几十个亿根本拿不下来,更别说整个京城的改造,那是个天文数字,就这一点,还没开发,神兵卫其实就已经大赚特赚了,果然周原郭英等财政口的人一听白得大片土地的消息,完全沸腾了,不就是建筑队扩大的事吗,水泥产量一直在提高,钢筋基本现成的,陆文夫接下来的这一项,初步估计,就可以为穿越者带来数千万两的收入,双方都满意的事,不做白不做。

    崇祯知道后也是大为震惊,天下竟有给朝廷白做工的,再看看自己治下的官员士绅,天天口口声声忠君爱国,全是虚的,再看看人家,不喊口号,行动证明一切,什么叫实干兴邦?多跟人学着点,你们当中要是有人能为朝廷省下两百万银子,内阁六部位置随你挑,什么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是朕讨厌你们天天鸡毛蒜皮扯淡,而是你们真的不争气啊,你们参杨廷麟他们数典忘祖,可你们哪个及得上他?每年给朝廷百万银子,还把天津治理得井井有条,更别说神兵卫日新月异,这样为君父解忧,唯神兵卫耳。

    几天之内,神兵卫得规划图就呈上来了,一目了然,所有拆迁户先有神兵卫安排临时住处,等完工之后分配,自己有地方可搬的给足租金,哪里建楼房,哪里建别墅,哪里是店面,哪里是花园水池,哪里是街道绿化,清清楚楚,内阁和工部官员不得不佩服神兵的效率,全面细致,挑不出毛病,皇帝很欣慰,只是在礼部官员的提醒下,觉得很多五六层的高楼是不是高过了紫禁城?这个有些逾制的感觉,所以他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所有的房屋建筑不得高过紫禁城三大殿,也算是大明给神兵的半强制要求,现代人一听也对,决定只建三四层的楼,削低高度,于是整个京师改造的计划算是通过了。

    现在穿越者唯一担心的古人会不会象现代人一样,到处钉子户,这样的话拆迁难度就大了,而且很可能会闹出人命大事来,没想到的是古人根本没有那个意识,大明官府要拆迁,从来就是霸占,哪有银子补偿过?不搬的话就等着坐牢吧,所以拆迁告示一贴出来,整个京师轰动,以面积换面积,不要的可以换银子,相当于以旧房换新房,而且听说都是用神兵的钢筋水泥建造的,不是大明的木制结构,不怕火,也不怕雷雨,这种好事打着灯笼几辈子都找不到啊,更有几个年轻时吃喝嫖赌败光家产,空守着几间破屋,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第一时间就跑来要求兑换,以至于神兵和大明联合拆迁处人满为患,连一些边缘勋贵官僚也找各种门路,希望神兵拆迁队能把他们算在里面,谁都知道,祖上传下来几百年的破屋,再不修缮,怕是自己都要塌了,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所以完全就没有什么钉子户的麻烦,这给整个拆迁工作带来最大的便利,穿越者估计,只要两三年,几期开发,京城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不说赶上现代,只要能能够达到七八十年代的景象,多少给无奈来此的穿越者一个成就感就很满足了。

    京城的拆迁工作如火如荼,用一年多时间培养出来的古代建筑工有几千,再加上神兵卫的机械作业,拆迁工作进展神速,亏了水泥厂一扩再扩,产量上来了,用途也就更广泛,除开天津皇庄各种项目,搞京城的区块开发并不是难事,大明死气沉沉的景象被打破,到处的工地,忙碌的人群,终于显示出一些蒸蒸日上的感觉,带同百姓也生出了对未来的希望,当然这中间大明五城兵马司,东厂番子,巡街御史衙门等全力配合,打击了一批地痞流氓的寻衅滋事,也严格按照神兵的要求做好全城的卫生防疫工作,古人和现代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原则上是一样一样的,都希望老城区改造能顺利进行,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能真心为百姓做点实事,才能流芳百古不是?

    大明京师在搞基建,义州城济尔哈朗,佟图赖也在搞基建,经过一个冬天的修筑,义州城看起来已经有些摸样了,都是驱赶汉人在劳作,光累死打死的汉人阿哈就上千,再有一两个月,义州城可以开始存储清军物资,到那时候和关宁军一决雌雄在所难免,自从清军被一千城管教训了一顿之后,皇太极三令五申要求暂时不要和明军接触,收敛一些,开始还有些投鼠忌器,时间一长,清军本质上骄横霸道的习性又上来了,尤其那些自恃武力高强,臂力过人的白甲兵,经常带着几个手下出去惹是生非,大明百姓东北能逃的都逃了,剩下的都是听天由命的苦哈哈,一旦被清军袭扰,连逃命都奢侈,锦州松山塔山一线,说上去是明军管辖范围,其实明军都龟缩在城池里,外围没有防护的村庄遭到洗劫,根本不敢救援,往往十几个清军就可以轻而易举攻破一个村落,可怜已经十不存一的村庄,不是一把火被烧就是拖家带口被掳掠去修筑义州城,祖大寿等一干关宁军将领,贯彻严防死守的命令,严令各部不得擅自行动,于是城内的明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同胞被劫掠,束手无策,并非他们没有恻隐之心,而是这种情形在东北这个地方司空见惯,清军比以往可是规矩多了,只挑偏僻村落下手,没有攻打城池,已经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哪还有心思保护城外的百姓?生死由命在这里再明显不过了。

    锦州城祖大寿已经准备了充足的粮草物资,足够一两万人坚持两三年的,还从神兵卫购买到了一批水泥,加高加固城池,原来十几门火炮,现在又增添了十余门,加上一批佛朗基炮,他感觉自己守住锦州一两年应该不是问题,历史上他整整坚持了近两年,直到兵部尚书陈新甲蛊惑,崇祯皇帝瞎指挥,让洪承畴率十余万明军救援锦州,结果被皇太极围点打援,几乎全军覆灭,自此明军全国精锐尽失,双方实力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李自成百万义军杀向京城的时候,无兵可掉,葬送了大明江山。

    义州城即将完工的消息传到盛京,皇太极召集各位王公大臣商议,觉得该是解决关外明军的时候了,不能再拖,于是命人通知蒙古各部落,要求他们两个月时间带上粮草物资向锦州集结,另外选派多尔衮率两白旗两万人马先行进驻,由他统一指挥,先行包围锦州,伺机消灭明军有生力量,并命令八旗以及汉军旗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准备出征。

    科尔沁蒙古各部落在上次入关时损失惨重,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多少回复了些元气,各首领对这次大败心有余悸,本来不想派兵,奈何卓里克图王寨桑两个女儿海兰珠和布木布泰都嫁给了皇太极,作为老丈人不能不给面子,四个儿子又都对于劫掠大明心存幻想,加上蒙古各部也都急需补充中原盐糖等物资,所以皇太极使者一到草原,寨桑就召集漠南蒙古各部商讨,巴林,翁牛特,扎鲁特,敖汉,奈曼,包括新附的喀喇沁,土默特等部皆认为明军实力经过几次扫荡,已然大不如前,第四次入寇虽损兵折将,但大明日薄西山已是不争的事实,皇太极所以急于出征正是看到了这点,想以雷霆之势,一举攻破大明东北屏障,伺机入主中原,若是蒙古不加入,日后一定会遭到皇太极清算,察哈尔林丹汗的下场还在眼前,黄金家族根本没有实力对抗清军,只有顺势而为,帮助皇太极彻底打败明军,他们的利益才能最大化,于是经过几天的商讨,决定各部抽调健儿,加入围攻锦州的清军,此次将由寨桑长子乌克善为主将率领八万各部蒙古骑兵前往义州城集结,和多尔衮,济尔哈朗三万余清军会合,争取一战定乾坤。

    漠南蒙古各部落的调动自然没有逃过明军的探子,受神兵熏陶,孙传庭等边军加强了情报收集工作,虽然他们现在只有守住边境,没有进攻关外的实力,但几次打败建奴,多少收敛了蒙古人的嚣张气焰,增长了边军士气,明军夜不收的探查范围因此扩大了不少,蒙古各部数万人马集结,迅速被夜不收报到各路边军将领手中,孙传庭接到警报感到事态紧急,命令大同,张家口,榆林等地加强防卫,严防鞑子入侵外,匆忙赶到周至县,将所获情报通知唐胜军韩冰等人,基地领导再次咨询历史参谋后清楚知道,这是后金和蒙古开始宁锦战役的前奏,估计再有一两个月,锦州就会提前被围,以目前神兵卫所掌握的信息来看,祖大寿那边再不济也能支撑个半年,这点时间,整合新军足够了,所以让孙传庭转奏朝廷,希望皇帝千万不要乱了方寸,稳扎稳打守住锦州就可以,尤其指出不能情急之下调动各路明军前往救援,一切只待新军来解决就可以。

    孙传庭明白陕西流寇已不成气候,张献忠遁入神农架,李自成退往商洛山,西北官军加上秦良玉白杆兵比几年前实力强很多,只要守住榆林大同等地,此次锦州战事就是没有新军,大明也不会落下风,所以报请兵部从襄阳抽调一万秦军,从武昌原洪承畴所募士兵抽调一万,加上三千城管军,共计两万三千余人马进驻张家口,拱卫京师,其余各路总兵一律不动,静待清军包围锦州,同时自己留在周至新军营中,每天随新军一起训练,以求以最快速度赶上新军成军。

    崇祯已经接到宁锦防线的塘报,事前陆文夫高师成他们介绍过松锦大战的概况,明白清军此来就是为了消灭明军主力,不能够仓促上阵,况且现在由于神兵卫的出现,明军实力并未削弱,反而比以往加强了许多,尤其西北剿寇,采用了温水煮青蛙策略,流寇初时的滚雪球效应被遏制,大明总算有足够的力量两面开战,不象以往头疼医头脚痛医脚那般无奈,所以他并不太担心,曹化淳包括洪承畴卢象升以及太子的奏折也让崇祯放心不少,这几天神兵卫已然开始陆续下发精良武器装备,皇庄天津天天都是枪炮声,估计再有几个月新军就可以成军,关宁军十数万铁骑,只要紧守住城池就可以,关于连发铳和神兵火炮的威力,曹化淳他们几乎天天有汇报,那种摧枯拉朽的力量任何军队都承受不起。至于内阁,也不像以前那么束手无策,国库现在有所盈余,办事就没那么艰难,加上京师老城区改造开始,内阁和各部的重心自然转到了拆迁工作上,只有兵部三天两头上折子,要求皇帝对关宁锦防线做出安排,兵部尚书陈新甲本是个文人,并没有指挥作战的本事,但作为兵部尚书,关宁锦防线警报频传,自然需要做出一定反应,所以他和历史上一样,觉得该有一个统帅率领几路总兵前去支援宁锦。

    崇祯问过陈新甲,若是后金倾力来犯,该做如何安排,陈新甲以为可有杨嗣昌或洪承畴统帅军队前往,多少做出决战的态势,不让后金有机可乘,话说得看起来很有道理,毕竟马上要面对数十万后金蒙古联军,若能派出几路总兵前往,总比啥事也不干好,崇祯咨询内阁首辅薛国观次辅周延儒的意见,没想到这两人以不懂兵事为由推托了,于是又派太监专门去问杨嗣昌卢象升他们,陈新甲是杨嗣昌推荐的,而卢象升则和陈新甲不对付,可在这件事上意见基本一致,就是现在不需要支援,理由是关宁军实力未损,物资充足,抵挡后金一年半载不成问题,事实上他们还有件事没说,那就是现在的他们已经完全看不上冷兵器的所谓关宁铁骑,反正早晚要裁撤,不如让他们自我认识到这一点更好,若是派遣几路总兵前去,恐怕只是消耗银子,反而与事无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xs.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