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章 朝廷动态(第 1/2 页)

    春节的休沐二十多天,过了元宵朝廷要正式上班了,今年百官算是过了一个安稳年,流寇基本扑灭,建奴被打退,提心吊胆的日子过去了,只是市面上各种流言蜚语多了很多,这都是所谓神兵闹得,天津的事大家都知道,几次神神秘秘的怪车来去,看见的不在少数,不在朝堂,心系国家,那是士大夫的本分,皇帝过年也没闲着,各种圣旨廷寄满天飞,先是发了些部分拖欠的俸禄,接着各路人马调来调去,卢象升回京,勤王军暂驻天津,再接着整治京畿环境卫生,两个阁老告老还乡,再来一出石破天惊,几个从没听说过的人成了大明勋贵,据说连皇庄也搭进去了,小道消息一个接一个,多事之秋,不对,是多事之春才对。

    这一天新年第一天大朝仪,山呼万岁毕,皇帝精神抖擞坐在龙椅上,听着鸿胪寺官员宣读各地进京官员名单和陛见后出京官员的名单,冗长而乏味,耐着性子听完已经耗去了近半个时辰,等鸿胪寺官员一读完,接着的就是兵部官员汇报近期军国大事,西北流寇剿灭,孙洪二人功不可没,杨嗣昌大人的四正六隅初见成效,只是建奴入寇,未能捕获首匪李自成等人,另一股张献忠已被熊文灿大人招抚,现已基本太平,建奴入寇,破大明城池四十余座,百姓死伤数十万之众,后卢大人力挽狂澜。于贾庄临清两地大破建奴,斩首烦三万级,建奴乃仓皇逃窜,京畿之围得解,一一展示各地露布,向天下宣示大明国威。然后次辅薛国观宣读各类圣旨,晋封卢象升为平辽伯,晋封陈伟峰等人伯爵头衔,租借塘沽以及皇庄等,同意阁老程国祥蔡国用致仕,改日将庭推辅臣,洋洋洒洒又是半个时辰。

    大事一完,王晨恩即高喊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户部尚书李待问即出班奏到,已收到神兵解来租借银子二十万两,如今建奴已退,漕运该恢复,望皇上下旨催促各地尽快起运来京,奏毕回班,又见一官员出班上奏,说既然户部有了银子,就该拿出银两来救济流民,务使生乱,接着一个佥都御史出班,弹劾卢象升杨嗣昌等人引贼入户,什么神兵?怪力乱神岂可胡言?皆虚妄之言,望皇上修身养性,收回租借成命,驱逐外寇,保大明社稷不失,惩治有关官员,末了来个保大明江山万年,几个低品官员随声附和,说杨嗣昌率关宁军驻天津已多时,寸功未立,要求皇帝下旨进剿,务使祖宗江山不失云云,还有官员认为应该下诏勤王,夺回被占塘沽等地,不信百万大军云集,打不过外来人,更有几个官员认为所谓神兵都是江湖术士,障眼法,说刘宇亮身为首辅竟然也被蛊惑,还有阉奴曹化淳等人皆罪不可恕,该罢免,另派清流前往戳穿这些欺瞒手法,押来京城游街以破谣言。

    御座上的崇祯听得啼笑皆非,内心毫无波澜,看着下面叽叽喳喳,他并没有阻止,每次朝会不吵个天翻地覆是不会散的,早已经习惯了,神兵卫既然已经定下来他是不会改变主意的,都是他的子民不好吗?什么天下勤王?百万大军?银子呢?人呢?真要有一呼百应举国御敌,哪还有几次三番建奴肆虐?站着说话不腰疼,若不是神兵襄助明军,现在北京城在不在朕的手中都是未知。

    各种奏承吵了半个时辰,刑部尚书又出班说皇帝不能让神兵置于大明律法之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有凌驾于律法之上的道理?王子犯法尚与民同罪~~~,洋洋洒洒,不得不说,尚书就是尚书,比那些捕风捉影的说辞具体多了,一下子就抓住要害猛攻,只是崇祯早料到会引起非议,任他们说的唾沫横飞,我只稳坐钓鱼台。搞得几十个前蹿后跳的官员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皇帝一言不发,内阁也都鸦雀无声,连平日最出风头的东林党一干精英也只有几个低品级官员附和,所有大佬都默不作声,情形不对啊,难道皇帝真性子变了?几个大佬也被收买了?

    崇祯见他们吵得差不多了,突然来了一句“诸位卿家可还有本奏?朕还等着江南米粮进京呢,京畿遭建奴蹂躏,百姓困苦需要救济,关宁军等军饷需要发,户部没有银子。诸位卿家可有办法教朕?”一下子所有人安静下来了,君子不牟利,皇帝怎么憋了半天就说到银子了呢?让我们畅谈国家大事可以,让我们谈银子?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他们哪知道崇真的案头都是各地要钱的奏章,这几天户部,工部,兵部,吏部,礼部等等听说来了几十万两银子,都在伸手要钱呢,理由一抓一大把,官员俸禄银还欠一部分,各地勤王军得结算,各地灾后重建要钱,就是北京城也需要修葺,别说几十万两,就是几百万两都不一定够,早把那些弹劾神兵的奏章给比下去了,现在皇帝别说塘沽皇庄租出去,若谁能给他几百万两,租掉几个府都可以,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官员不过是一拳头打在棉花上,毫无作用。

    这时新乐侯刘文炳出班喊道,“臣有本奏”,皇帝一愣,平时勋贵上朝都是一言不发,今天怎么会破例上奏呢,且看看再说,只听新乐侯言道“京郊皇庄乃皇家根本,神兵初来,其心不可测,万不可轻易交托”一语激起千层浪,崇祯还没醒过味来,成国公朱纯成出班唱和,说皇上既然已新立神兵卫,万不可再让彼得寸进尺啊,接着襄城伯李国祯,阳武侯薛濂,永之康侯徐锡登,抚宁侯朱国弼等随声附和,认为大明皇庄不可交给外人,连一向不敢作声的国丈嘉定伯周奎也来凑热闹,认为皇帝就那么一亩三分地,交给外人的话,宫里用度怎么办,其他勋贵也纷纷附议,崇祯看着底下你一句我一句,明白了,这是勋贵们不服,他们不敢说朕多封了几个伯爵,这皇庄的事肯定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不顾开年第一次朝会就提出来,这让崇祯有些为难,这些勋贵对他支持有加,比那些文武官员可靠多了,现在突然提出皇庄的事,朕该如何交代?

    他不由得望向第一次正式上朝的卢象升,他是最知情的,得替朕出来解释一下啊,哪知道新晋平辽伯一言不发,低头当没事人一样,崇祯不明白卢象升此时不想出头是因为自己只是新晋伯爵,根基不牢,一想看看皇帝的决心,二想知道满朝文武的看法,所以是故意不出头的,崇祯见卢象升不作声,又看向几个内阁辅臣,看哪个哪个低头,生怕自己得罪一群勋贵,眼光转了一圈回来,竟无一人出来解围,他不由得哈哈大笑,殿下群臣都吃惊看着皇帝,朝堂之上还是第一次看到皇帝如此不顾体面地放声大笑,不由得有些忐忑不安,朝堂一下子安静了许多,都在等皇帝的态度。

    “诸位卿家说的有理,只是皇庄历年亏空,早不足以宫中用度,懿安皇后有意租予神兵操持,乃是无奈之举,况神兵所上交之银两倍还多,可解朝廷所急,此事已定,望诸卿家勿再妄议”

    成国公朱纯成不服,皇帝就这么轻描淡写把他们的暗中利益卖了?即回到“皇上,皇庄万不可轻易交给外人啊,万一祸起萧墙,这祖宗江山该何去何从啊?皇上”一句话直戳皇帝软肋,崇祯看着跪倒在地的朱纯成一副欲哭无泪的样子,这是要逼朕收回成命啊,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底下薛国观范复粹出班准备替皇帝抵挡一下,崇祯挥手制止了,对一干勋贵缓缓说道“朕知道皇庄租出乃是无奈之举,只是国库空虚,内外皆要用度,故懿安皇后有此安排,卿等既然认为该收回,朕亦深以为同,有哪位卿家愿出十万两租这三万亩皇田,朕即刻就收回,成国公你看如此可好?”

    好?好个屁,谁不知道三万亩皇田怎么也产不出十万两银子的粮食,顶破天五六万两银子的价值,还要管几百太监民夫吃穿用度,雇人种植,这是硬亏的买卖,皇帝你可真够狠的,一下子把这么些老臣说得哑口无言。

    他们哪知道这是王承恩等几个大太监想出来的话,知道这些皇田被租出去,勋贵们平日里侵占惯了肯定会发难,可要让他们出钱更比拔毛还难受,故意让他们知难而退才是上策,所以早编好了等着呢,只要有人肯出十万两银子,皇田还多的是,几十万亩最好全租出去直接收钱岂不来的更爽?一听要钱就可以租没人不吱声了?都特么是铁公鸡啊,除了骗骗朕,还能骗谁?

    崇祯见下面没声音了,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哪知道又冒出一个东林党官员出班说,皇上不可学商贾,若大明上下皆效仿,那还要朝廷干什么?大家都成商人了,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实在有失体统,有伤风化。绝对是指桑骂槐,指明了皇帝染上了铜臭,抄起了贱业,崇祯有心想发作,那边新乐侯刘文炳又突然奏道,自己想租借一万亩皇田以解朝廷之急,说白了就是准备借租皇田的名义捐输银两给皇帝,真是忠臣啊,来给朕解围的,可他这一说把底下一干勋贵都给噎着了,本来说好了给皇帝出难题,收回皇庄的,一下子变成了给皇帝捐钱,新乐侯你不能这样啊,把大家架火上烤,果然又有几个勋贵说可以考虑出点银子租借一些剩余的皇田,为皇上分忧,搞的其他几十个勋贵当场下不来台,尤其是那些平日里就吝啬的勋贵,不断往后缩,深怕皇帝被皇帝盯上,原来还闹闹腾腾的场面变得诡异起来。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