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九章 不可思议的工地(第 1/2 页)

    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个在牢里呆了十几天,心惊胆战又没人理,这天总算过堂了,一看知府堂上竟然坐着身穿二品绯袍的大员,两人明白这是真犯大事了,这么大官员审他们两个小人物,绝对是大事,果然,上面官员自报家门是陕西巡抚孙传庭,两人扑通一下就跪下来高喊冤枉啊,孙传庭看这两个活宝整了整衣冠正色道,不必大礼参拜了,你们二人从即日起一个署理周至县知县,一个署理周至县县丞,也是朝廷命官了,都起来吧。

    大起大落,刚从地狱出来就一下子飞上了天,人生的悲欢离合莫过于此,两个活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情不是杀头凌迟啊,还一下子成了朝廷命官?不会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吧?孙传庭也不多言语,把两份告身丢了过来,吩咐师爷了几句就甩手走了,剩下两个一惊一乍的像梦游一样听巡抚师爷嘀咕,总算有些明白了,自己的案子被洪总督和孙巡抚翻案了,举人功名失而复得,被任命去神兵地界做官,要求全面配合神兵不得有误云云,听的两人犹如肉体和灵魂分离,这特么什么乱七八糟的,前几天那些怪模怪样的就是神兵?我们从来没有思想准备啊,周至县?在哪呢?

    不管前面是什么,这次亏了碰到青天大老爷咸鱼大翻身,成了大明正七品知县,牛金星终于从梦中清醒,自己真的做官了,那就别犹豫了,走马上任吧,同样愣怔的宋献策,真是一辈子都没想到自己还能做官,我说牛大哥,咱们是不是得上门谢谢两位恩公啊,牛金星一看这夯货,气不打一处来,一路上你不是和老子划清界线吗,要去你自己去,老子自有安排,宋献策不怒,你牛大哥不是也一样,说和老子萍水之交,毫无瓜葛,别犯傻了,都一个县做事,不如就此和好如何?和好?谁跟你是朋友来着?别跟着我,别跟着我啊。

    两个人一路吵吵闹闹磨磨蹭蹭也没带家人什么的,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家人值得带,骑得两头毛驴还是用知县告身强借来的,屁颠屁颠来周至县上任,原周至县知县一看就这么两个人,明白一定是没什么靠山,不然也不会发配到这个穷乡僻壤来做官,感觉心里好受多了,至少有人比他还倒霉,当即交了印信,盘点了空空如也的库房,带着家人去延安上任去了,周至县如此破落倒也没有引起牛金星宋献策太多的不满,好歹现在是朝廷命官了,毕竟霉运消散,也算是苦尽甘来,吃公家饭,就得老老实实定下心来办公家事。

    牛金星和宋献策都是明末的狠人,一下子懒龙翻身,总想做点实事,施展一下心中抱负,所以一到周至县交接完毕,就开始清理历年积案,短短两三天时间,这两个翻身农奴就把堆积如山的公文案件处理的八九不离十,如此干练如此勤奋的官员大明已经不多见了,两个人废寝忘食处理好城内的各项事宜,准备去城外走访民情,哪知道他们出了周至低矮的县城就从此不回来了,城外人间奇迹一下子就让没见过世面的人挪不开脚。

    周至县靠近基地一侧已经是个大工地,陆文夫当初带来的建筑材料堆积如山,本来是为建设机场地铁站准备的,现在一部分将用来建设“开发区”,招收了大量当地难民,检疫后投入这个工地,速度加快了很多,兵营,住房,农场等配套设施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天津电报来说取得了崇祯的彻底信任,所以不怕西北官员反悔,利益摆在那,只要不是脑残,谁都不敢怎么样,这个地方就是以后西北新军的基地,也是西北粮仓的试点,孙传庭和洪承畴来看过几回了,这么庞大的建设当然是平生未见过,上百台机械忙忙碌碌,上千大明流民穿梭其中,蔚然壮观,每隔一天的变化都很大,肉眼都能看清一个大型城廓日渐成型。

    五千驻扎的明军,在这样场面下显得有些单薄,可以想见这里的每个人都被这庞大的场面吓呆,只要看看每天远处总有几百几十人在那焚香跪拜就知道,他们有多崇拜,就有多虔诚,穿越者已经见怪不怪,这样的事看得多了就感觉自然了。

    神兵真是奢侈啊,地基里不是往常见的石块,而是一根根规整的精钢,然后用一种烂泥一样的东西浇筑,光看这里投入的成本估计够买下两个府城的,工地上忙碌的巨大车辆竟有两三人高,来往穿梭自如,孙洪二人百感交集,神兵真是深不可测,当初孙承宗老大人筑个大凌河城费了朝廷多少银子?又用了多少时间?多少人工?和神兵相比不是小巫见大巫,那是天壤之别,站在这样一个宏大场面,窝囊废都可以豪气顿生,瞬间充满天下谁敌手的自信,别说神兵利器,光这里百余台各种巨大钢铁怪物,不用打直接平推,就可以把沈阳城推平了,孙传庭想到几十天前皇帝还命令官军堵截神兵,不禁哑然失笑,比螳臂挡车还可笑啊,亏了皇帝还没发昏到自掘坟墓,否则大明真就完了。

    牛金星和宋献策则是惊得连自己是谁都快忘记了,每天都在傻愣愣看着这个地方不停变化,他们不明白自己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又不敢多问,总督大人巡抚大人三天两头过来,就是不和他们两个多说话,反正这里任何一个人都比他们官大,多看少开口就是,反正这么个屁大的县没多少人没多少事,处理完一些公务后有大把的时间空闲,于是他们两个索性把被子铺盖都带来,让衙役盖了个草棚,就吃住在这了,吃的喝的神兵有的是,也不知道托的哪个祖宗的福,几乎每个神兵好像都认识他们一样,待他们象久违的亲人,丝毫没有见外,连据说是神兵阁老见他们也客客气气,时不时来嘘寒问短,既不要他们跪拜,也不要他们银子,要不是这些神兵穿着打扮神情气势天生与他们不同,牛金星宋献策真会以为前世有缘,为了让他们看的更清楚,神兵唐阁老还借了他们一个千里镜,双筒的,据说值万金,把一众大明百姓官员羡慕得不要不要的,连素来正眼不瞧他们一眼的总督和巡抚都多看了两个人几眼,从此两个人就坐在草棚,你看一会我看一会,指指点点,所有公务基本都在这个草棚里解决,连晚上米口小酒都要出来溜达一圈,看个新鲜啊,现在城里的县衙成了摆设,大小官吏都在周至郊外的田埂上呢。

    本来高杰所属五千士兵准备驻扎在县城,既然父母官都搬到工地上来了,又有那么多神仙本领好看,他索性带着五千人马也搬过来了,一是帮助神兵看场子,这是孙洪二人反复交代的,不能马虎,二是让已经焕然一新的手下也有机会看人间奇迹,增长些见识,三是借机亲近神兵,找个依托,他是投降过来的将军,比不得那些将门世家背景深厚,如今一个天大的靠山摆在眼前,哪能错过?所以这诺大的工地上,除了出工出力的机械和劳动者,更多的就是这些大明官兵围着看热闹,赶都赶不走,而且神兵还不忍心赶,因为这里每个大明人,都把他们当神仙,谁要是口出狂言或者说了不敬神兵的话,马上就会被各级军将赶去县城守城门什么的,失去看神迹的机会。

    流民慢慢地开始集中,暂时安排在周至县城里,由神兵分批带去登记检疫,每家会发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每个人会发一套短手短脚的服装,吃喝都不愁,男人和妇女孩子会分开安排,开始以为是要将他们卖了,好多人呼天抢地,好在很多大明官军和衙役什么的反复解释,只是暂时分开居住,等那边新城驻好,会让他们团聚,没人会被卖走,才稍稍安定了一些,当然这里面混杂着一些地痞流氓混混,游手好闲不说,还敢煽动闹事,基地对这种封建社会糟粕是零容忍,绝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只要发现基本就是吃枪子的命,短短几天被查出来强吃抢占,奴役使坏的渣滓就有百余人,现在都埋在县城北面的乱葬岗内,成了神兵整肃立威的祭品。

    现在的周至县成了一道颠倒的风景,城南是明军和官员的驻地,所有要员都在这里,城里是难民营,住的都是各地集中过来的流民,城北面是处决人犯的法场,没人有胆子住那,搞得城里留下的那些富户怎么过怎么难受,有心想搬去城南靠近官军,又不放心城里的房舍家底,骑虎难下,也不知道新来的知县大人怎么想的,放着好好的县衙不住,偏要去郊外草棚过日子,真特么无福之人,富户豪商难受,小商小贩却很欢腾,无论是城里还是南郊,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生意比平时不知道好多少,城里的流民发了安家费多少会买一些日常用品,城外的官军衙役也会买些过日子,这样两头奔波,反而使周至县生龙活虎起来,连带临近的一些商贩也赶来凑热闹,一改以前死气沉沉的气息。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冰河洗剑录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武圣!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修真门派掌门路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玄鉴仙族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蛆蝇尸海剑 过河卒 仙宫 剑啸灵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