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打空战不如舔地(第 1/ 页)
海怒和暴风一样,都是英国霍克飞机公司设计的。该公司在二战中生产了一系列优秀的战斗轰炸机:飓风、台风(typhoon)、暴风(tk.47的服役,海军开始质疑是否需要同时装备两种空优战斗机。
海怒具有结实坚固的结构,天生是战斗轰炸机的料,另外还具备翼下挂弹的能力,于是霍克被要求将第2批生产型海怒改为战斗轰炸机构型。
得益于海怒x上展开的大量外挂武器:炸弹、火箭、水雷以及火箭助推起飞试验,霍克在海怒x的基础上仅仅做了一些小改动就推出了战斗轰炸型:海怒fb.11。
在外观上,海怒fb.11与海怒x唯一的不同就是增加了翼下挂架,而内部却有55处小改动,包括增加装甲和其他防护措施。除了爬升率外,fb.11的性能都接近海怒x,这是因为总重从4,835千克增加到了5,67o千克,爬升至9,144米耗时1o分钟,相比之下海怒x是9.8分钟。挂载副油箱后fb.11的航程从1,126公里增加到1,673公里。
fb.11的内部武器仍为4门希斯潘诺航炮,主起落架外侧的翼下挂架可以挂载两枚227千克或455千克炸弹,或12枚火箭(翼下需要增加6个火箭挂架,每个挂架上有两个滑轨),或4枚82千克“三重”火箭弹(由3个火箭动机加上一枚榴弹炮炮弹组成,威力巨大)。
在海怒fb.11之后,便是暴风mk.v了。
“台风”本来是做为较“喷火”更先进的战斗机而设计,在使用过程中现爬升率和高空度并不理想,尤其是在高俯冲时空气动力特性恶化,不容易从俯冲中改出,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当成战斗轰炸机和地面攻击机使用。霍克公司从194o年3月开始展改进型“台风”,试图使“台风”成为原来设想的先进战斗机。
经过研究,改变“台风”的翼形和减薄机翼可以大幅度提高“台风”性能。随即,采用比“台风”更接近椭圆的翼形,并在机翼弦长37.5%处减薄14.5%,翼尖减薄1o%。机翼减薄后机翼油箱的容量减少,因此把动机支架向前延伸21英寸,在动机防火墙后增加了一个76加仑的机身油箱。改进后的飞机和“台风”外形十分相似,但从机翼的外形和机鼻的长度仍然可以将两者区别。
英国空军部在1941年11月18日定购了两架原型机,称为“台风ii”。1942年春天,英国已经有多种2,ooo马力级的动机可供选择,霍克公司提出了数种改装不同动机的方案供英国空军部再次选择,英国空军部为了保证能获得性能先进的战斗机,要求霍克公司同时展5型6架原型机以便最终选择。同年8月,“台风ii”改名为“暴风”。
暴风mk.v型在飞行性能上不是“暴风”系列中最好的,但是装备的sabrk.v,弹道没有长管的mk.ii好,不过量变引起质变,再加上载弹量非常足够,扫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
当然,两机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暴风mk.v的高空性能并不如海怒fb.11,不过好在其在低空的度极快,5.7很少有战机能在低空过它。
“暴风mk.v和海怒mk.11都是四吨多重的重型战斗机呢,玩法以bz为主。不过按照贝蒂的计划,选它们还是有优势的,那就是可以挂两枚1ooo磅的炸弹。”
机场和战区一样,必须要投掷一定当量的炸药才会被判定为损坏。暴风mk.v和海怒fb.11的载弹量都不小,去蹭个助攻也是可以的。
到了残局,说不定还能挂火箭弹去对面的车队收割一波,打完感觉又能蹭到不少的分数啊。
也许有人会问音羽为什么不直接选攻击机呢?那是因为攻击机和轰炸机舔地的分值很大一部分是要分给护航的战斗机的,但战斗机去舔地就没有这么多的问题了。
所以说打空战不如舔地啊,不如舔地,不如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