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精密机加工的重要性(第 1/4 页)
对于陈哲来说,很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管是方向、理论、环评、研发,还是实验数据、技术工艺什么的,他都有相应成熟的解决方案。
不管是领先一代的,还是领先两代甚至是三代的,都不在话下。
想要跨越式的发展,也不是做不到。
唯一的限制,就是机加工,也就是需要的制造设备。
不管是实验室所需要的高精尖仪器和设备,还是制造设备所需要的各种精密机床,都是建立在机加工之上的。
这里面每一个零部件的制造,同样也是建立在机加工之上的。
说白了,就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也就是工业母机。
工业母机也叫工具机,它是工业化的根本,也是现代工业的心脏。
由数控系统、精密件和功能部件组成,是整个工业体系和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它被称之为工业之花,就是因为不管是它的支撑部件、变速机构、进给系统、主轴箱、刀架刀库,还是控制和操纵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都属于工业领域浓缩出来的精华,代表着高精度的水平极限。
不管是后世的芯片制造、光学、医疗、航空航天以及航海、汽车等的发动机,所需要的设备,都源自于它的加工能力。
在这方面,东洋、德意志、美利坚、瑞士等有限的几个国家,差不多垄断了整个高端市场。
在后世,更是逐渐形成了两大寡头,那就是东洋和德意志。
这两个国家,占据了全球高端精密机床九成以上的市场。
美利坚f-35和我们j-20,就有很多零部件,都是委托给它们做出来的。
这就是差距。
但是,老美可以随时拿捏自己的干儿子,我们却不行,但凡有点儿风吹草动,可能就会面临被卡脖子的危险。
很残酷对不对,可这就是现实。
还是那句话,落后就得挨打,这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
所以,陈哲可不想在这种战略意义上的领域里,被别人骑在自己的脖子上。
有人说,我们后世在机床领域不也赶上去了吗?
老实说,差远了!
但凡涉及到高精度的工件,没有长时间的积累,都做不到那种程度。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