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三章 精密机加工的重要性(第 2/4 页)

    国内造出来的高端精密机床,不管是稳定性还是在寿命上,都无法保持高精度的时间,这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所以,这就需要长时间积累,通过不断地研发、完善、突破,才能形成的一整套技术体系,甚至有可能需要几代人去完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日本的发动机,人家说不怕你拆开研究,甚至是去复制,就算图纸都给你了,你也造不出来。

    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咱们抛开东洋人在发动机领域的专利壁垒不说,你想拆开绘制复制,那就是一个海量的工程。

    而且,别说复制了,你拆开了能再重新组装起来,还能保证和原来一样的性能,都算你牛比。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装配精度方面的问题了,因为当机加工对精度的要求,达到某种程度后,是需要苛刻的精密装备的。

    这可不是简单的拼装,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种,含有相当高的技术难度。

    而除此之外,还有关键原材料和配方的加工工艺、制造设备工艺、内燃机设计上的热动等。

    或许有人会问,后世不是有3d打印吗?难道还制造不出这么精密的工件?

    对不起,还真就造不出来。

    还是举个例子来说。

    汽车变速箱上的工件要求,都是零点零几丝的,但3d打印模块接缝,最精确都只能做到几十丝,没有可比性的。

    至于航空航天领域,就更不用说了。

    焊接、铆接这些组装工艺,可是至关重要的,自动焊机焊不到的犄角旮旯,也是关键。

    而在这种应用领域,对于精度上的要求,同样是极其苛刻的,几丝都不行呢,更不说是十几丝、几十丝了。

    如果真用到了战机上,那碰上敌人,可就和送人头没什么两样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陈哲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而这会儿,不管是老美、东洋还是德意志,都还远没有后来那么发达,他还有的追。

    因为他是不需要什么经验积累的。

    他需要的,不是转着圈子挨个儿实验寻找,而是有一条笔直的道路,就等着他直接走过去就行。

    这条路上,最亟待解决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去完成产业升级。

    也就是通过从东芝购进的那些精密机床,制造出更先进、精度更高的机床,然后再次用它们完成更先进、精度更高的新机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1987我的年代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龙王令 文豪1978 超级修真弃少 重燃青葱时代 国民法医 讨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巅峰学霸 1979黄金时代 修罗剑神 至尊战王 大国军垦 盖世神医
最多阅读 慢性沉迷 理我一下 捞尸人 好运时间 仵作惊华 丹霄万里 小蘑菇 顶级诱捕公式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宦宠 刺青 白色口哨 黑天 延迟心动 文豪1978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不循(重生)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