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四章:新学!知行合一!大夏天灾!降临!【求月票!】(第 3/4 页)

    自己走的是儒道,走的是个人至上,又没有当皇帝的想法,再加上也是皇室,真要做点什么,朝廷有什么理由阻止自己?

    而且儒道也是为民而生,古今往来只要不是昏君,其实想要的东西不就是国泰民安,碰到几个好战分子,那就是开疆扩土。

    跟自己没有任何矛盾啊。

    所以让大夏王朝鼎盛起来,不仅仅是望舅成龙,更主要的还是为天下苍生。

    让百姓过的好点,也算是没白来一趟,每个人总要做点事情,无非是做的多或者少。

    当然也主要是这个世界比较枯燥,也算是给自己找点事做。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统计还有一些数据汇总,顾锦年发现大夏王朝的的确确存在很多问题。

    而且有些问题比自己想象中要严重很多。

    简单点来说,纵观古今任何王朝其实绕来绕去离不开三件事情。

    【皇权集中】

    【外部矛盾】

    【民生大计】

    皇权集中不在乎‘君臣分权’,‘藩王之乱’,‘神权至上’。

    君臣分权,宰相就是个典例,分化了皇帝的权力,但这个还好,取消有取消的好处,不取消有不取消的好处。

    回顾历史,明太祖把宰相制度取消了,皇权得到史无前例的加强,这是好事吗?

    表面上来看,最起码明太祖年间是好事,因为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担心这个那个,办起事来也利索的很。

    后来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也都挺不错,因为遇到的是明君。

    等遇到大明战神这种存在,那就美滋滋了,没有宰相的约束,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五十万大军换来的是土木堡之变。

    用后世人的一句话来说,一头猪带着五十万大军出征,都不会输的这么惨。

    大明战神有一千种办法不会输,但偏偏选择第一千零一种输的办法,瓦剌留学生实打实洗不干净。

    而对于如今的大夏王朝来说,君臣分权问题不是很大。

    藩王之乱,才是大夏王朝如今最严重的问题,神权至上自己已经打压下来了,最起码短暂时间内不可能发生神权至上。

    宁王是一个天大的隐患,如果不解决宁王的话,那么‘摊丁入亩’也好,打压权贵也罢,但凡是侵害到这群权贵世家利益的事情,都别想落实下来。

    你一但落实,这些世家权贵,就要开始联合造反了。

    建德皇帝为什么会输?

    一半原因是永盛大帝太勐了,顾家也太勐了,另外一半主要原因就是,建德皇帝上任之后,依旧对世家打压的很凶,继承太祖的想法,同时为了抬高读书人的地位,从而侵占世家利益。

    毕竟建德皇帝的老师,乃是朱学一派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后来自刎殉国了。

    白纸上。

    顾锦年也缓缓写下‘藩王之乱’。

    这是头等的大事。

    不解决这件事情,自己老舅寝食难安,自己安享晚年的梦想也可以破灭了。

    外部矛盾好说,匈奴国已经老实了,虽然知道匈奴国肯定还有其他想法。

    但最起码大夏王朝目前的外部矛盾几乎为零,本来是跟大金王朝竞争,现在因为国运龙珠的原因,大家伙要联起手对抗中洲王朝了。

    这件事情,由朝廷自己去处理,文武百官难不成当真是废物?

    而民生大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点。

    抛开藩王之乱不说,宁王这个祸害早晚要除掉。

    顾锦年反而不头疼宁王,早晚得打,打完之后,结果无非就是输和赢,但不管输还是赢,往后都会围绕民生大计去做文章。

    朝廷也好,百姓也罢,权贵世家,所有势力围绕的核心其实就是‘银子’。

    不信大可去听一天朝会。

    六部官员每天奏的折子虽然变着法,但说来说去不就是。

    大夏境内有大旱,请求拨款。

    官员俸禄太低,请求拨款。

    太后寿诞到了,请求拨款。

    诸国使臣来了,请求拨款。

    兵器战马老旧,请求拨款。

    户部:我不听,我不听。

    大致就是这样的。

    这还好永盛大帝是个事业型帝王,这要换作那种贪图享乐型的帝王,那估计麻烦的事情更多。

    而这个民生大计,无非就是三个。

    吃的饱、穿的暖、有存银。

    然后这里面又要涉及到修桥建路,商业促进,税收调整,等等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顾锦年特意从户部调了近几年的卷宗过来。

    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

    大夏王朝完完全全就是赤字财政。

    首先,在收税方面简直是乱七八糟,反正有很多古怪的账目,但顾锦年完全相信,户部绝对不可能算错账,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半祖制半新制。

    用太祖那套收一部分的税,然后又自己设立一些新的规矩,收一部分的税。

    账目不乱才有鬼。

    大夏王朝国库一年收入合计三万万两白银。

    但大夏王朝一年支出高达四万万两白银。

    多的一万万两白银怎么出?就是抵债,各种东西拿出去抵债,光是官盐卷,就有两万又八千万万两白银的亏空账目。

    大致意思就是,国库没银子了,拿官盐卷抵债,这玩意可以换盐,你自己拿去折腾。

    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就更乱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统一税目】加【节流】。

    大夏王朝的主要税收是粮食税,所以摊丁入亩可以有效解决这个大问题,根据田地来收税,管你一家有几口人,一亩地就按一亩地来收,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增加税收,有效打击一些挂名避税的情况。

    同时取消各项福利,至少那些世家门阀必须要狠狠的打击,包括读书人,以及.......皇亲贵族。

    这般皇亲贵族,说难听点大部分都是吸血鬼,每个月从国库领俸禄,然后借助自己的身份,给佃户避税,赚取中间商差价,这玩意必须要狠狠打压。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那就可以推行统一税目,将粮税的价格压制到一成半左右。

    大夏的税收是三成半,等同于直接少了两成,百姓自然大喜,倒霉的只是那些权贵。

    当然这个想法很美好,可想要施行的话,绕不开之前的话题。

    先推恩令。

    再杀宁王。

    敲山震虎。

    雷霆手段。

    唯独这样,才能施行下去,不然想都别想,皇亲贵族,就是这般世家最强的后台,他们不搞下来,就永远别想普惠百姓。

    至于节流倒也简单,该要的要,不该要的不给。

    规矩范围内,就按规矩走。

    规矩范围外,坚决不能乱来。

    拿地抵债,拿盐卷抵债,这行为就是胡来,虽然可以解决一时之急,但倒霉的就是下下一代帝王。

    顾锦年都能想到,要是李基真能登上宝殿,这家伙别说什么耀武扬威了,保证每天百官聚集在门口讨债。

    一个个催着李基给银子。

    那个时候,按照李基的性格,九成九会选择摆烂,直接躺平,让文武百官自己处理。

    文武百官能怎么处理?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就算来了一个能臣也没用,窟窿太大,绝对不是二十年三十年能解决的,至少需要两代人才能补全这个窟窿。

    谁来补全窟窿。

    百姓呗,还能是谁。

    “节流这个事情,必须要尽快去处理,户部虽然一毛不拔,可却也都是一群饭桶。”

    “银子不是省下来的,而是合理节流外加上赚来的,一毛不拔最多是守财奴,其余一点作用都没有。”

    想到这里,顾锦年对户部不由产生了一些怨言。

    之前他对户部还算是有些好的印象,觉得户部能掐住银子挺不错的。

    现在看来,户部也只会守住这点银子了。

    想到这里,顾锦年继续在白纸上写字。

    差不多过了三个多时辰。

    最终顾锦年才写完全篇计划,这是最简练的国策了。

    为了担心老舅看不懂,顾锦年还特意举了不少例子。

    但全篇文章,说来说去都绕不开‘杀宁王’。

    这宁王不杀,什么事都干不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洪荒之青虚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剑来 我师叔是林正英 逐道长青 诡异降临 仙逆 一渣到底[快穿] 蛆蝇尸海剑 低调在修仙世界 穿越封神我成了纣王 武圣! 神话之后 在九叔世界修仙 洪荒之圣道煌煌 洪荒之立教封神 寇道 我本无意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