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二章:学术之争,舌战群儒,无上新学,知行合一(第 2/4 页)

    的的确确,进退两难。

    甚至说,没有前进之路,他只能承认自己错了,要是自己真敢说佛错了,这就是违背教义,麻烦更大。

    身为四大神僧之一,承认佛有错,这传了出去,影响有多恐怖?

    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两条路,只有一条路,承认自己的过错。

    “阿弥陀佛。”

    “虽众生皆有如来相,可顾施主何来的如来相?”

    “信佛,不代表立刻就能成佛。”

    “故而,施主不是佛,也无法定义对错。”

    此时此刻,一名僧人开口,他看向顾锦年,给予这个回答,也算是帮普度神僧化解这犀利的问题。

    此言说完,这群僧人纷纷眼中一亮。

    哪怕是普渡神僧也不由双手合十,道了一句阿弥陀佛。

    是啊。

    你顾锦年凭什么说你就是佛。

    虽说众生有如来相,佛门八万四千经,人人皆可成佛,但成佛需要时间,需要磨练,你没有任何磨练,就不是佛,既不是佛,也就无法定义对错。

    听到这话,顾锦年并没有任何惊讶,相反对方能说出这话,在顾锦年的意料之中。

    面对这样的反驳。

    正常来说,都会彰显自己的功绩,但顾锦年不会这样说,这样说必然落了下乘。

    毕竟你有再多的功绩,比得过虚构的佛多吗?

    那个佛,在经文当中不是注释历经百万劫难吗?

    故而,顾锦年只是缓缓出声道。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对与不对?”

    顾锦年开口,再一次询问。

    后者有些沉默,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个答桉很明显是对的,可他又怕顾锦年设局。

    可等待了一会后,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

    “是。”

    这依旧是佛门教义,不可否认。

    “那我放下屠刀,是不是就是佛了?”

    顾锦年问道。

    “是。”

    后者点了点头。

    但很快,又继续开口道。

    “阿弥陀佛。”

    “可施主并无屠刀。”

    僧人说道,想要直接堵死顾锦年的路。

    “执念是否为刀?”

    顾锦年澹澹问道。

    “是。”

    僧人有些紧张,但还是点了点头,执念为刀,这依旧是佛门教义。

    “好。”

    “我放下了。”

    顾锦年微笑道。

    这回众人有些搞不明白了,感觉这好像是斗嘴一样,但又有一种辩机的感觉。

    一字一句,都蕴含阐理。

    “如何放下的?”

    僧人继续问道。

    看向顾锦年。

    只是,顾锦年没有回答,反而将目光看向他处,不去理会对方。

    场面有些尴尬。

    僧人忍不住继续问道。

    “屠刀在何处?”

    “小僧未曾见到。”

    他继续出声,追问着顾锦年。

    然而。

    到了这一刻,演武台上,普度神僧苦笑无比。

    “阿弥陀佛。”

    “是贫僧错了。”

    “顾施主,当真是智慧无双。”

    此时此刻,普度神僧看出禅意了,他苦笑不已,双手合十,朝着顾锦年一拜,主动认输。

    “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认输了?”

    “我完全看不懂啊。”

    “有没有前辈出来解释一二?”

    众人惊奇,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本这小僧出来,反驳顾锦年,还占据优势,怎么普度神僧又主动承认错误了?

    这也太古怪了吧?

    众人完全理解不了。

    “厉害啊。”

    “这禅机,当真是精妙绝伦。”

    “你们难道还没看懂吗?”

    有老者开口,称赞着顾锦年。

    “恳请先生解惑。”

    听到有人这般开口,当下一些学子出声,询问着对方。

    “这小僧反驳顾锦年,众生虽皆有如来相,可并非人人就是佛,而是人人有机会成佛。”

    “意思就是说,顾锦年现在还不是佛,那么顾锦年不是佛,就无法定义对错。”

    “这个提问和反驳,化解了顾锦年的进攻。”

    “然而顾锦年以佛门教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解答,其实在这个时候,顾锦年又一次设局。”

    “他问僧人,这话对不对?”

    “僧人回答对,因为这是佛门教义,不能说不对,而顾锦年问执念为刀,他放下执念,是否成佛?”

    “僧人回答对。”

    “随后,精彩的地方便是,顾锦年直接说放下了,这放下了三个字,才是精髓之中的精髓啊。”

    “这僧人没有理解其中禅机,一直追问顾锦年怎么放下了,如何放下了?在这个时候,他的执念就出现了,而顾锦年一语不发,因为他已经放下了执念。”

    “在这一刻的他,就是佛。”

    “所以普渡神僧这才认输。”

    “你们明白了吗?”

    老者出声,解答了这段禅机。

    众人听后,不由恍然大悟,这还真是辩机之法啊,太深奥了,说实话要让他们上去,估计都听不明白什么意思。

    “不对啊。”

    “如果是这样的话,顾锦年说放下了,然后不说话,在这个时候,这僧人也不说话,是不是化解了顾锦年的进攻?”

    有人出声,略显好奇道。

    “不。”

    “老夫刚才说了,真正精妙的地方,就是这三个字。”

    “放下了。”

    “顾锦年放下了执念,他不与对方争吵,也不与对方争辩,那么就成了佛,而成了佛以后,顾锦年说的,就没有错,因为佛是知晓过去与未来的。”

    “佛经有曰,佛过去之事,无有错,皆命中注定。”

    “也就是说,当顾锦年成佛的那一刻,无论他过去说了什么,未来说了什么,都是有道理的,而且也都是对的。”

    “僧人若是不继续追问,也是错。”

    “追问了,更是错。”

    “这一环扣一环,上下结合,此等心智,恐怖可怕啊。”

    老者出声,更加仔细的解释清楚。

    这样的解释,让所有人咂舌。

    他们算是听明白了。

    从一开始,顾锦年就设好了局,以教义为局,诱导敌人一步一步进入圈套。

    “看样子以后要是跟顾锦年吵架,还真的要三思而行啊。”

    “这样的心智,我说实话,我感觉在顾锦年面前,我撑不过一回合。”

    “佛门擅长诡辩,没想到被顾锦年这样击败了?”

    人们议论,赞叹着顾锦年这样的心智。

    而此时。

    普度神僧离开,带着众教弟子,脸色灰败的离去。

    他们最引以为傲的答辩,已经输了,而且输的很彻底。

    如今,演武台上,还剩下道门与儒教。

    看着主动认输的普度神僧,云寿道人心中自然大喜,他最大的竞争对手离开了,如何不喜?

    “佛法之善,并非大善也。”

    “道门之法,映照千人千法,修身养性,悬壶济世,降妖除魔,明辨善恶。”

    “此乃天命之选。”

    云寿道人开口,再度强调自己的法。

    不过面对道门的阐述,顾锦年没有选择去辩解什么,而是往后退了几步,静静观望着。

    如此。

    云寿道人与中阳大儒不断争辩。

    到后面,各方也在争辩。

    双方各执一词,皆有道理。

    顾锦年认真听着,该认可的地方,他自然认可,不该认可的地方,顾锦年也会记住,但不会去反驳什么。

    对于佛门,完全是因为之前有仇,说直接点,就是搞针对。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足足半天的时间,双方逐渐有了火气,争辩的东西,也越来越尖锐。

    大致就是,中阳大儒认为,儒道可使人开智,明悟一切,无论是修仙还是修佛,皆要经过这一道,为一切的起源,为人之根本。

    而云寿道人认为,修仙之道,可解开精神之枷锁,超脱在上,寿元无穷,可享极乐,逍遥自在。

    两人据理力争。

    顾锦年则在思考天命归属这个话题。

    直至最后。

    二人都没有争出个之所以然,这种答辩本身就需要漫长的时间,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年头有几个人能够说服对方的观点?

    再加上双方说的都有道理,就更别说什么了。

    大多数的答辩,如果不以选票而定的话,基本上争一辈子都没太大问题。

    所以,这样的答辩,一直持续到了夜幕降临。

    最终稷下学宫的人出面了。

    “铛。”

    钟声响起。

    学宫内的大儒出声。

    “此番答辩,无有结论。”

    “门下学子,皆可阐述自我观点。”

    此时,大儒之声响起。

    云寿道人和中阳大儒既然分不出一个之所以然,那么就让在场的学子来争论。

    当然即便是某个学子赢了,最终还是要由云寿道人和中阳大儒进行反驳,除非能把两人说服,不然的话,依旧没用。

    “学生认为,儒道应当获天命也,儒道教化万民,当为天命者。”

    立刻,有读书人开口,在这个时候自然支持儒道。

    “笑话。”

    “我道门亦可教化万民,再者儒道一脉,自幼学习,等到二三十岁,也才不过刚刚入门。”

    “读书科举,入朝为官,造福一方,至少不惑之年,四十光阴在前,天下苍生等得了四十年吗?”

    “再者四十年后,人已衰老,七老八十之时,半截身躯没入黄土,先不说能否大彻大悟,即便悟为大儒,又能如何?再过半百,便要撒手人寰。”

    “能传承什么?又能给这天下苍生造什么福?”

    “而我仙道,人人修行,长生不死,千年不灭,苦修五百年,可救苦救难,降妖除魔,金丹修士,便可造福苍生五百年。”

    “尔等做得到吗?”

    此时,道门修士开口,拿这个来对比。

    而儒道读书人却一个个有些语塞。

    “侯爷,您不得说上几句啊?”

    “顾公,这些修士在这里说些歪理,您要说几句啊。”

    此时此刻,众人将目光看向顾锦年。

    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只能找顾锦年了。

    听到这话,顾锦年有些苦笑。

    他这次来稷下学宫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学习点东西,还真不是为了出风头。

    包括最开始的棋道,真没有想赢,甚至佛门辩法,若不是有仇,顾锦年都不会出面。

    眼下听着众人请求。

    顾锦年摇了摇头道。

    “其实无论是儒道,还是仙道,亦或者是佛修。”

    “顾某都认为都难以获得天命归属。”

    顾锦年开口,道出自己的想法。

    声音落下。

    瞬间惹来争议。

    哪怕是中阳大儒和云寿道人,都不由看向顾锦年。

    他们其实也在等顾锦年有什么说法。

    却没想到,顾锦年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既不是儒释道,难不成还是妖魔之道?”

    云寿道人的声音响起,略带着有些不悦。

    “王朝之道。”

    听着云寿道人的声音,顾锦年面色平静,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何为王朝之道?”

    中阳大儒开口,询问着顾锦年。

    “以法治国,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以礼治国,思想至上,可读书教万民,可修仙降魔,可诵经祈福,亦可为芸芸众生,日出耕地,日落而归,粗茶澹饭。”

    顾锦年出声,给予回答。

    “可否具体些?”

    中阳大儒继续问道。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天地大统一。”

    “学问再无门第之说。”

    “没有人生来高高在上。”

    “律法之下,众生平等。”

    “礼法之下,品德塑身。”

    “这便是王朝之道,包含一切之道。”

    “仙也好,佛也罢,一切之法,孕育其中,万物更替,生生不息,王朝不朽,万世而不灭。”

    顾锦年给予回答。

    一切的种种,其实都是利益至上,然而顾锦年的想法,则是大无私,四海归一,天下大统,那个时候没有灾难,没有战乱。

    书同文,车同轨。

    百姓安居乐业,有上进心的自己去拼搏,没有上进心的,安安心心做个普通百姓。

    一日三餐,吃饱喝足,不为生活奔波,不为几两碎银发愁。

    这才是真正适应天命的。

    虽然,这做不到。

    可至少这是一个方向。

    “好。”

    听完这话,中阳大儒大赞一声。

    他是儒道代表,可当顾锦年说出如此言语之后,他也忍不住拍掌叫绝。

    “书同文,车同轨。”

    “此等志向,老夫敬佩。”

    “与顾公相比,老夫犹如井底之蛙,当真是可笑。”

    “老夫认输。”

    此时此刻,中阳大儒开口,他朝着顾锦年一拜。

    若以思想来说,顾锦年的思想,比他强太多太多了,中阳大儒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儒道,目标是读书人。

    而顾锦年的目标,是天下人,并且他有一个方向去做。

    只要一直努力,总有一天,有可能会发生的。

    看着中阳大儒认输。

    云寿道人有些皱眉,因为顾锦年说的太好了,这志向让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可让自己就这样认输。

    他有些不甘。

    “道友之言,当真不错。”

    “可道友所言,又显得虚无缥缈,既有人,怎可能不分三六九等?”

    “王朝统一,一切取决于帝王,若遇明君,王朝鼎盛,若遇昏君,民不聊生啊。”

    云寿道人开口。

    将苗头指向帝王。

    这个话题十分锐利,众人都听得出来这是什么意思。

    不能乱回答。

    否则的话,对顾锦年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修仙长生,又岂不缥缈?”

    “再者,古今往来,又有多少人真正成仙?”

    “即便成仙,渡

    劫飞升,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又如何造福天下苍生?”

    “顾某之志向,的确缥缈,但某会去做。”

    “顾某今日前进一步,明日再进一步,或许有朝一日,顾某会倒下,但无论走多少步,都是为后世读书人开路。”

    “总有一天。”

    “这条路会走完。”

    “再缥缈,至少路在顾某脚下。”

    顾锦年出声。

    说出自己的理想,也说出自己的决心。

    “说的真好。”

    “路在脚下,好一句路在脚下啊。”

    “怪不得顾公能被孔圣钦点为后世之圣。”

    “仅是这等的志向,如此的意志,让某实在是羞愧难当啊。”

    “为后世人开路。”

    “说的当真好啊。”

    数以万计的读书人赞叹着,一些大儒更是连连点头,由心觉得顾锦年这番话说的太好了。

    而面对有如此决心的顾锦年,云寿道人终究还是叹了口气。

    他没想到,顾锦年竟有如此决心,又有如此志向。

    这场答辩,他没有输,都没有输,但顾锦年的的确确赢了。

    “铛。”

    钟声再度响起。

    此时此刻,一片欢呼之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洪荒之青虚 长生 我师叔是林正英 逐道长青 诡异降临 仙宫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聊斋大圣人 小狐妃,太凶萌 一渣到底[快穿] 大夏文圣 蛆蝇尸海剑 纯阳 穿越封神我成了纣王 仙人消失之后 在九叔世界修仙 洪荒之圣道煌煌 剑来 洪荒之立教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