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零三章:将宰相李善,扣押天牢,明日处斩,夷九族【求月票】(第 1/4 页)

    永盛十三年。

    七月二十五日。

    随着圣旨颁布下去,大夏王朝顿时引来巨大的欢呼之声。

    天灾已定。

    这是朝廷颁布的消息。

    圣旨十分简单,基本上都是围绕顾锦年的功绩去说,以致于顾锦年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更高了一些。

    不过灾情定下来了,不代表什么事情都没了。

    对于大夏王朝而言,接下来的事情会更多。

    灾情的稳定还有善后,这些工作都让人深感头疼。

    实话实说,如若不是天地赐福,出现五大绿洲,而且国运昌盛,再加上顾锦年将功德散于大夏百姓,使得百姓内心是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否则的话,只怕麻烦更多。

    毕竟现在看到了希望,大家心态都很好。

    可朝堂上,却已经开始争议不休了。

    大殿当中。

    永盛大帝端坐在龙椅上,各方势力也在激烈争议。

    “陇西郡地动,目前虽已经控制局势,但所需要的物质人力,应当是第一,东林郡火灾已经被灭,功德金雨也使得东林郡灾情稳定控制,至于南越郡,洪灾已经没了,应当竭尽全力处理陇西郡之事。”

    吏部尚书胡庸开口,他在朝堂上直接开口,丝毫不管其他人的想法。

    这善后救灾的事情,可不是一件小事。

    不仅仅是稳定百姓民心,更主要的还是政绩,现在陇西郡是太子的政绩,东林郡是秦王的政绩,南越郡是魏王的政绩。

    江中郡那还好一点,毕竟江中郡是顾锦年负责的,就算江中郡一点灾情都没了,也不会影响什么。

    大夏王朝即将要昌盛,那么帝位之争就更加激烈了,尤其是永盛大帝这次也得到了赐福。

    寿元悠长,虽然没有几百年的皇帝,可以当下情况来说,再坐个三五十年问题不大。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永盛大帝这两年就驾崩了,那他们还真不怕,太子只需要老老实实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干,每天吃吃喝喝都行。

    长幼尊卑摆在那里。

    除非大夏天灾,秦王不费吹灰之力解决,但这可能吗?

    可现在永盛大帝明显要在位几十年。

    这几十年内,会发生多少事情?这对于秦王来说简直是一件大好事。

    而对于太子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太子势力已经开始准备了,也不是说去针对谁,而是围绕着太子利益,进行争夺。

    四大灾区,都需要善后,可能江中郡要好一些。

    但人力物力包括钱财银两就只有这些,事情只能先办好一件,自然而然,胡庸要为太子效力了。

    他本身就是太子的党羽,面对这件事情,他们自然而然要理力据争。

    毕竟如若陇西郡灾情安稳解决,这样一来的话,天下人就说不了太子什么问题,反倒是秦王和魏王办事效率差。

    对于朝堂官员而言,大家是知道为什么。

    可百姓不知道,一看陇西郡这情况,都已经妥善解决了。

    再看看你东林郡,还在慢吞吞重建家园,百姓自然有民怨,但这个民怨不针对朝廷,而是针对办事之人。

    那个时候,必然会形成,太子不愧是太子,果然手段强,一下子解决这些麻烦。

    然后秦王果然没用,会打仗而已,治理国家一点作为都没有。

    只要营造出这样的舆论和话题,对而他们而言就够了。

    此消彼长之下,太子的位置是越来越稳固,秦王就更别想上位了。

    而且这些事情,是太子党羽私下商量好的,并没有告知太子,倒不是说撇开太子,而是有些事情,必须要由他们来做,通知太子,无论太子是什么意思,都不好。

    答应,显得太子不仁义,自己亲兄弟也动手。

    不答应,太子甘愿秦王上位吗?

    这就是党羽的可怕和强大,有些事情不是你做不做主,而是大家愿不愿意,而且再说一点,太子就当真不愿意吗?

    可是胡庸的话一说完,立刻便有人站出来了。

    “臣不同意。”

    “陛下,如今四大灾区,也只有江中郡还算可以,其余三大灾区,都需大量人手物资解决,臣认为,应当分三批人前去救援,这样一来,其一可定民心,其二也可看看诸位王爷的手段如何,其三也算是提前知晓问题所在。”

    “如若单方面去救援陇西郡,先不说其他,百姓如何看待?”

    “再者,陇西郡想要重建,至少半年时间需要,如果这半年之后,解决掉了还好说,大军前往东林郡,发现东林郡有诸多问题,该怎么办?”

    “拖延一分一秒,都对我大夏王朝而言不利。”

    “故而,请陛下三思而行。”

    此时此刻,顾冷的声音响起,他是刑部左侍郎,不过在这个时候,为秦王说话,自然代表着一些不同的信号。

    世人都知道,秦王与顾家关系不错,而今顾家出了一个麒麟子,自然而然顾家人说的话,要比寻常重一些。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说之前的顾家,可以左右太子之位,而今的顾家已经不是左右那么简单了,直接钦点都没大问题。

    只要顾锦年到永盛大帝面前说一句话都行。

    我觉得太子不行,秦王殿下还可以。

    那基本上秦王殿下就能上位了。

    只不过所有人也清楚的明白,顾家不会这么做,毕竟到了这个体量,太子也好,秦王也罢,都不会找顾家麻烦,就算他们任何一人登基了,顾家永远是顾家。

    以后的皇帝难道就不需要靠顾家吗?

    可若是参与进来了,万一万一万一,太子就是能登基怎么办?那这个仇大不大?

    别说皇帝宽宏大度,换做是谁都大度不了啊。

    所以不参与是最好的,当然声援两句合情合理,比如说顾冷现在就是这样,他并非是声援秦王,而是缓解秦王的压力,但同样也没有去得罪太子。

    这种做法才是最好的。

    面对顾冷开口,杨开的声音不由响起。

    “顾侍郎,老夫不认可,倘若兵分三路,虽然可同时营救,但这过程有多慢?”

    “如今五大绿洲还需要百姓迁徙,王朝内有诸多事情,把绝大部分力量分成三批人,至少需要两至三年才能彻底解决三郡之难。”

    “如若集中力量解决陇西郡,再将东林郡和南越郡的事情慢慢解决,实在不行让他们迁徙,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杨开出声,他这话也是支持太子,一来他的确是太子之人,二来他认可胡庸的计划。

    倒不完全是因为这种争斗。

    “陛下,臣也同意胡大人之言。”

    “臣,也同意。”

    下一刻,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也跟着同意,户部尚书同意很正常,集中力量去解决,对户部的财政来说也稍稍有些缓和。

    而工部尚书答应的原因就让不少人惊讶,毕竟工部与太子关系一般般吧。

    眼下这件事情,不说站队,但也大差不差,这样做有些不太好。

    不过,这段时间他们也发现了,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两个人时不时就聚集在一起,也不知道做什么,很有可能工部尚书已经被太子诏安了。

    “臣,不认可。”

    刑部尚书摇了摇头,还是出来拒绝。

    “臣等也不认可。”

    一些儒臣也跟着上前,伴随着一些武将一起出声。

    场面一度很尴尬。

    龙椅上,永盛大帝听着众人争议,有些头疼。

    是。

    大夏天灾已经结束了,这是一件好事,而且还开辟出五大绿洲,可正是因为这五大绿洲,搞的现在有些难办。

    一来天灾需要善后,那么善后就需要人力,物力,还有财力支持。

    救灾需要银子。

    开辟绿洲也需要银子。

    上上下下都需要银子,大家伙都明白,大夏王朝未来可期,可问题是眼下的东西解决不了,那就麻烦了。

    说来说去还是东西给的太多太好了,有时候太好也不行。

    就好比一个乞丐,在城外破庙内,快要饿死了,可就在这个时候,摆在他面前是一桌子佳肴和一万两黄金,只能二选一。

    选择佳肴,肯定是饿不死,但这一万两黄金就别想拿。

    选择黄金,那很好,你不能确定你接下来能买到吃的,万一周围百里没有任何人呢?

    有这么多黄金有什么用?反而拖垮自己。

    现在绿洲摆在面前,迁徙是大事,而且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但灾情也摆在面前。

    头疼的很。

    “诸位爱卿。”

    “不如这样,号召百姓,自发前往灾区,由大夏将士带领,虽无法直接解决灾情善后,但至少可以减少恐慌,如何?”

    永盛大帝开口,他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百姓自发去做。

    只是此话一说,满朝文武都微微摇头。

    “陛下。”

    “倒不是百姓们不愿,而是百姓都要生存,若是白白去干活,对他们而言不公,再者自发前去,所需要的粮食,自然也要又朝廷解决,这依旧是开支。”

    “包括居住之地,包括人员管理等等事务,反而会搞的一团糟。”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洪荒之青虚 长生 我师叔是林正英 逐道长青 诡异降临 仙宫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聊斋大圣人 小狐妃,太凶萌 一渣到底[快穿] 大夏文圣 蛆蝇尸海剑 纯阳 穿越封神我成了纣王 仙人消失之后 在九叔世界修仙 洪荒之圣道煌煌 剑来 洪荒之立教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