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八章:帝王之怒,罢黜百官,囚禁宰相,朝野动荡【求月票】(第 1/4 页)

    朝堂当中。

    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发生。

    这场战争,无关一切,而是皇帝与满朝文武的争斗。

    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争斗。

    永盛大帝的目光,一直落在李善身上。

    他的内心,早已经怒不可遏。

    自己是皇帝。

    没想到因为一件这样的事情,居然遭到如此反对。

    这天下到底还是不是他李家的?

    一旁的太监刘言,脸色也不太好看,实际上如果可以的话,他是希望皇帝退让的。

    这朝堂当中的文武百官,任何一个,皇帝都可以随意替换。

    可当百官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这股力量就很可怕。

    百官请辞,这可不是小事。

    一但皇帝激烈一些,会引来天下瞩目,毕竟对于盛世而言,百官请辞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如果站在中间立场来说,这件事情的的确确是永盛大帝心急了一些。

    东厂。

    一把悬在百官头顶上的刀。

    没有人希望自己头顶上有一把明晃晃的刀。

    尤其是,这群人并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再加上有一个相权在这里。

    百官之首。

    这就好像设立一个机构,全方位盯着武将,无论是行动还是经济支出,死死盯着。

    你看武将闹不闹?

    再说直接点,设立一个机构,专门把控各地藩王,一举一动,包括收入支出,全部由朝廷来控制,这些藩王又不蠢,你这么严格查我,那我就造反。

    百官也是如此。

    设立机构问题不大。

    毕竟出了这么一件事情,国运都差点被窃取,但得让自己人来监督,而不是让一群太监,一群宦官,一群天之家奴来监督他们。

    这样的话,他们不愿意。

    谁要是同意,谁就可以等着温水煮青蛙吧。

    以后皇帝做错了,是要说还是不说?

    不说,倒霉的是百姓。

    说,倒霉的就是自己。

    这种机构,就不能让宦官来当。

    百官的意思很明确,他们跪在地上,摘掉自己头上的官帽,放在地上,一个个沉默不语。

    “好。”

    “好啊。”

    “当真是好啊。”

    “十二年来,朕在位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唯尊儒术,纳贤招士,听谏言,每日三省。”

    “却不曾想,换来的是这般局面。”

    “恩,不错,不错。”

    永盛大帝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缓缓开口,可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皇帝心中有气,有天大的怒气。

    “既然如此。”

    “来人。”

    永盛大帝开口,他目光在这一刻,瞬间变得极其冷冽。

    “将殿下百官全部扣押于问心殿,三日内若无悔改之意,罢免一切官职,由其下官员接替。”

    “再将宰相李善,扣押京都大牢,没有朕的旨意,不得放人。”

    “悬灯司,镇府司,大理寺三方联手,给朕彻查这些官员,朕倒要看看,尔等是有多清廉,尔等是有多高尚。”

    永盛大帝没有废话。

    他是马上的皇帝。

    不是文弱的皇帝。

    闹事是吧?

    罢官是吧?

    那就统统滚,想要告老还乡是吧?那就滚回去。

    不过要是被查出来有劣迹之事,那就别怪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无情无义。

    此言一出。

    百官脸色皆然一变,他们没想到皇帝的态度居然如此坚决。

    说实话,大家一起闹事,最主要的还是认为,法不责众。

    再加上大家态度如此强硬,按理说皇帝应该也不敢争什么吧?

    主要是,永盛大帝并非是暴君也不是昏君,反而是个明君,既是明君,那么就不会乱来。

    可没想到,永盛大帝居然这么狠,百官罢免,扣押宰相?

    当真不怕出大事吗?

    百官交替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他们要是一日不处理事情,大夏王朝就要乱起来。

    若是直接罢免,即便是来了新的官员,怎么可能一下子能处理好公务?

    再加上百官若是被罢黜,让下面人直接上?那些世家答应吗?大夏那么多贵族答应吗?

    就好比礼部尚书,这背后可是有不少势力,现在礼部尚书换人了,换一个其他世家门阀的人,或者是毫无背景的人,大家答应吗?

    总而言之,如若当真罢黜百官,惹来的麻烦将会无比恐怖。

    这一点他们相信,无论是皇帝还是他们,都不想看到这种事情。

    “陛下,还请陛下三思,百官罢黜,不符朝纲,您是圣君,万不可如此啊。”

    “奴婢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这一刻,刘言跪在地上,朝着永盛大帝磕头,这个时候他必须要站出来说话。

    无论结果如何,他不能让皇帝做出这样的事情。

    真做了,不但会惹来掀然大波,更主要的是,这百官身后还有一批人,一批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必然也会大骂永盛大帝,尤其是那些权贵世家的读书人,因为他们未来也会当官,十分清楚这当中的利弊关系。

    虽然现在看似跟他们没有关系,可东厂当真建立,他们未来当官后,也必然会受到限制。

    自然而然,这又牵扯到一个庞大势力。

    所以东厂的设立,绝对不能这么急,必须要缓缓展开,要做到润雨细无声才能成功。

    永盛大帝倒不是急了,而是彻底对大夏所有情报机构感到失望。

    悬灯司也好,镇府司也罢,居然都没有查出匈奴国窃取国运之事,这让他感到了危机,更让他认为,大夏王朝有不少奸细。

    而这些太监不一样,是自己的奴仆,天之家奴,永远不会背叛自己,亦或者是说他们永远不会造反。

    或许会有内奸,但最起码是底层中的底层,大夏皇宫也十分严密,这些太监即便是想要传递消息出去,也难如登天。

    彻底防住不可能,但绝对比任用这帮官员要好十倍百倍。

    这也是永盛大帝为何明知道百官不会答应,但依旧要说出来的原因。

    只是听到刘言之声。

    永盛大帝没有借此机会下台阶,而是顺势望着百官冷声道。

    “朕看就是朕这十二年来太过于仁慈了。”

    “十二年前,朕敢做的事情。”

    “十二年后,朕依旧敢。”

    “朕知道,尔等当中还有人在心中骂朕暴虐不堪,这十二年来,朕也想的明明白白。”

    “无论朕怎么做,都无法改变朕在尔等心中的印象。”

    “既然如此,那朕也无需与尔等好好说什么了。”

    “来人,全部拖走。”

    “再让悬灯司将百官家属九族严格看管。”

    “退朝。”

    永盛大帝开口,这一次他声音冰冷至极,而且不仅仅是控制百官,连他们的九族一同算进去了。

    刹那间。

    百官脸色彻底大变。

    这一刻,他们忽然惊醒。

    眼前的人,可不是什么仁慈之人,这可是一位篡位的皇帝啊,一位自幼便跟随太祖征战天下的皇帝啊。

    这是武皇帝,很多地方都像太祖,可不是什么文弱皇帝。

    自己如此刚硬,的的确确会惹来麻烦。

    而且这位皇帝,是真的能做到血洗百官。

    十二年前,建德一脉,牵扯十几万人,换做任何一个皇帝,只怕都会降低影响,选择囚禁发配。

    可这位皇帝呢?基本上杀干净了,如若不是太子和一些臣子出面,可能真会杀的干干净净。

    十二年过去了。

    他们的确忘记了这点。

    主要是这十二年来,永盛大帝的确听劝言,纳贤疏。

    文官们越来越嘚瑟,越来越嚣张,毕竟明君在世,文官自然会膨胀。

    太祖年间可就不是这样,不服就杀,以致于文官被打压的很惨,武将地位极高。

    不过太祖的行为,也引来了反噬,大量文官被打压,国家出了很多问题。

    眼下,永盛大帝这般的行为,让他们感到了恐慌。

    这是君臣决裂啊。

    有人想开口说什么,可永盛大帝已经走了,殿外的侍卫走入,没有任何废话,将这些人全部带去问心殿。

    至于李善,更是被直接扣押牢中。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彼岸之主 剑来 大夏文圣 仙逆 诡异降临 中州录 武圣! 神话之后 低调在修仙世界 仙父 一渣到底[快穿] 不朽凡人 志怪书 玄鉴仙族 穿越封神我成了纣王 最强兵王混花都 谋局 洪荒之圣道煌煌 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