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双杀(第 2/4 页)
钱明作为对市场风向极为敏感的早期投资人,手里自然已经有两家直播公司在手。
但就资源和团队本身的财力来说,那显然是跟梁劲东没法比。
更何况,梁劲东马上就要在曹总的支持下搞电竞。
他可舍不得啊,眼见着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钱明忙道:
“曹总说得没错!但曹总说的是通常的情况。梁总你资源背景这么强,还有曹总支持,比起普通创业者强太多。
你怎么就肯定,自己杀不出一条血路来呢,没准最后剩那几家里面就有你呢!这要做成了,就不是赚一两轮的事儿了啊。”
钱明这么说倒也不是有什么坏心,而是作为早期投资人天生需要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不然以早期项目失败率那么高的情况,不乐观积极根本扛不住打击。
早期项目投资人,核心追求的就是“寻找可能性”,只要有“可能性”他们就愿意赌。
毕竟早期投资额不像中后期那么大,花几百万千吧万赌个十倍百倍收益本来就是他们的商业追求。
如果遇到肖刚这样的中后期和二级市场投资人,他就会在“寻找可能性”后面再加一句:“计算确定性”。
梁劲东被钱明这么一说,也有点摇摆。一时间拿不定注意了,只能求知若渴的看着曹深。
曹深摇摇头道:
“梁总的资源,做一个好的开局没问题。但刚才钱总你也说了,直播因为现在还能做出盈利,竞争的厮杀时间会比通常的互联网创业项目要长。
这就意味着,这事儿不是短跑,是中长跑。
不仅需要开头冲得快,也要拼耐力。
时间会逐步稀释你前期的优势,最终还是会拉平,比产品,比运营,比创新,比精细化管理……
很多时候,凭借好的资源能有高起点,能快速实现创业的从零到十。
但创业不是到十就完事儿,甚至不是到一百就完事。
梁总,这就要问你自己愿不愿意把这么一大堆事儿揽上身,过了十的蜜月期后跟普通人一起厮杀。
你有资源能很快干掉那些做不到十的人,但你也需要考虑,那些没有你这么强大资源也做到十的人,是不是有别的刷子。”
梁劲东拎着餐盒的手紧了紧,眉头轻蹙。
曹总说得很在理,回想过往,自己干的都是资源整合的事儿。资源攒好后,后面执行做事自然有别人来干。
真从头到尾当ceo管理一大帮子人,这事儿他还真没干过,而且一听产品、运营、创新、精细化管理……这些都还得学。
人敢于挑战自己不擅长的是好事儿,但前提是心里得有b数,而且得小步试错,一步一步挑战和进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
而不是像自己现在这样,咚一声直接来登天台。
有个段子,应届生在找工作的时候被问到“你没工作经验啊。”
年轻人直接回答:“刘邦之前也没做过皇帝啊。”
这在梁劲东看来简直是一句屁话!
刘邦登基前是没做过皇帝,但你当人家到皇帝这段路是白走的啊,仗是白打的,一大帮贤臣良将是白笼络的啊!
梁劲东不是刘邦,创业的路没正儿八经走过,仗更是没打过,要做直播显然各方面都没有现成的专业人才。
如果他要搞,这些没有的都必须自己一步步积累起来,才有胜算去争那个屈指可数的位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