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江湖人称厨师的噩梦(第 1/3 页)
当初这道菜被纳入王府菜系时,在做法和配方上,比之传统的雪绵豆沙是做了一些改动的,后来随着当地人的口味不断调整变化,流传至今也算是自成一脉,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
后来传承到李牧遥手里,他又做了一些改进和调整,所以他做出来的雪绵豆沙,表皮酥脆内里绵柔,馅料香甜但不腻人,是一道可以一口气吃上三五个都舍不得停下来的甜品。
在白晓星的心中,这道菜几乎可以与锅包肉媲美。
先说外形,它的成品必须得是喧软涨满,雪白雪白的,圆滚滚的看起来就像是朵朵棉桃。
这是白晓星再三要求下,李牧遥反复磨练出的技艺。
她有略微的强迫症,如果做出来的成品不白不圆,她就不吃,一定要一整个都圆溜溜的,炸出来还得是白胖胖的才行。
天知道达成她的要求有多难。
雪绵豆沙的外皮是用打发的蛋清加上适量白糖、淀粉和面粉制成的,对于现代人来说,打发蛋清并不难,因为有专门的电动打蛋器。但是在他们的孩童时代乃至过去,尤其是在这个可以称之为闭塞的古村里,这种高科技产品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蛋清是需要纯手工打发,还得打发到把筷子插进去都不倒的程度,往往三四个蛋清打下来,李牧遥都有种手臂被废掉的感觉。即便是打成很硬的蛋清,可说到底它就是硬泡沫,泡沫这种东西很难摆弄成规则的形状,更别提溜圆溜圆的球形了。
李牧遥都不记得自己吃过多少个失败的雪绵豆沙,好在一次一次的试验过后,他总算掌握了如何把硬泡沫弄圆。
这还不够,白晓星要求炸出来的雪绵豆沙也得是白色的。
包裹好的纯白色雪球要经过油炸才会膨胀起来,但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过了油,就一定会变色,尤其这种蛋清制品,变成金黄色是必须的。
但是白晓星不答应啊。
她就说很小很小的时候,姥爷给他做过炸出来还是雪白色的雪绵豆沙,而且她笃定这道菜必须是白色的,不然的话,又哪儿来的雪绵豆沙,不,雪衣绵桃这个名字呢?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