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俄语(第 2/4 页)
他们学校条件算好的,起码老师的专业对口,也是正式学习过俄语的,不过还有些学校的俄语老师那说是半路出家都是夸奖你,别管你是教音乐还是美术或者体育的,你就说你之前学没学过俄语吧,学过?那就好,上吧,皮卡丘!
不过就事论事,音乐老师的专业可能会对口一些,因为现在要学习很多毛熊的歌曲,像是《喀秋莎》《列宁山》《山楂树》……不少人唱歌时的发音其实比日常对话时要准确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中学生的俄语口语水平就真的是一言难尽了,不过不少人的书写还是不错的,没有条件的就硬背单词和词组,语法和变格也就多看书。
有条件的学校,就像是小卫他们学校,还会组织学生跟毛熊那边的中学生通信联谊,不过这也是有有名额的。
比如说小卫他们班,就有十五个通信名额,这已经不少了,现在从京都往莫斯柯来回寄信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他倒是没名额,因为根本就没想过争取,天知道毛熊那边是个大汉还是个妹子,虽然那边的妹子好看,但是大汉确实太毛了,小卫可赌不了。
老姐也没申请,她平时有小卫帮忙学习,小卫自己的口语和书写虽然比不上专业的翻译人士,但怎么说也是和正宗的毛妹学的,再加上外挂的帮助,要比很多老师要强,所以也把名额让了出去。
倒是冉秋叶争取到了一个名额,没有黑幕,就是按成绩来说话,和她通信的就是个长相一般的毛妹,要问小卫怎么知道的,因为人家都把相片寄来了,想必现在也没那么多照骗吧,不至于是个抠脚大汉来冒充的。
他们来回通信联谊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夹带一些“私货”,比如说照片、风景画、明信片还有就是钱,不多,大多数学生没见过对方国家的钱币,比较好奇嘛,所以会交换一些毛票,留下来当作纪念。
不过也有遇见毛熊那边的土豪学生的,什么照相机、手表之类的都敢往这边寄,但这还真不算是啥好事,礼物信件都会先检查一遍的,这也是小卫对此没啥兴趣的另外一个原因。
过于贵重的礼物,怎么说呢,往轻了说人家为什么要送给你,你们是不是有啥秘密,往重了说,那就猜吧,多重都不算重,不过一般也没啥重的,除非遇见不讲理的那种。
反正导致的后果轻则剥夺通信的权力,重了就不好说了,反正小卫没见过多重的。
其实他在和东欧的留学生玩的时候也收到过不少礼物,不过贵重的大部分都没留下来,就收了一些土特产还有明星海报,嗯,纯粹是以欣赏的眼光留下来的。
要说起对于学习俄语的热衷度,高中是远远比不上大学那边的,小卫之前去过京都大学,随处可见的学生在对话中都夹杂着俄语,因为现在留苏热正在流行。
因为要学习毛熊的技术嘛,除了从书籍、资料还有援助来华的专家那边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去毛熊那边学校学习、工厂交流,实地的考察,通过实践来学习。
而能去毛熊那边学习的除了干卜和一些相关的技术人员外,最主要的群体就是大学生了,就这两年,光京都每年就有上千个公派留学生,出国对于大学生来讲,这个诱惑还是很大的。
先不说以目前的形势,只要去了毛熊那边,就代表了以后的前路坦途,就是能到那边学习到那些先进的技术,回来建设祖国的的想法也鼓励了很多人。
包括老姐她,心里其实也憧憬着去毛熊那边学习的,不过算算时间,老姐她是赶不上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