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庄子的由来(第 2/3 页)
永德帝惊讶道:“难民?哪里来的难民?”
温婉儿回答道:“听说前不久在中洲附近发生旱灾,朝廷迟迟没有安排放粮,不少百姓过不下去了就离开家乡开始逃难。”
“难民们本是往内地京城等富裕方向去的,可难民一旦进京那必然引起轩然大波,于是中洲的官员派兵堵住了上京的路,并向北方驱赶难民,沿途州府也是不想惹上事非,要么紧闭城门,要么派兵驱逐,不知怎的竟然有部分难民向边关而来。”
永德帝难以置信道:“此事当真?怎么会这样?”
温婉儿摇头,“只是听传说是这样,我已派人去打探,再晚一点儿应该就会回来了。”
屋内的气氛很沉闷,永德帝看着杯子发呆,难民之事“梦”中并未出现,或许梦终究是梦,也不能全当真。
夜色渐深,衣袂破风之声也变得清晰可闻,一个精壮的黑色身影走进了正堂。
男子一身黑衣,浓眉大眼,很是干练,年纪也就二十多岁,给温婉儿几人见过礼后,就被让在了下首坐下。
温婉儿问道:“阿大辛苦了,消息探查清楚了吗?”
阿大点了点头,脸上浮现气愤之色:“一开始我直奔武安城,想着那是主城,消息更多一些,进城之后却发现城中并无异常,并没有人见过难民。后来去了小姐开的酒楼,见到了薛掌柜才明白事情原由。”
“薛掌柜说,店里前几日来了些南方过来的米商,听他们谈话得知,他们本来运了一些米到中洲去卖,想着能多赚点钱,可是到了中洲才发现,中洲可不缺米,而是米价太高,老百姓吃不起。钦差大人带去了不少粮食,可这粮食不是白给的,要吃米得给大人辛苦钱。”
永德帝忍不住暴怒摔了手中的茶盏,站起来想要骂些什么,却在温婉儿的注视下咽了回去,只是这骂不出来却憋得更加难受,最后只得背着手,踩着重重的脚步在地上转圈儿。
东方青云也是气得双拳紧握,咬牙切齿。皇上是因为中洲干旱才到白马寺求雨,但在离京前,皇上可是派了户部尚书李君义亲自去中洲地区放粮赈灾的。
中洲离京城也就十几天的路程,中洲太守的折子可是一进京,皇上就派了李尚书带着沿途调粮的旨意出发了,一刻都没敢耽误,按理在他们没离开白马寺时,李尚书就该到达了,只是这是朝廷调派的粮食,李尚书怎么敢要什么辛苦钱。
东方青云想不明白,但是永德帝却十分清楚,李家是什么样的东西,他在“梦”中已经看得十分明白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