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拿了我的钱就得办事(第 2/4 页)
也是!朱元璋立下的‘内臣不得干政’的铁牌,朱祁镇都默许被王振销毁了。
更何况是所谓的四品以上官员不能经商的规定,必然要在自己的政治利益面前让路。
“金英,你说朝中大臣们到底有多少人有暗中经商的?”朱祁镇声音中透着疲惫。
金英沉默片刻后回道:“皇上,锦衣卫那边关于这类事情有一个大概的情况,明天奴婢让他们送来。”
朱祁镇思索后,却摇摇头说:“既然是要看,自然是要详尽的情况,这件事你安排下去,尽快给朕答复。”
“是!奴婢遵旨!”金英领命就要起身安排下去。
朱祁镇按住了这位满头银发的老太监,眼神中充满不解的问:“他们的俸禄不够用吗?”
没等金英回话,朱祁镇又放开手,示意金英将茶喝完,然后目光又定格在金英身上,随着他的离去,朱祁镇喃喃出声。
“不是不够,土木备战的时候,普通士兵月粮只有三斗,到了加练和打仗时候才会增加到六斗。
而一个未入流的小吏年俸就能达到三十六石,足够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吃用了!人心啊,总是高了又想再高!
金英啊,才五十多岁头发就白完了,希望能比原来多活几年吧!一个安南人,竟然比许多大臣还要忠心……”
可能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朱祁镇晚上休息的很好,一觉睡到了次日的早朝时分,今天是九月初一大朝会!
“启奏皇上!”于谦出列奏是。
“福建、浙江 贼已多就擒,贵州、湖广叛苗已集中在几个地区。宜取总兵官宁阳候陈懋、靖远伯王骥等返回京师。
如果贼仍未宁息,可留参将等官缴捕!御史此前选定各都司卫所进京备操官军已就绪,宜开拔赴京。”
朱祁镇端坐龙椅,将注意力放在于谦身上。
他记得这贵州、湖广的苗人反叛是继福建的邓茂七之后,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根本就不是于谦上报的好像是快要结束的样子。
仔细回想之后,朱祁镇说道:“调四川、云南兵会王骥、陈懋讨叛苗,着八百里加急速令先锋驰援平越卫。其余奏请皆可。”
说完冲于谦点点头,于谦也压下了心中的不解,这战报上的情况应该是跟皇上所知不一致,这才有这个安排,那就听令行事就是了。
于谦退下之后,陆陆续续又有其他各衙门出列奏请,朱祁镇也都一一处理,多是日常情况。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