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 39 章(第 3/4 页)

    ***

    严司直等了又等,迟迟不见蔺承佑和洪参军回转。

    他支着额头打盹,一不小心就睡死了,睡了不知多久,迷迷糊糊听到嘈杂的响动,等到再次睁眼,满目都是金亮的阳光,严司直脊背倏地一挺,这一觉居然睡到了天亮。

    他慌忙抬手整了整幞头,奔到门口拉开门,却见一个衙役跑上来说:“蔺评事回来了,说让严司直带上纸和笔墨,速到隔壁那家胡饼铺找他。”

    严司直很快找到上回那家胡饼铺,果见蔺承佑和洪参军坐在店里,此外还有几位商贩模样的男子坐在一旁,模样都有些忐忑。

    几个商人虽是绫罗裹身,但衣袍上沾了不少灰尘,俨然在地上摔滚过。

    蔺承佑净了手面,笑容可掬环顾左右:“欸,怎么不说话,我的样子像坏人吗?”

    商户们哆哆嗦嗦道:“方才小人在旅舍未认出世子殿下,多有冒犯之举,求世子看在小人痴愚的份上,莫要与小人计较。”

    “说到冒犯,你们的确耽搁了我不少工夫。”

    蔺承佑长眉一挑,“不过我这人最宽宏大量了,而且今日状况有些特殊,念在你们愿意将功补过的份上,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

    几个商人慌忙指天发誓:“只要世子殿下高抬贵手,一切全听世子殿下的安排。”

    蔺承佑把玩着手里的酒盏:“其实嘛,不过是小事一桩,难得你们几个都住在桃枝渡口,又都记得十年前八月的那桩悬案,找你们过来,无非想请你们指认一个人。”

    商贩们脸上露出惧意,但他们显然更怕蔺承佑,互相望了几眼,赶忙点点头。

    蔺承佑和颜悦色道:“我知道你们怕什么,放心,那人虽说可能是凶犯,但只要你们今日将其指认出来,我保证此人往后没机会报复你们。”

    正说着,洪参军忽然道:“严司直,快请坐。”

    蔺承佑冲严司直点点头,接着道:“别又像方才那样七嘴八舌的,派个口齿最清楚的来说,若有遗漏之处,剩下的人帮着补充。”

    严司直又惊又喜,坐下后低声问洪参军:“果真发生过悬案?”

    洪参军点点头:“不算轰动,但知道的人也不少。

    这几个越州商户当年就住在桃枝渡口,此次来长安贩货,恰好就歇在旅舍里,蔺评事一问就对上了。”

    商贾们嘀嘀咕咕商量一番,公然推举蓝衣男子做代表,此人清了清嗓子,慢慢开了腔:“这件事过去十多年了,侥幸还有人记得,当年我们渡口附近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姓彭,是位书生。

    “彭书生本不是越州人,听说早年曾到长安参加过科考,落第后无颜回家乡,索性带着妻子四处游历,后来也不知怎么的,一家人游历到了越州,不但在此地住下,还在桃枝渡口附近开了一家私塾。

    “小人幼时到渡口玩耍,经常见到彭书生。

    彭书生开了私塾之后,虽说收的束脩极少,但因并无功名在身,没能收到几个学生,他为了维持生计,闲暇时便到坊市贩卖字画,有时候还带上他妻子做的针黹,可惜彭娘子是关中人,绣活远比不上越州当地的绣娘——”

    蔺承佑冷不丁道:“彭书生的妻子姓什么?”

    蓝袍男子用肩顶了顶同伴:“你们谁还记得。”

    “约莫是姓殷,或是姓戚。”

    有人小声道,“小人的阿兄曾在彭书生的私塾上过学,说这位师娘和气得不得了,可惜师娘说话总带着关中口音,好些话听不大懂。

    哦对了,彭书生膝下有一对儿女,大郎年纪跟小人差不多大,若是活到现在,今年大约是二十六七岁,女儿么,活到现在的话,也该有十五六岁了。

    蔺承佑眼波微动,耐着性子等了一阵,眼看没人再补充,只好道:“接着往下说。”

    蓝袍男子便道:“每到岁时伏腊,邻里间常请彭书生帮着写字画,彭书生心肠柔软,赶上手头不方便,只要跟他提一提,彭书生绝不张口要钱。

    后来这家人日子过得越发困顿,邻居也时常送些吃食接济他们。

    “记得彭书生有些酸腐脾气,家境都那么窘迫了,还不忘教儿女念书写字。

    小人常看到彭家的大儿子蹲在渡口看书,一手字写得别提多漂亮了,彭家那个小女儿,小小年纪就生得白净标致,邻里间有时候夸耀几句,彭氏夫妇也是满面荣光。

    “就这么过了好几年,彭书生年岁大了,眼看功名无望,便歇了去长安赴考的打算,可又舍不下脸面,只好偷偷跟着渡口的人学捞鱼,有一回彭书生夜里捞鱼时,无意中救了一个人,也是赶巧了,这人正是我们本地的一位巨贾,因为酒后失足,不慎掉入河中,巨贾感激彭书生的救命之恩,专门设宴款待他们一家人,我们都猜……”

    蓝袍男子扭头看向左右,像是要确认自己的说法对不对,对上同伴肯定的眼神后,这才再次开腔。

    “我们都猜那位巨贾给了彭书生一大笔酬金,因为自那之后,彭书生就很少去渡口捞鱼了,他自己没舍得换衣衫,却给妻女做了新衣裙,没多久又给彭家大郎买了上好的笔墨,说凭大郎的天资,只要再苦读两年,后年便可到长安去科考。

    又过了一阵,彭书生就把那间寒舍卖了,带着儿女牵到半山腰的一座庄子里去,还买了两艘船,雇人捞鱼来卖。

    “他们搬家的那一日,小人和爷娘也去凑热闹了,邻里间知道彭家人是因何阔绰起来的,但大伙看彭家人那般高兴,也没人打趣他们。

    “彭家搬家之后不常下山,老邻居见面的次数也就少多了,人人都说彭氏夫妇这算是苦尽甘来,只要来年彭家大郎中了科举,没准一家人还会搬到长安去,不料……”

    说到此处,蓝袍男子脸上露出不忍之色,接连叹了几口气:“不料好景不长,没多久彭家人就出事了。

    那时候正好是八月,当时北方闹饥荒,不少流民陆续涌到南地,桃枝渡口常有生人登岸,其中不乏鼠窃狗盗之辈,乱糟糟的没少出乱子,大伙为了避难,都尽量不去渡口,可彭家也不知中了什么邪,偏在这当口下渡口,不幸遇到了劫匪,一家人都遭了殃。

    等到被人发现时,船都被凿穿了,一家四口不知所踪,邻居们赶到官府报案,打捞了好几日才打捞到彭书生和他妻子的尸首,八月天气酷热,又在水里泡了那么久,两口子都不成人形了。”

    有人幽幽叹息一声,似是想起了当日的惨状。

    蓝袍男子默了一回,怅然道:“官府又捞了几日,没能捞到彭家兄妹的尸首,倒是捞着了兄妹俩的衣裳,渡口水流湍急,掉下去绝没有生还的希望,况且若还活着,兄妹俩早该上岸了。

    官府的人又说,彭书生和妻子头上有伤,应该是被人砸伤之后才丢到河里的,到彭家的庄子一搜,屋里居然半点值钱的东西都无,一看就知被恶人劫了财。

    “官府又问我们可见过生人来找彭氏夫妇,但大伙已经许久没见面了,加上那阵子流民乱窜,各家都紧闭门户,邻居既不知彭家最近有什么新客,也不知他们为何要下渡口,恰好这当口彭家雇的渔夫也不知所踪,官府便疑心渔夫就是凶手,结果没多久就发现了渔夫的浮尸,据说身上也有伤。

    自那之后官府一直没能找到凶手,这案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屋子里静默下来,众人神色各异,如此良善的一家人,一夕之间丧了命,任谁听了都会觉得唏嘘。

    严司直边写边叹气,洪参军拧着眉不知在思量什么,商贾们眼观鼻鼻观心,间或抬眼看看蔺承佑。

    蔺承佑摩挲着手中的酒盏,久久没开腔。

    彭书生的妻子姓殷或是姓戚,假如姓戚,很有可能就是戚氏的某个姐姐。

    照这么推算,田允德两口子十年前的那四个月待在何处,似乎就有了答案。

    两口子七月从章丘逃荒出来,直奔越州的姐姐,路上花费个把月的工夫,赶到越州时差不多就是八月。

    而彭家人遇害恰是八月。

    诡异的是,再等田氏夫妇回到长安,手中就多了做买卖的本钱。

    他们用这笔钱在东市开了铺子,做起了布帛生意。

    一晃十年过去,彭家四口化作了一堆枯骨,田氏夫妇却成了长安的富户,当年那四个月的经历,几乎未在他们的人生中留下痕迹。

    可是抹得去么?

    蔺承佑冷冷地想,那可是四条人命,绵绵不绝的恨意,会如毒草般从地底下爬出来。

    所以才有了“我本狗彘、不配苟活”的罪己书,所以才有了骇目惊心的七芒引路印。

    所以那人取了田氏夫妇的性命还不够,还要把它们的魂魄拘起来用酷刑折磨。

    而且,田氏夫妇的鬼魂曾说凶手的姓氏是十二画。

    “彭”姓,恰是十二画。

    说不定在当年那场劫难中,有人侥幸活了下来。

    蔺承佑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已是惊涛巨浪,几桩悬案,横跨整十年,若不是他阴差阳错住到了彩凤楼,也许永远不会知道十年前的一桩无头公案。

    事到如今案情已然越来越明朗,可不知为什么,离真相越近,心里的滋味就越复杂,阴的反面是阳,错的另一面便是对,可世上偏偏有些事,已然无法用错或对来衡量。

    他定了定心神,开口道:“彭书生那对儿女的尸首一直没找到么?”

    “没有。”

    蓝袍富户摇头,“我们渡口年年有人淹死,尸首浮不上来的话,基本就冲到下游去了。”

    “那这么多年以来,你们有没有在越州见过跟这对兄妹相貌相似的人?”

    几名商人沉默片刻,相继摇头:“要是见到了,小人估计会被活活吓死。

    而且彭家小娘子死的时候才六七岁,纵算侥幸活下来,相貌也变了,彭家大郎当年倒是有十六七岁了,但毕竟过了十来年……”

    蔺承佑睨着他们:“相貌再变,轮廓上也该有点当年的影子,稍后我带你们去认几个人,如果觉得相似,自管告诉我。

    还有,你们可还记得彭大郎和彭小娘子的名字?”

    商贾们摇头:“就记得彭书生总叫儿子‘大郎、大郎’的,小娘子就不知道了。”

    蔺承佑想了想,查到现在,对于凶手为何谋害田氏夫妇,他已经大致有了思路,但姚黄姐妹为何被杀,依旧是个谜。

    想起姚黄姐妹早年的遭遇,他开口问道:“越州府当年有对擅长口技的乐工夫妇,姓聂,有对女儿,大的叫聂阿芙,小的叫聂阿蕖。

    聂乐工因卷入李昌茂谋逆案被牵连,女儿也被发卖了,你们可听说过此事?”

    商贾们这回答得很快:“听说过,怎么没听说,越州城的这些奇人轶闻,就没有小人不知道的,聂乐工模仿鸟鸣惟妙惟肖,当年也曾名噪一时,但他们出事前一直住在城里的乐坊,离渡口远得很。”

    不住桃枝渡口么?

    蔺承佑暗暗吃惊,本以为姚黄姐妹因为认出凶手才被杀,看来猜错了。

    既然不是邻居,彼此认识的机会微乎其微。

    何况姚黄十年前才八岁,青芝只有五岁,年岁太小,对于彭家的案子,照理不会有印象。

    那她们到底为什么被杀?

    他漫不经心地给自己斟茶,彩凤楼开张以后,姚黄姐妹与凶手同住一个屋檐下,青芝喜欢偷东西,兴许某一日无意中发现了凶手杀害田氏夫妇的证据。

    不对,凶手那般谨慎,岂会让一个小丫头抓住把柄。

    但如果没有把柄,凶手何至于被青芝要挟?

    究竟遗漏了什么……蔺承佑眉头紧锁,突然想起容氏。

    “你们可听说过一位姓容的绣娘?”

    几位商贾茫然摇头。

    蔺承佑从怀里取出凶手的香囊:“喏,看看这个,有印象么?”

    众人“噫”了一声:“这像是桃枝绣坊的活计。”

    “你们知道这家绣坊?”

    “自然知道,这家绣坊大名鼎鼎,就在渡口附近,‘桃枝’二字,还是照着渡口的名字拟的呢。”

    蔺承佑摸摸下巴:“既然离得这样近,你们可听说有位绣娘把女儿嫁给了长安的富户做妾。”

    蓝袍男子正要摇头,后头却有位商贾把头往前一探:“有,有这么回事,小人的阿娘经常去桃枝绣坊买活计,与绣坊的人还算相熟。

    那阵子小人有意纳妾,阿娘就替小人留了心眼,大概一两年前吧,小人阿娘回家突然说,她本来看中了一位老绣娘的女儿,哪知还没来得及说项,那娘子就被长安来的巨贾看中了,巨贾许了老绣娘重金,把小娘子带到长安去了。”

    严司直和洪参军一讶:“这不就是容氏么?”

    没错,容氏的阿娘正是一位越州绣娘,年月也对得上。

    蔺承佑面色有点古怪:“照这么说,容氏当年也住在桃枝渡口?

    那她会不会也知道彭家的案子……”

    他话音戛然而止,猛然起了身。

    他总算知道青芝为何公然说自己跟容氏是同乡了!

    众人只当青芝哗众取宠,因为当时容氏都死了一年多了,彩凤楼又经常闹鬼,非亲非故的,只有傻子才会愿意跟一个死人攀扯关系。

    可原来青芝并非说疯话,她这话是故意说给凶手听的。

    她在用这种方式要挟凶手,她知道他/她的秘密。

    至于她怎么知道的,自然与容氏有关。

    早在容氏还活着的时候,青芝就曾随沃姬去过彩帛行,青芝当时一心要找失散的姐姐,听出容氏的越州口音,势必想法子与容氏攀谈。

    一旦熟起来,聊的东西也就多了,也许容氏无意中说过彭家的什么事,被青芝记在了心里。

    一年后彩凤楼开张,青芝也随沃姬进了楼,她日日与凶手打照面,没准就在某个瞬间,青芝窥见了凶手的秘密。

    青芝表面憨傻,实则心机深沉,知道这个秘密之后,便趁机敲诈凶手,想来她得逞了,所以才有了那堆藏在樱桃脯下的贵重首饰。

    而凶手在与青芝周旋的过程中,无意中得知青芝和姚黄是姐妹,怕自己的秘密被泄露,在杀了青芝之后,又向姚黄下了手。

    怪不得凶手明明恨的是田氏夫妇,却又杀害了姚黄姐妹。

    蔺承佑定定看着门外,晨鼓过后,市廛渐渐热闹起来。

    外头车马喧腾,他耳边却全是电闪雷鸣,几桩案子紧密相连,凶手几乎未露出过破绽。

    若非凑巧找到了这帮越州商人,也许还要十来日才能捋清真相。

    多久没遇到这样老谋深算的对手了,他简直百爪挠心,想到此人平日天衣无缝的表现,他就迫不及待想看到那人被他揭开真面目的那一刻。

    他垂下眸子,不紧不慢喝完茶盏里的汤,心里越是发急,面上越要表现得不急,正了正脸色,他起身左右一顾,笑道:“走吧。

    去彩凤楼认人,到了那莫要声张,一切听我安排。”

    ***

    滕玉意一个人在园子里练剑。

    昨晚淅淅沥沥下了一夜雨,到早上才放晴,阳光落在青色琉璃瓦上,绽放出千万点亮晃晃的白光,这样的好天气,用来练剑事半功倍,可惜“披褐剑法”越到后头越难练,学完前二十招后,滕玉意的速度陡然慢了下来,原本一招只需半个时辰,现在足要一个多时辰才能练完。

    说不着急是假的,趁天气放晴,她不顾满地都是泥点子,练得十分起劲。

    忽有衙役领着一行人过来道:“王公子,烦请避一避。

    园子里得空出来办案,暂且不能留人。”

    怎么又来?

    滕玉意扭身打量来人,严司直她认识,剩下的全是陌生人。

    蔺承佑不会平白无故找一堆生人来,定与断案有关。

    商贾们也在打量滕玉意,他们常年贩货两地,早练就了毒辣的眼力,看这少年通身贵气,暗猜是某位衣冠子弟,就不知为何在脸上贴了那么大片的络腮胡,把半边脸都给挡住了。

    滕玉意不动声色收回视线,看来凶手不尽快落网的话,她是别想一鼓作气练完三十六招了,花园里练不了,那就去别处吧,冲严司直叉手行礼,她故意粗着嗓子道:“阿伯,我们走。”

    说罢掉头去往小佛堂,衙役们略一迟疑,蔺评事只说花园里不能留人,却没说小佛堂如何,再说这位王公子似乎大有来头,何必白白惹人厌。

    绝圣和弃智坐在墙根打盹,五道正忙着瓜分几块胡饼,抬头看见滕玉意进来,正要问她为何不练了,就见衙役领着一群衣着阔绰的生人进来了。

    “这是?”

    衙役还没开口,就听见蔺承佑的声音。

    绝圣和弃智惊醒,揉揉眼睛道:“师兄。”

    未几,蔺承佑进来对几位商户说:“待会你们就在小佛堂里认人,即便认出来了也莫声张。”

    几人忐忑点头。

    滕玉意本打算把五道请到别处去练剑,见状又被勾起了好奇心,蔺承佑忙活一晚上,似乎查到了不少东西。

    是留下来看热闹,还是回房练剑?

    蔺承佑回身要安排几个道士,不提防看见滕玉意,他摸摸下巴想,她昨晚不是还说他毫无头绪么,今日正好叫她开开眼。

    “哟。

    “他笑道,“不巧打扰王公子学艺了,这小佛堂我们得用来办事,一时半会练不了剑了。

    王公子不比别人,学东西学得太慢,不如趁早移到别处去,省得耽误你学剑。”

    滕玉意顿觉有诈,这话明面上在讥讽,可又隐约透着“激将”的意味,论理蔺承佑巴不得他们走得远远的,好端端地“激”她留下来做什么?

    明知蔺承佑不怀好意,她仍抵不住“辨认凶手”的诱惑,干脆摆出一副看热闹的架势,甜笑道:“这点工夫王某还是耽误得起的。

    既然世子很愿意我们留下来看热闹,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蔺承佑脸皮颇厚,被戳破也笑容不改,心里却道,这可是你自己要留下来的,待会就好好瞧着吧。

    他扭头要对五道说些什么,园子里有人来了。

    五道看看那帮商人,忍不住道:“世子,他们认得凶手么?”

    “嘘,别说话。”

    蔺承佑隔着窗格往外看,“让他们试试。”

    绝圣和弃智本想直奔师兄,看师兄面色沉肃,意识到氛围不对,蹑手蹑脚走到滕玉意身边,同滕玉意一起往外看。

    第一个来的是葛巾。

    衙役将她领到附近一株芍药丛前站定,也不知说了什么,葛巾迟疑了一下,抬手将帷帽取下,于是她整张脸就这样暴露在阳光下。

    商贾们似是惊讶于这美貌女子脸上的伤疤,连呼吸都粗重了几分,好在蔺承佑似乎提前跟他们打了招呼,不至于失声惊叫。

    滕玉意仔细端详葛巾,认人并非易事,凶手尤其狡猾,既不能打草惊蛇,又要确保能看清对方的面目,如此一来,躲在小佛堂里辨认不失为一个好法子。

    只要把人领到日头底下站着,鼻子眼睛长什么样,里头的人看得一清二楚。

    衙役一面问话,一面不动声色领着葛巾转了好几圈。

    蔺承佑一瞬不瞬地看着几位商人,可是没过多久,几个人就一齐摇了摇头。

    蔺承佑面色虽有些古怪,倒也不觉得很惊讶,严司直却大大吃了一吃,捉住蓝袍男子的衣袖,示意他们看得仔细些,几个人瑟缩了一下,依然表示自己不认识。

    第二个来的是贺明生,他身躯本就比旁人胖得多,禁足这几日,俨然又白胖了几分。

    赶上今日天气晴暖,不过短短一段路,脸上已然挂满油亮的汗珠,到了花丛前他茫然四顾,随后堆起笑容,欠身向衙役打听什么。

    商人们对上贺明生那张肥白的阔脸,不约而同摇了摇头。

    接下来依次是沃姬、萼姬和卷儿梨。

    商贾们依次否认了沃姬和萼姬,因为年龄不对。

    但轮到卷儿梨时,那位蓝袍男子露出了疑惑之色,蔺承佑盯着富户,用眼神示意他好好看。

    富户们互相用目光交流一番,末了摇了摇头。

    最后来的是抱珠,这一次,所有富贾的神色都有了变化,一待衙役将抱珠领走,就纷纷开腔道:“看着有点像彭家的小娘子。”

    蔺承佑一言不发,严司直和洪参军却惊疑不定道:“确定没看错么?”

    “有点像,其实彭家小娘子死的时候才五六岁,模样还没长齐全呢,只记得相貌清秀,是个美人胚子,但彭书生的妻子就不一样了,小人当年曾见过她好几回,记得面皮白净,尖尖的下巴,刚才那个小娘子的模样,就跟彭书生的妻子有点像。”

    旁人也附议:“没错,这六个人里,就她最像彭家人。”

    滕玉意暗想,莫非真是抱珠?

    她昨晚跑来说卷儿梨的事,是想摘净自己的嫌疑么?

    凶手是个城府极深的人,如果真是抱珠,昨晚突然提到那位逍遥散人,又有什么目的。

    洪参军按耐不住道:“世子,我们现在就抓人吗?”

    所有人都将视线投向蔺承佑,蔺承佑狐疑看着抱珠远去的背影,久久未答话,过了好一会,他古怪一笑:“抓。

    不过在抓人之前,我们得先做点别的。”

    ***

    蔺承佑走后,滕玉意又练了一个时辰,剑法后面夹杂着大量的道家心法,越到后头越艰涩,她毕竟毫无根基,练到第二十二剑时,死活练不动了。

    照这个进度来看,天黑前是别想练完了。

    她咬牙看着手中的翡翠剑,怎么办,听凭自己长热疮?

    哼,想都别想。

    但即便不服输,武功这种东西,可是偷都偷不来的,她一个从未学过功夫的人,一口气练到这程度,已经拼了半条小命了。

    难道真克化不了这怪汤?

    她焦躁地踱步,先不说热疮的事,就冲着克化之后的天大好处,她也不甘心就此作罢。

    天色越来越晚了,坐以待毙不是她的风格,她必须尽快想法子。

    这头滕玉意挖空心思想主意,那头五道也没闲着。

    他们一贯无赖,况且教武功并不是件轻松的活计,看出滕玉意一时半会练不通了,便打算撂挑子:“滕娘子,不是我们不好好教你,但老道也想明白了,凡事不该逆天而为,你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就该慢慢悠悠学,不如就算了,无非就是长几个热疮,你年纪小,过几月就淡了。

    唉唉先不说了,外头天象越来越差了,老道得去园子里护阵。”

    绝圣和弃智气得直跺脚:“前辈,你们怎能这样?”

    五道却径直往门口溜去,滕玉意冲程伯使了个眼色,程伯飞快拦在五道面前,淡笑道:“诸位上人听我一言,火玉灵根汤发作究竟要多少时辰,眼下还没个定数,学下去总归有通的时候,不教却是彻底无望了,还请几位上人多添点耐心,我家娘子聪慧过人,没准哪下子就通了。”

    五道嚷道:“老道不是不想教,但眼下不得分个轻重么——”

    滕玉意缓步踱过去:“古有尾生之信,近有季布一诺。

    可见在世人眼里,‘信诺’二字,足胜千金,道长们平日言必称道,说起来比常人更重诺,临时要反悔,似乎有些欠妥吧。”

    五道嗫嚅:“不——”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雪意和五点钟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慢性沉迷 仵作惊华 黑天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漂亮朋友 杀死那个白月光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走狗 白色口哨 甜妻 江山许你 偷香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 敬山水 顶级诱捕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