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 16 章(第 2/4 页)

    殿内诸人都有些讶异,滕玉意也愣住了,扬州是通邑大都,她在扬州待了这些年,见过不少胡人从殊方异域带来的异香,眼前这几枚香料的品相,堪称举世无双。

    皇后道:“这是羯婆罗香,人称‘百药之冠’,上年婆利国上供的,宫里只有八枚,听说你回长安后染了嗽疾,应是水土不服所致,此香有驱寒御湿之效,没准能对你的病症。”

    滕玉意惶恐道:“此香实非凡物,娘娘正该用此香保重凤体。

    臣女德薄能鲜,万万不敢受。”

    皇后笑道:“本宫赏你你就收下,万物讲究缘法,送礼也是一样,宫里这些孩子都不爱用香,给他们也是糟践,你拿回去若是合用,回来告诉本宫一声。”

    滕玉意只得叩头谢恩,皇后又拿出几匹绢,笑眯眯赏给跟滕玉意同来的勋贵之女。

    滕玉意左边坐着侍中邓致尧的孙女,右边则是御史中丞武如筠的次女,兴许是皇后当众赏她羯婆罗香的缘故,用膳的时候,她总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视线。

    筵散后滕玉意沿原路出宫,始终未见阿芝郡主和昌宜公主来找她,想来还是小孩儿心性,自己说过的话扭头就忘了。

    回府后,滕玉意把香料搁到桌上,耐着性子等父亲回府。

    滕绍直到后半夜才露面,一来就令程伯叫滕玉意去前院。

    滕玉意到书房的时候,滕绍轻袍缓带,正趺坐在榻上拭着自己的那把刀。

    她端着香料进去,父亲每回出征前都会擦拭自己的铠甲和宝刀,看样子又要领兵离开长安了。

    “皇后今日赏了我两枚羯婆罗香。”

    滕玉意把托盘搁到条案上,淡淡道。

    滕绍把刀收回刀鞘:“皇后今日还召了邓致尧的孙女和武如筠的次女进宫,赏她们的又是什么?”

    “各人都是八匹绢。”

    滕绍默了默:“那两人也是太子妃遴选名单上之人,皇后召了你们三人进宫,却只赐了你一人羯婆罗香,阿玉,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滕玉意冷笑:“阿爷答应过我,亲事由我自己做主。”

    滕绍心中沸乱,起身来回踱步:“阿玉,此事牵连甚广,阿爷与你细说说,你听完就知道皇后为何有此举了。

    ”

    他眉头拧成一团,缓声道:“你该知道各地藩镇作乱已久,圣人即位后宵旰图治,一心要削藩振朝,先扫除了剑南道的柳成,后又镇压了在黔中道作乱的魏文茂,然而淮西道、山东道拒不将兵力交归朝廷,这几年背地里大量屯兵,已然成了朝廷的腹心之患。”

    滕玉意道:“女儿早有耳闻,可这跟今日之事有什么关系?”

    滕绍长叹一口气:“上个月淮西道的节度使彭震发兵侵扰邻境,有人密奏到朝廷。

    圣人听了雷霆震怒,当即下旨讨伐淮西道,但朝中有大臣反对,说这些年朝廷东荡西除,早已师老兵疲,削藩之事不宜急进,劝圣人以招安为主。

    “另一派则主张继续削蕃。”

    滕玉意会意:“阿爷自是主张继续削藩了。”

    滕绍点点头:“彭震狼子野心,隐有盘踞中原之势,淮西道与河北山东两道互相勾连,早晚会作乱一方。

    用兵要趁早,否则定会养痈贻患。

    “如今朝中两派各执一词,整日哓哓不休,圣人急召我回长安,我回说:如果能一举击溃彭震的叛军,河北山东两道自会望风而靡,此举有百利而无一害,望圣人早日用兵。

    “圣人听了大悦,令我主持讨伐淮西道一事,可朝中几位老臣横加阻挠,最激烈的当属中书侍郎邓致尧和御史中丞武如筠。”

    滕玉意恍然大悟:“邓致尧的孙女和武如筠的女儿,也在太子妃遴选名册上,皇后当着她们的面单独赏我羯婆罗香,大约有圣人的意思在里头。”

    滕绍道:“圣人此举,旨在借皇后之手震慑两位老臣:一来表明态度,削藩之举势在必行;二来也是敲打二人,若再横加阻遏,会另择大臣之女做太子妃。”

    滕玉意面色发黑:“倘或这两名老臣仍不肯改主意,圣人岂不是就会定下我为太子妃了?”

    滕绍讽笑:“或许他们已经改主意了,刚才阿爷回府的时候,邓致尧和武如筠正要递文牒进宫,圣人自称要休息,未放二人入宫。

    我猜明日早朝的时候,杜武二人就会委婉改变说辞。

    圣人怕夜长梦多,只待这几位老臣松口,立即会派阿爷率兵前去讨伐。”

    滕玉意扫一眼父亲搁在条案上的宝刀,提前擦拭兵甲,是因为知道马上会出征吗?

    滕绍看向女儿:“玉儿,假如明日几位老臣不再反对出兵,圣人为了安抚臣心,会将邓武二女保留在名册上。”

    滕玉意缓缓颔首:“阿爷说了这么多,是劝我不必过于忧虑,因为君臣之间正在暗中角力,圣人既要制约几位老臣,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贸然指定谁是太子妃?”

    滕绍目露赞许:“正是如此。

    打从你跟阿爷说不想嫁入宗室,阿爷便上奏回绝此事,但阿爷历来是朝中最支持削藩的那一派,如果圣人这时候下旨将你从名册上剔除,定会招来两派的猜忌。

    “因此圣人不但没答应阿爷,还命皇后着意抬举你,背地里却告诉阿爷:孩子们的亲事由他们自己做主,等淮西的战事平定了,若你还不肯嫁给太子,他再找个体面的理由让你退出遴选。”

    滕玉意暗忖,圣人这样安排,远比自己想象得要睿智开明。

    只是这样一来,一切都要等到淮西道战事平定之后了。

    滕绍又道:“另有一事需让你知道,太子也极力主张削藩,皇后赏你羯婆罗香虽是圣人的意思,但太子至少是知道和默许的。”

    滕玉意面色微变。

    滕绍抬手往下压了压:“邓武二人早在名册上,临时把你加上去,与太子本人脱不了干系。

    上回的玉真女观赏花宴,太子应该是第一回见你,不过他素来稳重,就算目前对你有些好感,也会好好考量之后再做决定。

    你放心,太子是难得的仁人君子,不会强迫更不会使阴私手段,你只需装作毫不知情,万事等阿爷从淮西道回来再说。”

    滕玉意忍不住道:“阿爷这次出征,大约要多久回长安?”

    “最短三月,最长半年,你安心在家里养病,此次平定淮西,天下兵权尽数归于朝廷,阿爷便告病在家,专心替你张罗亲事。”

    滕玉意心中猛地一跳,她因为母亲枉死之事深恨父亲,这些年跟父亲说过的话加起来都没有今晚多,本以为父亲这一生都会戎马倥偬,今晚他竟然主动说出要告病回家的话。

    滕绍回身走到阁架上取下一物,眉宇间是深深的疲惫,灯影照亮他鬓边的白发,一刹那就见老了。

    “叛首彭震的父亲彭思顺当年曾是朝中股肱之臣,彭思顺死后,京畿两道仍有不少彭家的旧部,这回朝中多名大臣反对讨伐淮西道,估计与长安彭家的党羽甚众有关。

    可惜军情紧急,来不及一一排查奸伏。”

    滕绍一面说,一面慢慢揭开覆在那东西上的妆花锦,等那东西完全暴露在灯影下,滕玉意心中一刺。

    那是一把琴,漆光油润,琴首上镶嵌着螺钿,处处精巧瑰丽,让人爱不释手。

    这是母亲陪嫁之物,母亲出身太原王氏,年少时便精于此道,父亲常年征战,母亲常会借着抚琴纾解相思之苦。

    滕绍手指轻轻按在琴弦上:“自从你阿娘走了,阿爷已经许久没听人抚过琴了,今晚阿爷有些乏累,你给阿爷奏一曲如何?”

    滕玉意淡淡道: “我不会抚琴。”

    滕绍苦笑:“我听程伯说,这些年你苦练琴法,技巧上有不少你阿娘的影子,你阿娘是个中高手,你能练到这地步,应该下了不少功夫。”

    滕玉意心中冷笑,她并不好此道,只是担心这世间再也找不到关于母亲的痕迹,凡是跟母亲有关的东西,她都会千方百计保留下来。

    唯独这把琴例外。

    这琴曾落到父亲那个叫邬莹莹的表妹手中。

    事后她因为嫌弃这把琴被邬莹莹摆弄过再也不肯碰了,万万没想到,父亲竟把它收在了书房里。

    滕绍自顾自拨弄琴弦,伶仃的乐调从他指尖溢出来,技巧并不娴熟,但能听出是胡人名乐《苏慕遮》。

    滕玉意越听脸色越难看,就在母亲去世前不久,她曾无意中撞见邬莹莹与父亲在书房私会,彼时吐蕃再次进犯,河陇一带告急,父亲正要率军出征。

    邬莹莹以此曲相赠,颇有依依送别之意。

    滕玉意记得自己闯入时,邬莹莹满脸是泪。

    而她的好父亲,正默然立在案前看着邬莹莹抚琴。

    曲子幽咽凄恻,两人好像都有些痴怔了,不知过了多久,滕绍转头看到滕玉意,脸色隐约闪过一丝惊惶。

    滕玉意当时才五岁,但也看出来两个人不对劲,这个邬莹莹是父亲的表妹,半年前被父亲带回家中,父亲对母亲说,表妹父母去世,如今孤苦无依,表妹已许了人家,但离出嫁之日还有半年,这半年需寄居在家中。

    母亲事事以父亲为重,自然满口应许,当即命人拾掇出一个幽静的院落,好好安置邬莹莹。

    起初母亲常跟邬莹莹走动,邬莹莹活泼机灵,编出来许多小玩意哄年幼的滕玉意,因为擅长拉拢人心,连府中下人也对邬莹莹颇有好感。

    过了没多久,母亲不知何故开始疏远邬莹莹,有时滕玉意想去找邬莹莹玩,也会被母亲拦住。

    正是从那时起,母亲身体开始抱恙。

    再后来滕玉意就在书房撞见了那一幕,她未将此事告诉母亲,可母亲终究还是知道了,母亲当时已经怀了身孕,气急攻心未能保住胎儿,身体彻底垮了。

    回忆到此处她猛地抬起头来,耳畔琴音不绝,父亲沉浸在回忆中,滕玉意忍无可忍,快步穿过房间,霍然推开门。

    滕绍按住琴弦,低喝道:“阿玉!”

    滕玉意停下脚步,厉声道:“阿爷口口声声怀念母亲,却连阿娘在世时从不奏胡曲都不知道!这首《苏幕遮》只有一个人弹过,阿爷用母亲的遗物弹奏此曲,究竟在凌—辱谁?”

    滕绍仿佛被人扼住了喉咙。

    滕玉意眼睛赤红:“阿爷不必用这样的法子提醒我,这把琴我永不会碰,这曲子我每听一回就想作呕!我永不会忘记阿娘是怎么死的,那女人如今在南诏国过得好好的,阿娘却已成了一堆白骨,而这一切全拜阿爷所赐!”

    滕绍面色铁青,断喝一声:“够了!”

    滕玉意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母亲去世那晚,下人们忙着装殓,年幼的她不知发生了何事,自顾自爬到棺中,张开胳膊对母亲说:“阿娘,阿玉乖,求阿娘起来抱抱我。”

    可不论她怎么哭闹,阿娘都不肯理她,她手足无措,在棺中抱着阿娘哭了起来。

    从那日起,再没人每晚哄她入睡,再没人抱着她在花下唱儿歌。

    没人笑着替她梳发,没人手把手教她写字了。

    阿娘下葬后,无数个漆黑的夜晚,她周围冷寂一片,陪伴她的只有母亲留下的那个布偶。

    她想起母亲那双笑意弯弯的眼睛,对父亲的恨意怎么都压不住。

    滕绍撑着条案起了身,刚一迈步,身子就晃了晃。

    “阿爷是个粗人,不懂乐理,不懂对仗,没替你阿娘画过一次眉,没陪你阿娘摘过一次花,那时候吐蕃和南诏国进犯剑南道,正是军情最险急之时,阿爷每回出征回来,陪不了你阿娘多久就得走,所以阿爷连你阿娘爱弹什么曲子都不知道。

    “

    他垂着头用手指轻抚琴身,眼神异常温柔:“但是阿爷却知道,你阿娘爱抚琴、爱作诗,茶道刚兴起时,你阿娘是两京第一个熟习此道的,每回长安有人出新诗,你阿娘都过目成诵,国子监那些刁钻的算学,她算得比谁都快。

    这世间的事,就没有她学不会的。”

    他嘴唇颤抖起来:“她有许多爱好,阿爷都不甚了了,但阿爷还是要说,你娘在的时候,是阿爷这一生最快活的岁月。

    阿爷最庆幸的事,就是娶了你阿娘。

    “

    滕玉意含泪看向滕绍:“既如此,为何会有邬莹莹?”

    滕绍咬了咬牙:“阿爷早跟你说过,阿爷当年是受人所托照拂邬莹莹,阿爷这一生亏欠你阿娘多矣,但从不曾背叛过你阿娘!“

    滕玉意死死盯着父亲,一时间觉得讽刺莫名,父亲想不起阿娘弹过的曲子,刚才信手一弹,却是邬莹莹弹过的《苏幕遮》。

    或许父亲自己都不知道,他曾在某个阶段对邬莹莹动过心,而这对于深爱父亲的母亲来说,无疑比死还难过。

    她恨声道:“阿爷敢说一句阿娘患病与邬莹莹无关么!你把她带到家里,可曾想过引狼入室?

    那时候阿娘性命垂危,你留下医官给阿娘看病,自己却专程送那个邬莹莹去渡口,你可知道,是你亲手将阿娘逼上了绝路!”

    滕绍目光刹那间变得极严厉,注目滕玉意半晌,又颓然倒回去,他眼神里藏着无尽的凄楚和痛苦,哑声道:

    “阿玉,你阿娘的死就像阿爷心中的一根刺,自她走后阿爷没有一天不活在煎熬中,阿爷自认亏欠你阿娘,愿意承受这一切,可你不一样,阿娘已经走了那么多年了,你心里压着这么多事,何时才肯彻底放下?”

    滕玉意失望到了极点,哽咽道:“好啊,把我的阿娘还给我就行了!”

    她迈过门槛,头也不回,漫天的飞雪兜头扫过来,一瞬间迷了眼,面上湿湿凉凉,分不清是泪还是雪,她推开下人们递过来的手炉和斗篷,冒雪往外走去。

    ***

    翌日滕玉意起来时,滕绍已不在府中了。

    程伯过来传话,说早朝时圣人任命滕绍为兵马大元帅,不日便要率军前去讨伐淮西道。

    “老爷这会应该已经去了军营,最迟这两日就要离开长安了。”

    滕玉意在案前临着一本《南华经》,淡淡说:“知道了。”

    程伯又道:“老爷走前嘱咐,这阵子娘子出门一定要带上端福,如要出城,务必提前通知老奴,以便老奴早做安排。”

    滕玉意笔下一顿,昨夜阿爷曾说过,这回朝廷平叛之举进行得艰难,或许与京畿暗中潜伏着大量叛臣的党羽有关。

    此前就有朝臣夜晚外出游乐时遭伏击的例子,阿爷这是担心那些贼子会向家眷下手?

    如果他们真敢如此,未免也太明目张胆了。

    但此仗至关重要,能让平叛之师晚一日出征,淮西的叛军就能为自方多争得一分筹算,阿爷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

    她转头看窗外,雪后初晴,天光浅淡。

    “马上要腊八了,我今日要去杜府给姨父送些节礼,你令人早做准备吧。”

    程伯应了,自行去安排。

    过不一会又匆匆回转,“娘子,宫里来人了,皇后有懿旨到。”

    滕玉意忙换了衣裳到中堂,果然有位宦官在那候着。

    宦官道:“近来天气寒峻,睢阳等地粮运受阻,圣人天高听卑,连夜着使臣前往睢阳赈灾济贫,皇后坤厚载物,自愿斋戒一月为民祈福。

    杂家今日来,是奉皇后口谕邀滕娘子前往大隐寺礼佛。

    明日辰时皇后娘娘便会出宫,滕娘子还请早做准备。”

    滕玉意俯身道:“遵旨。”

    宦官清清嗓子,笑道:“此外昌宜公主也有话让杂家带给滕娘子:‘那日梅林跟你打交道,我和阿芝都觉得你有趣,这次去大隐寺斋戒礼佛,你也要早点来哦。

    ’”

    宦官嗓门尖细,这样微笑复述昌宜公主的话,神态和语气都惟妙惟肖。

    滕玉意低头听着,简直有种昌宜公主就站在跟前的错觉。

    滕玉意笑了笑:“臣女遵谕。”

    宦官走后,程伯快马加鞭去给滕绍递信。

    滕玉意则留在府内收拾行囊,另派人送节礼去杜府。

    大隐寺位于辅兴坊,建寺百年余,历来是皇家佛寺,听说圣人尚未认祖归宗时受过主持缘觉和尚的大恩,今上即位后,大隐寺益发香火鼎盛了。

    次日滕玉意随凤驾前往大隐寺,除了朝中几位重臣的家眷外,皇后还邀了几位力主平叛削藩的外地要员的妻女。

    滕玉意被安置在东翼的玄圃阁,几位王公大臣之女与她共一个寝处。

    因要静心礼佛,各府的仆从不得入寺,端福自然被拦在外头。

    滕玉意只带了丫鬟中最沉稳的春绒和碧螺入寺,幸而行装不多,打点起来也容易。

    主仆正忙着收拾,外头廊道里有人道:“寺里嘉木成林,鸟儿肯定也多,估计随便哪株树上就有鸟窝,哪用得着大费周章,你专门派人帮你找鸟窝,当心惊动婶娘。”

    这声音稚气未脱,正是那位昌宜公主。

    阿芝道:“可是树那么高,雪那么大,单凭我们两个,怎么爬得上去嘛。

    阿姐,你快想办法吧,天气那么冷,鸟儿们说不定马上要冻死在窝里了,我们得早些把它们弄进屋才行。”

    另几名贵女听到这动静,早从房里出来:“见过昌宜公主,见过静德郡主。”

    阿芝兴致勃勃道:“你们要不要跟我们一起找——”

    昌宜公主忙捂住她的嘴,冲那几人颔首:“我们找滕娘子有点事,不知她住在何处?”

    话音未落,里头的门打开,滕玉意带着春绒和碧螺出来了。

    阿芝和昌宜眼睛一亮:“哎,你总算露面了,我们正要找你。”

    滕玉意笑眯眯行礼道:“不知两位殿下找臣女何事?”

    昌宜拉着阿芝的手踏入房中:“进屋再说。”

    房中行囊刚收拾了一半,床上、榻上摆放了许多衣物,好在烦而不乱。

    昌宜和阿芝在房中转了转,回头看着滕玉意道:“你该不会忘了上回答应我们的事吧?”

    滕玉意道:“如果两位殿下说的是找鹊窝,这回怕是不成了。”

    阿芝有些发急:“为何不成了?”

    滕玉意一指窗外:“晌午又开始下雪了,外头雪虐风饕的,连树梢都看不清,这时候跑出去,不但找不到鸟窝,说不定还会摔个半死,不如等天气晴好了再找。”

    昌宜道:“可是等天气好了,那些鸟儿都冻死了。”

    滕玉意奇道:“昌宜公主,谁告诉你鸟儿会冻死的?”

    昌宜道:“阿大哥哥说的。”

    阿大哥哥自然指的是蔺承佑了。

    滕玉意问:“世子殿下怎么说的?”

    阿芝圆乎乎的脸急得有些发红,一个劲地跌足叹气:“瞧瞧吧,阿姐,我就说她们不知道。”

    滕玉意道:“哎?

    到底怎么回事,臣女愿闻其详。”

    昌宜说:“有一回我和阿芝到郑仆射家玩,路过一棵大树的时候,看见阿大哥哥在树上找什么,原以为他丢了东西,可他说他在找鸟窝。

    我们问他为何要找这东西,他说入冬了,鸟儿待在巢中会冻死,他帮鸟儿们挪个窝,也算是做好事了。

    前几日长安下雪,天气越发冷了,我和阿芝就开始担心宫里的鸟儿了。”

    滕玉意无言看着二人,这位成王世子本事真不小,随口瞎诌的几句话,竟让两个妹妹深信不疑。

    她微笑:“鸟儿们不会冻死的。”

    阿芝摇着脑袋道:“我不信。

    哥哥从不骗我,阿玉你别因为想偷懒,就拿话来哄人。”

    滕玉意道:“臣女怎敢欺瞒殿下,殿下且想想,鸟儿们为了御寒,要么秋季南飞,要么提前筑巢,一代又一代,都是这么繁衍的,倘若每过一个冬天就会冻死,世间鸟儿岂不是早就绝迹了?”

    昌宜起了疑心:“是哦,阿芝,以往也没人专门把鸟儿挪进屋子里,但只要一开春,鸟儿就叽叽喳喳冒出来了。”

    阿芝思忖一番,把嘴高高嘟起来:“可恶!为什么骗我们?”

    昌宜想了想道:“阿大哥哥自从到了大理寺,每日混迹在市井里,那日他明明称醉要离开,却又跑到树上去,呀,你说阿大哥哥是不是在查什么案子?”

    她说着说着兴奋起来,眼睛亮若晨星。

    滕玉意咳了一声,查案查到郑仆射家中?

    如此行事,委实太打眼。

    可若不是查案,为何要拿话引开自己的两个妹妹。

    阿芝还在生气:“反正待会太子哥哥和哥哥也会来寺里,等哥哥来了,我一定要罚他多给我们讲几个故事,或者陪我们玩也行。”

    昌宜学大人的样子叹息:“前年阿大哥哥参军整一年,回来讲了好多故事,平日捉妖除魔,也常有趣事跟我们说,但他到了大理寺之后,反倒什么都不肯说了,他最近那么忙,未必肯理我们。”

    阿芝肩膀耷拉下来:“阿姐,现在不能找鸟窝了,我们玩些什么才好。”

    昌宜让滕玉意出主意,转身的时候目光扫过胡床,诧异道:“那是何物?”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雪意和五点钟 仵作惊华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慢性沉迷 黑天 甜妻 漂亮朋友 走狗 江山许你 痛仰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顶级诱捕公式 白色口哨 杀死那个白月光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