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 16 章(第 1/4 页)

    第 16 章

    “急什么。”

    滕玉意闭着眼睛说, “先叫程伯打听长安城有名望的道观和道士,倘若打听下来没结果, 明日一早再准备犊车也不迟。”

    说着打了个呵欠:“我先睡一觉, 程伯来了记得叫我。”

    春绒和碧螺应了,轻手轻脚退了出去。

    滕玉意连日奔波,早已是神疲力乏, 眼皮一垂, 很快便睡着了。

    或许是翡翠剑失去了灵力的缘故,这一觉睡下去, 久违的魑魅魍魉又找了上来。

    当她再一次睁开眼, 蓦然发现自己回到了滕府。

    碧窗皓月, 房里幽幽燃着羊角灯, 窗前条案上, 静静摊着一笺信纸。

    滕玉意怔怔环顾四周, 低头瞧见自己一身缟素,从这身打扮来看,正是姨母刚去世的那段时日。

    看来又梦见了前世, 如此清晰, 真不像在梦中。

    滕玉意抬手摸了摸, 脸颊上还有未干的泪痕, 心口闷痛难言, 分明刚哭过。

    桌上的信刚起了个头:“阿爷见晤。

    获悉近日东宫选妃,儿亦在遴选之列, 不知此事确否?”

    滕玉意只扫了一眼就大惊失色, 她怎么不记得自己前世给父亲写过信?

    自从阿娘去世, 她与父亲的关系称得上冷若冰霜,别说给父亲写信, 连父亲寄来的信都不怎么拆看。

    她捡起那封信颠来倒去看了三遍,终于记起这是隆元十八年初冬的事,那时候距离自己被人害死只剩两个月,京师有传闻她是太子妃人选之一,而父亲似乎也默许了此事。

    记得她当时惊怒交加,信上字字如刀。

    “阿爷当年逼死了发妻,如今连女儿也要祸害么?”

    阿爷接到信后未曾回信,却立即启程赶回长安,草行露宿行得太急,进门时衣袍上沾满了尘埃。

    “此事尚在未定之天,你既不愿意,阿爷想法子推脱便是。”

    滕绍解下大氅递给身后的程伯,挥手让下人们下去。

    滕玉意冷笑道:“阿爷在决定女儿的亲事前,为何从不过问女儿的意愿?”

    滕绍默了默,把腰间的佩剑解下来挂到墙上:“前阵子出了段宁远的事,阿爷知道你委屈,一早就存了心思替你觅个比段宁远强上百倍的夫婿,恰逢前一阵皇后和成王妃举办赏花宴,阿爷想着这倒不失为一个挑选良婿的好机会,便自作主张替你应下了。

    实不相瞒,皇后就是那一回对你有了好感,所以这回遴选太子妃,才会有大臣把你加入遴选之列。”

    滕玉意愣了愣,那一回竟真是阿爷安排她去相看郎君。

    也就是那赏花宴上,她见到了太子和成王世子。

    太子的长相随了圣人,浓眉厚唇,天生一副亲善的面相。

    成王世子……

    哼,成王世子对着她的画像说:“不娶”。

    此事是她毕生之耻,她瞪视着父亲:“原来阿爷早就想将女儿嫁入宗室?”

    “事先未与你商议,固然是阿爷的错。”

    滕绍淡笑着坐到窗边矮榻上,“但阿爷对太子的品行还是有数的,当年太子随军历练,正是由阿爷领兵,葱岭何等孤危之地,换作旁的王侯子弟,一月两月也就熬不住了,太子却从不怕吃苦,难得的是对老卒弱兵一视同仁……这份仁厚,简直与圣人一模一样。”

    “我劝阿爷趁早死心。”

    滕玉意冷冰冰道,“女儿死都不会嫁给宗室的。”

    父女俩就这样闹得不欢而散,滕玉意本以为这事算彻底搁置了,谁知过了没多久,皇后突然召见她。

    滕玉意心下惴惴,依照服制装扮了,到了大明宫后,在丹墀前候命。

    那时已入了冬,长安迎来第一场雪。

    朔风渐起,细雪翻卷着飘到廊庑下,滕玉意脚上穿着赤红鹿麂长靿靴,才站了一小会就觉得脚趾冰冷。

    幸而皇后没让她等多久,宫人出来领她入内。

    大殿生着火,清幽暖香扑面而来。

    暖阁里莺声燕语,有许多小辈在陪皇后说话。

    “这么说,阿大哥哥同意这门亲事了?”

    “怎么会,佑儿只是答应见见这位上州别驾的许娘子。

    听说许娘子小时候常住扬州,有一回来长安赴宴,无意中救过承佑一命,她小名就叫阿孤。

    承佑找了那女娃娃许多年,一时找到了,难免有些好奇。”

    滕玉意脑中像琴弦被拨动,铮然响了一下。

    世上竟有这么巧的事。

    阿娘刚去世那段时间,她因为觉得自己孤苦伶仃,也曾自称过“阿孤”。

    而且,她小时候同阿爷回长安。

    那阵子阿娘刚病逝,她整日郁郁寡欢,有一回阿爷不在家,管事带她去赴宴,她回来后就染了风寒,高热不退,病了足足两个月。

    期间偶尔醒来,也只记得阿爷那双布满血丝的双眼,等她病好得差不多,阿爷就带她回了扬州,当时在长安的那些事,她一件都想不起来了。

    不过她们说的许娘子,她倒有些印象,前阵子玉真女观的赏花宴上,她见过许娘子一次。

    许娘子相貌并不出众,但因白皙纤弱,自有一股安然恬美的气度,当时蔺承佑背着弓箭从花园中路过,许娘子曾注目他许久,事后许娘子有意无意打听蔺承佑的事,滕玉意因坐得近,也曾听见几句。

    滕玉意正想着,宫人就报:“娘娘,滕娘子来了。”

    殿里安静下来,数十道目光落到她身上,滕玉意款款而行,上前伏地稽首:“臣女滕氏,参见皇后。”

    皇后的声音平和:“你们先下去,本宫跟滕娘子说说话。”

    屏退众人后,皇后唤她近前:“好孩子,过来让我瞧瞧。”

    滕玉意应声而起,脚下每一步都迈得小心翼翼。

    皇后笑容亲切,握着滕玉意的手说: “本宫当年与你阿娘打过几次交道,你阿娘已是难得的美人,没想到你比你阿娘更出色。

    本宫也不绕弯子了,今日召你来,是听说你阿爷近日想替你议亲,你却说你要自己挑选郎君,还说‘我的夫君,一生只我一人,事事以我为重’?”

    滕玉意背后一凉,这话是她赌气时说的,没想到传到了皇后耳朵里。

    看来太子要选妃之事已经迫在眉睫了,她决意回绝此事,不知会不会惹恼皇后。

    不过皇后这样单刀直入,倒比虚与委蛇来得好,滕玉意只好如实道:“不敢欺瞒娘娘,臣女的确说过这话,憨钝愚昧之言,让娘娘见笑了。”

    皇后笑道:“你阿爷也是这样回绝圣人的,答得理直气壮,朝内外早就传开了。”

    原来阿爷早就替她表明态度了,滕玉意赧然道:“这话是臣女与阿爷闲聊时说的,臣女年幼浅薄,说话口无遮拦,还望娘娘莫要怪责。”

    皇后道:“你父女在家中闲谈,说话全凭本心,我听了只觉得有趣,怎会降罪于你。

    今日把你唤来,是想当面再问一回,你不许郎君纳妾,这主张不曾变过吧。”

    皇后说这话的时候,声量略提高了些,滕玉意心下纳罕,殿内只她二人,这么扬声说话,像要说给第三人听似的。

    她目光稍稍移动,瞥见右侧一扇黑漆描金的六曲屏风底下,藏着一角黑色的物事,意识到那是男子的乌皮六缝靴,忙暗暗收回视线。

    不知那是何人,能公然在皇后的寝宫出入,想来不是圣人便是某位皇子。

    皇后半晌未等来滕玉意的回答,以为她害怕,宽慰道:“你在本宫面前不必拘束,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滕玉意红着脸道:“回娘娘的话,不曾变过。”

    皇后笑得意味深长,柔声道:“把你召来说了这半天话,你也该冷了,喝杯热酒暖暖身子,回罢。”

    赏了滕玉意一个香囊,让宫人领她出去。

    滕玉意回到府中,越想越觉得此事古怪,傍晚父亲回到府中,让程伯唤她去书房。

    “把你今日在宫中的事细细说与阿爷听。”

    滕玉意也知此事重大,便将白日的事一五一十说了。

    滕绍静静听着,脸上喜怒不辩:“阿爷且问你,如果圣人早就定下皇子不得纳娶侧妃的规矩,你仍执意不嫁宗室吗?”

    滕玉意奇道:“皇子怎会不纳侧妃?

    皇室为了传祚无绝,开朝便有一正四侧的规矩。”

    滕绍道:“你别忘了,圣人就是现成的例子,圣人因为亡母的不幸遭遇,曾立誓不扩充内宫。”

    滕玉意一怔,难怪今日皇后的笑容那般耐人寻味,圣人就不曾纳娶过嫔妃,听说圣人是先帝的长子,因先帝侧妃夺宠被害得流落民间,后经清虚子道长抚养成人,几经波折才认祖归宗。

    圣人与皇后相识于微时,两人相濡以沫,自从继承大统,圣人多年来的确只爱皇后一人。

    她想起那双屏风的靴子:“莫非那人是太子?”

    滕绍暗忖,若是太子,他留在屏风后听玉意答话,究竟是皇后的意思,还是太子本人的意思?

    他忖度着道:“你的名字仍在太子妃遴选名单上,要是莽撞行事,只怕得罪宫里,不过你也毋需担忧,太子选妃关系到社稷根基,牵一发而动全身,名单上不只你一人,只要一日未落定,便一日做不得准。

    阿爷会尽力周旋,过几日就会有消息了。”

    滕玉意耐心等了两日,到了冬至这日,宫苑的腊梅一夜之间全开了,皇后在宫中设宴赏梅,再次传旨令滕玉意入宫。

    滕绍因为近日淮西藩镇作乱一事,频频奉命入宫,宫使来滕府传旨时,滕绍并不在府内。

    滕玉意来不及给父亲送口信,仓促带着端福出了府,到那之后吩咐端福在宫外等着,自己在内侍的引领下进了宫。

    这场雪下得极大,一夜之间,贝阙珠宫仿佛矗立在琉璃世界里,那片连绵的白一直延伸到天尽头,转过宫墙,旷白世界里却又盛放出大片的红,走近看,竟是大明宫外的红梅林,万树红梅齐齐在枝头潇潇摆动,升腾出一种蓬莱仙境的况味。

    滕玉意随内侍穿过梅林,转过一处僻静的亭台时,忽见一群人守在树下。

    “小公主,小郡主,快下来吧,万一有个闪失,奴婢们只能以死谢罪了。”

    “阿大哥哥刚才在树上喝酒时,怎么不见你们聒噪?”

    “世子能飞檐走壁,区区一株梅树对他来说算得什么,奴婢们不担心世子摔着自己,自然无需呱噪。”

    “啪。”

    树梢上忽然飞下一颗硕大的李子,恰好砸中那名宫人。

    宫人哎哟一声,捂住额头弯下了腰。

    “我不会轻功,但我会暗器,你要再啰嗦,我就给你脑袋上砸出十个八个鼓包。”

    另一名女孩道:“阿芝,你现在力气大得很,阿大哥哥拆穿那个许娘子时,怎么不见你用李子砸她?”

    那个叫阿芝的道:“有哥哥在,轮得到我出手么?”

    “也对哦。”

    另一名女孩年龄似乎稍大些,“我以为这回阿大哥哥终于肯议亲了呢,没想到这个阿孤是假冒的。”

    “哥哥说啦,报恩是报恩,议亲是议亲,他才不会因为报恩就莫名其妙娶个女子。

    不过哥哥也没想到,居然有人敢冒充当年那个阿孤。”

    “他怎么知道那人不是阿孤的?”

    “我也想知道。”

    阿芝悻悻然,“但哥哥不肯告诉我。”

    宫人重重咳嗽一声,硬着头皮近前:“奴婢见过昌宜公主、静德郡主。”

    树梢簌簌轻响,顶上的人往底下瞧了瞧:“咦,刘公公,她是谁,也是来赴宴的么?”

    宫人躬身道:“这位是滕将军的女儿,奉了皇后娘娘的旨意,正要去大明宫参见。”

    滕玉意往上看,梅树枝叶扶疏,看不见树上人的头脸,倒是能看见垂落下来的瑰丽工巧的裙带。

    她在树下屈膝:“臣女滕玉意给两位殿下请安。”

    “你从何处来?

    为何之前从未见过你?”

    滕玉意仰头答道:“我此前住扬州,回长安不到一年,以往甚少来宫中走动,殿下未见过我也不奇怪。”

    阿芝听到“扬州”二字,反应似乎很奇怪:“呀,最近怎么一下子冒出这么多扬州来的小娘子。

    别告诉我你的小名也叫阿孤。”

    滕玉意心道,叫过一段时间阿孤没错,不过那是她自封的,印象中没对外人提起过,就她自己一个人知道。

    “回殿下的话,我小名叫阿玉,打从生下来爷娘便这么叫我了。”

    昌宜公主似乎松了口气:“好嘛,不叫阿孤,你很聪明,也很识趣,我要好好认识你,你往边上让一让,我要下来了。”

    阿芝也忙道:“等等我,我也下去。”

    窸窸窣窣又是一阵响动,树下的宫人们奔走着变动位置,一下子乱了套。

    滕玉意闪身躲得远远的,宫人们惊呼一声,率先跳下来了一个。

    滕玉意瞧过去,那少女十一二岁,笑眯眯的很和善,眼睛又大又圆,相貌极标致。

    过片刻另一个也下来了,这人像是有些武功底子,落到地上只趔趄了一下,很快就站稳了。

    这个年龄更小,身量也矮胖些,一双眼睛水汪汪的,满脸的娇憨天真。

    两名少女一色的玉钗碧翠,一举一动贵不可言。

    大一点的少女走近端详滕玉意:“不错不错,虽然都是从扬州来的,但你比那个冒充阿孤的许娘子顺眼多了。”

    滕玉意听她说话,便知她就是就是昌宜公主了。

    另一个料是蔺承佑的嫡亲妹妹,虽说小小年纪,但清肤玉容,一看就知是个美人胚子,眉眼与她阿兄蔺承佑有些相似之处,也是未语先笑,模样好不招人。

    “两位殿下方才在树上找鹊窝么?”

    昌宜公主眼睛微微睁大:“你怎么知道我们在找鹊窝?

    这些蠢婢子只当我们在摘花,就你一个人猜到我们找鸟窝。”

    阿芝年纪尚幼,歪着脑袋问:“是呀,是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滕玉意心里笑了笑,摘花有什么意思,她小时候觉得寂寞时,经常爬到树上找鸟窝,把吃剩的饼扔进去,逗得那些雏鸟叽叽喳喳的。

    “宫里的梅林久负盛名,两位殿下想赏梅,自有宫人剪了送到寝宫里,天寒地冻的,不值当专门爬到树上去。

    树上除了梅花,也就只剩鸟窝了。”

    昌宜想了想:“咦,好像有点道理,看你文文静静的,居然连这个也懂。

    哦,我知道了,你以前一定没少掏鸟窝。”

    滕玉意尚未答言,忽有人笑道:“昌宜,你当人人都像你这么顽皮么?”

    滕玉意扭头一望,那头一名年轻男子大步走来,这人戴金冠,着衮冕,身量伟岸,腰间悬着玉制鱼袋。

    滕玉意认出是太子,赶忙退避到一边。

    宫人们吓了一跳,乌泱泱跪倒一地:“太子殿下。”

    太子脸生得略有些方正,五官却甚英挺,他温声道:“都起来吧。”

    阿芝和昌宜按耐不住朝太子跑去:“太子哥哥。”

    “天这么冷,不回寝宫待着,在林子里做什么呢?”

    “我同阿芝在树上找鹊窝,结果这个阿玉来了。

    我看她识趣,想跟她交朋友。”

    昌宜说着,回身一指滕玉意。

    滕玉意感觉两道目光朝自己扫过来,把头更低了一低。

    太子静静打量一番滕玉意,问阿芝和昌宜:“你们都聊了什么?”

    阿芝道:“阿玉说她虽然从扬州来,但不叫阿孤,而且她一开口就猜到我们在找鹊窝。”

    太子转而问滕玉意:“你是扬州人?”

    滕玉意左右一顾,意识到太子在跟她说话,忙道:“回殿下的话,臣女虽在扬州住得久,但爷娘都是关陇人。”

    太子笑了笑:“你阿爷可是滕绍?”

    滕玉意道:“正是。”

    “当年我随军出征,就是在滕将军麾下历练,怪不得我一看你就觉得你眼熟,你同你阿爷长得有点像。”

    昌宜好奇道:“阿兄,你也要同阿玉聊天么?”

    太子咳了一声:“手这么凉,在树上窝了多久了?

    你们怎么伺候的,公主连手炉都不曾带?”

    宫人们急急忙忙送上暖炉。

    太子道:“你们俩在这胡闹,害得下人们也跟着担惊受怕,阿娘派人找你们,你们两个躲在树上不吭声,下回再这样淘气,别指望我替你们遮掩,走吧,再待下去该着凉了,正好我要去给阿娘请安,顺便送你们回宫。”

    阿芝问:“太子哥哥,你看到我阿大哥哥了么?”

    太子耐心道:“他在外头跟人射箭取乐,这样的日子他正嫌拘得慌,哪肯到内苑来。”

    三人边说边走,一众内侍们也浩浩荡荡跟在后头。

    昌宜走了两步,扭松开太子的手,跑到滕玉意跟前道:“你多大了?”

    “回殿下的话,臣女十五了。”

    昌宜扳着指头数了数:“比我大四岁,比阿芝大五岁,我们这便算认识了,往后我就叫你阿玉吧。”

    随即压低嗓音,眼睛亮晶晶的:“我知道你掏过鹊窝,下回就看你的了。”

    滕玉意眨眨眼:“我许久未掏过了,手早就生了,况且北地与南地不同,若是未找到,殿下不许怪我。”

    昌宜愣了愣,咯咯笑道:“你别叫我公主,叫我昌宜吧。”

    阿芝兴冲冲跑过来:“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

    阿玉,筵散后我们会找你玩的,你别乱走哦。”

    两人回到太子身边,一行人重又往前走。

    太子扭头看了滕玉意一眼,忽而停下脚步,用温和的口吻道:“难得昌宜和阿芝都喜欢你,往后可常到宫里走动走动。”

    滕玉意应是,低头时扫到太子脚上,心里咯噔一下,蓦然想起那日皇后寝宫里的屏风后,那人也是穿着这样的乌皮六缝靴。

    因是冬至大朝会,这回与上回单独召见不同,满朝的命妇都来了。

    皇后把滕玉意叫到跟前问了几句话,当众赏她两枚香料。

    那香料白莹如茧,幽幽异香沁人心脾。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雪意和五点钟 仵作惊华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慢性沉迷 黑天 甜妻 漂亮朋友 走狗 江山许你 痛仰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顶级诱捕公式 白色口哨 杀死那个白月光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