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准备情况(第 4/4 页)
当时董安顺他们已经研发出来了90纳米前道光刻机,在世界上也是出于不错的水平。
媒体宣传上面,肯定是处于先进水平。
毕竟光刻机这东西,全世界就没有多少个国家能够研发了。
当时除了岛国、米国和尼德兰之外,就华国了。
申城微电研发出来的90纳米前道光刻机因为大量的零件需要从国外进口,那些厂商全部都不卖给申城微电。
研发出来了,却不能够生产。
这个时候,恒通投资携带大量资金入主申城微电,直接开始扶持国内的零部件厂商。
经过这些年时间的努力,总算是在国内拉起来了一整套的光刻机产业链。
说是光刻机产业链,实际上这个产业链和其他工业产品产业链也是有着相当多重合的地方。
能够向申城微电提供零部件,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企业在制造能力上面,已经是国内最顶尖的企业。
想要对外接上些订单,不就变得很简单的事情嘛!
甚至是开始在国外不断的接订单。
整个产业链渐渐的,不再用恒通投资来补贴资金,开始健康的发展起来。
一个产业链,如果全靠着不断资金投入来维持,是不健康的。
得要有自己的造血能力才行,说白了,就是盈利。
即使不盈利,那也是得要能够有融资渠道。
像是互联网企业那样。
得要让投资人不断的看到未来,不就不断的投钱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