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78章 另起炉灶(第 3/4 页)

    心怀侥幸留在常安,眼巴巴等救世主出现,等太平降临。

    或者依靠自己,渭水虽宽,但也就几百步,往后待不下去时,他们完全可以用脚来投票。

    队伍行进缓慢,渭水已到,西、中、东三座渭桥被北军防御第五霸等人举事时烧毁,只能现搭浮桥。

    不管愿与不愿,旧京师已被抛在身后,而第五伦想要肇立新事业的根据地,又是何处呢?

    有人猜测:“莫非是将军的故乡,长陵县?”

    但第五伦没选老家,他的政权毕竟不想搞宗族政治,而是要海纳百川,遂挑了另一个地方。

    “栎阳!(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

    ……

    过去几日,景丹的任务就是为迎接第五伦及数万人的到来做准备。

    选择栎阳做战时的“首都”,是第五伦深思熟虑及实地考察后的决定。

    “渭北可为都者无非几处。”景丹作为本地人自是十分熟络地理,与万脩说道:“一处是咸阳,另一处,就是栎阳。”

    关西的政权以栎阳为都,年代可早了,秦献公时,为了进取河西,将都城从雍地迁徙至此,建了栎阳宫,三十多年后才迁到咸阳去。

    而刘邦从巴蜀汉中反攻三秦后,因为咸阳已经被项羽烧了,长安还没建立,也曾在栎阳定都数年。

    他们选择栎阳的原因显而易见:栎阳可谓是渭北的核心,与东西距离都不远,坐落在平原上的一处黄土塬上,易守难攻。在汉朝大修沟渠后,栎阳背靠白渠,粮食有保障,如今已是六月下旬,临近秋收,粟穗已经开始低头。

    本地豪强势力也不强大,就两家,远不能和五陵诸豪相比,另一家……其中一家还是景氏。景丹得了第五伦的印绶后,“衣锦还乡”,成了家主,又是一出前倨后恭的热闹。

    但他这家主胳膊肘却向着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族大宗地产三百余顷献出,给第五伦作为公田!

    景氏族人抱怨连连,别人做了大官,都是割外面的肉肥自家,景丹怎么反过来?倒是景丹笑而不语,鼠目寸光的族人们,懂什么?

    栎阳是既然秦、塞、汉三国旧都,城池较其他县大,宫室也是现成的:城东有座小城叫“万年宫”,是刘邦的老父亲,太上皇刘公之陵邑,改朝换代后,如今守陵人尽散,几乎空了。也不知是不是第五伦故意,汉朝的末代太后王嬿,竟被安置去了那,一首一尾,倒也有始有终。

    秦时的栎阳宫则坐落在城北,在汉朝作为行宫,还能用,但第五伦却放着宫殿不住,让人将天禄、石渠、麒麟三阁的书送到这,让王隆与梁丘赐去整理分类,各类书简编了号一一运到,将行宫充斥得满满的。

    而第五伦,则带着一众麾下,入驻昔日田况所居的师尉大尹府,六月底时,当刘龚和冯衍风尘仆仆从陇右赶到渭北时,便是在此谒见了第五伦。

    冯衍请刘龚等在外头,他自己先进去禀报,将此行事无巨细都说与第五伦听,还分析了关陇优劣,以及陇右暂时没有精力东出陇关的情报——当然,对自己这位纵横大师的自夸当然少不了。

    这一去就是小半个时辰,让刘龚在外头偏室中等得颇为焦虑,六月底的渭北极其闷热,哪怕在屋内,喝着解暑凉汤,他的袍服仍湿了。

    也由不得刘龚心急,他和冯衍直接被引到栎阳来,才知道第五伦已经完成了搬迁事业,嘴上说是“打扫干净了常安城,以待真天子莅临”,可刘龚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等了半响,冯衍终于出来了,引刘龚入内。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仙人消失之后 阵问长生 武圣!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五仙门 玄鉴仙族 志怪书 过河卒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盖世双谐 剑啸灵霄 山河志异 叩问仙道 修仙琐录 魔门败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剑来
最多阅读 一念永恒 剑来 彼岸之主 为龙之道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仙父 武圣! 不朽凡人 阵问长生 我不想上梁山 小狐妃,太凶萌 中州录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卧虎藏龙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剑啸灵霄 修真门派掌门路 神话之后 过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