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 2/3 页)
颜率又说:“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就不再提拉九鼎的事了。
从这里看九鼎真够重的,不过一定有夸张,但从这个文献看,九鼎一定很重,还是九个。
不过九鼎遗失年代久远,到现在还众说纷纭,并不清楚到底湮没何方。
鼎是由青铜制成,而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
从现今出土和传世的大量青铜器可见,古老的块范铸造技术在远古的中国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青铜器在中国先民的生活和精神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青铜鼎、簋、尊、盘、爵等作为食具、酒具、盛水器等实用功能与作为礼器在先民精神生活中标出的意义是互为表里、融贯一致的。
可以说,没有古代青铜器,就不可能有商、周以来文质彬彬的贵族等级体制和先秦时代特色独具的权力表达系统。古代文明体制的核心,即所谓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无不与青铜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青铜容器在古代常常被用作礼器。商周社会以严格反映等级制度的规章仪式,即所谓礼来维护政治、经济权力,而祭祀则是沟通人、神,使人间秩序神圣化的中心环节。
青铜器在祭器中占据了很大份额,是贵族宗室内部族长和作为天下共主的天子主持祭祀必备的礼器。此外,青铜器的制作和赠与也与商、周时代贵族间婚媾、宴享、朝拜、会盟和铭功颂德等礼制活动紧密相关。
古代青铜器常自铭为宝尊、宝鼎,这表明青铜器一直是被视为尊贵的宝物,汉代即将青铜器的出土视为祥瑞之兆。据《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因得鼎汾水之上,竟将年号改为元鼎。从汉武帝把铜鼎奉为神物这一历史性事件算起,华夏人收藏青铜器的历史已长达二千余年。
北宋以来,文人雅士对青铜器的研究、搜集和玩赏渐成风气,一门新的学问,即所谓的金石学从此开始成形,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即是宋代有名的金石学家……
那两个人看着张子健发愣的样子,脸上露出喜色,相互使个眼色,贾六笑眯眯的说道,“老板,我说的没有错吧!”
张子健努力让自己的视线,从这个青铜鼎上挪开,深深吸了口气说道,“我再仔细看看!”
“没问题,没问题!”贾六笑眯眯的说道。
张子健走近了几步,仔细观察着青铜鼎,把纹饰和式样还有铭文,跟书本上的东西一一对照,过了十多分钟,张子健轻轻点点头,站起来。
“呵呵,老板东西对吗?”贾六走到张子健跟前笑着问道。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