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圆融三谛(第 3/4 页)
不过证得了“诸见境”之后,佛门高僧圆寂之时,就会前往彼岸净土,传闻有佛陀亲自传授往后的佛法。
“师尊,何谓‘真谛,?”
姬博弈虽然■“诸见境”的关键,但是毕竟自身不是专业修佛的,这世短短二十年之中,底蕴不如眼前的灵禅师深厚。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灵禅师说话之中禅理深刻,隐藏玄机,让姬博弈眉头皱紧,他最讨厌这样子了。有什么话明明白白说出来不就行了吗,非要显示自己的高深,半遮半掩。
不过他也只有够陪着老和尚玩下去,开动自己的智慧,回想自己看过的各种佛经,希望能够从中找出“真谛”的痕迹······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义。”
脑海之中灵光一闪,不知道从何处看过的一句偈言被姬博弈顺口念了出来。
说来也奇怪,此言一出,脑中原本混沌不明的疑惑瞬间为之一清,似乎有佛陀亲自给他灌顶,让他明悟“真俗二谛”!
“不错,不错,老衲门下,唯有徒儿你可以超越为师。”
听到姬博弈在自己的一句点拨之下就领悟出了“真俗二谛”佛理,灵禅师内心泛起一阵不知道是什么情绪的感觉,半是叹息半是开怀的展颜一笑。
不知道什么时候,灵禅师已经转过身来,对着姬博弈轻轻的宣了一声佛号,一股无形的意念在这一声佛号之中与姬博弈的识海连接。
“一切世间之法,不论有情非情,总为因缘生者,因缘生之法,自体不实,故曰空,此理为真,故曰谛!”
《摩诃止观》之中,有一佛言名为“圆融三谛”,也是禅宗诸位高僧所能够在世间修行的最高境界。
“佛教中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都是以真俗二谛作为通说,阐述诸般佛理,无上正觉。法华宗智者大师从龙树《中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偈领悟出中谛,以此连系真俗二谛,强调三谛的圆融相即,由此建立起我中土禅宗的诸法实相论。”
无形的佛音仿佛在心中升起,姬博弈渐渐的从中领悟出了“圆融三谛”。
三谛即为空谛、假谛、中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