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徐光启高徒,土豆,玉米,番薯(第 1/4 页)
“哈哈,哈哈!——”
“康健,你提出的甜菜种植意见,用来治理碱滩,半沙地之法,很是有用!——”
康健得到李乾的确定,心道主公是怎么确定忝菜能治理碱滩, 半沙地之法有用的?
这种方法,自己与老师,乃是在实验所得,而没有具体实地到甘肃验证过。
自己从北平不远万里来到甘肃肃州,就死为了能够验证忝菜治理碱滩,半沙地之法。
只不过, 先期到了肃州路城,虽然成了劝农人,却不受上官重视,自己正要想着是否请求老师书信一封,给自己点点来路,使肃州路城上官看重自己。
却不料,老师书信还未到,自己就被送到了冠虏乡堡。
还好,经过自己观察,这个防守官李大人,对农事农政十分的看重。
当然,经过表现,大人对自己也算是看重。
只不过,偶尔会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奇变偶不变,你我天天见’?
咦,大人竟有如此嗜好!
康健见到李乾喜不自禁的样子,倍感受到重视, 犹豫一下,又说道:“主公, 其实忝菜治理碱滩, 半沙地之法,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最多只有一半的效果。”
李乾挥挥手,止住众人的喧杂讨论:“康健,有话不妨直说?”
“如果能以忝菜种植第一二茬,土豆,番薯种植第三四茬,玉米种植第五茬。”
“那么,属下可以保证,碱滩,半沙地哪怕不休耕,就能立刻变为下田,甚至中田。”
“还有,全沙地开凿深井,亦可照此法,先以胡杨木阻断黄沙,然后轮种此四类作物,将之变成半沙地,碱滩, 直至下田, 中田。”
“到时,只需三四年时光,冠虏乡堡所属二十五万亩沙地,可全部尽归耕田!——”
嘶!——
李乾倒吸一口凉气,大笑已不足以表示心中振奋。
也是,玉米,番薯,两种高产,耐寒耐寒作物,在明朝中后期传入沿海,而土豆,则在万历末年传入中国。
有如此宝物,只在东南沿海种植,岂不暴殄天物。
大明这个时代的人,还未真正发现,玉米,番薯,土豆的魅力!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