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传道(第 1/2 页)
“自然不能”,纯阳真人捋须微笑,“然而不读书却连修真的门槛都找不到。”说着,他示意陈潭坐下来听他慢慢讲解。
“你可还记得昨日我与你讲的道为何物?”
陈潭郑重点头,刚刚过去一天,他自然是记得的。
“道为宇宙之始,又演化宇宙万物,是故在宇宙中道无处不在,宇宙万物也都有求道的可能。道祖于三千年前化身老子,留下《道德经》便是点化世人如何求道,观其五千言,说了无非两件事,其一是道为何物,其二是符合道的行为,也就是德。”纯阳真人看看陈潭,接着道:“所以求道就是按照道的性质去行事,了解道、学习道、沟通道、利用道。”
“道竟然可以利用?”陈潭惊讶问。
“当然,世人运用事物规律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本不会飞却造出飞机,本不会潜却造出潜艇,这不正是利用道吗?”纯阳真人看陈潭点头认同,继续说道:“然而这终究只是利用了道的表象,与其称之为道,更应该称之为规律。”
“但我们修道之人却不同,我们追求的是宇宙终极,是真正的力量。”
“自古以来,无数的修行者运用了无数不同的方法去追求这种力量,或是祈祷,或是占星,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在我们道家眼中,由历代先师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为符箓,一为丹鼎。”
“所谓符箓,便是以特殊符号为媒,沟通施法者与自然的联系,调动宇宙普遍存在的道为自己所用,所以威力极其强大,但却也有弊端,借用的终非自己的,修末不修本,到身死道消之时终究是一场空。”
“丹鼎又分外丹,内丹。外丹即传砂炼汞,抟制奇珍,然而将求取大道寄托在一枚小小的丹丸上便是执迷,终究落了下成,不过也不能全盘否定,进补奇珍作为淬炼筋骨的辅助手段终究还是有用的。”
“而内丹即为金丹之术,修行人引动天地灵气,在体内孕育一个小宇宙,与体外大宇宙相互沟通、印证,即可行为契合于道,从而成仙。”
“道门发展至今,已经没有哪一家还敝帚自珍或有门户之见,都是主修符箓兼修丹鼎,或主修丹鼎兼修符箓,为师我身为全真门人,以后教你的自然主修丹鼎。”
“原来如此”,陈潭点头,深觉道门高深,心中更加崇敬起来。
“金丹之术又有几个步骤,首先你得了解道,学习道,这便是叫你读书的原因,当你学会坐忘冥想,将自己化成一根磁棒,便会感觉到道于天地之间存在的形式,也就是炁,引炁入体,可以强筋健骨,延年益寿,此之谓炼气。”
“然而炁终究不是道,只是道的表现形式,就如光与灯,得炁只是看到了光,拿不到灯终究是镜花水月,然而有了光便可以寻光找到灯,若有机缘,便可以触及一点,得到本质。这一点就如一粒米晶存于紫府之内,如一粒种子,只要存在总有生根发芽的可能,此之谓筑基。”
听到这里,陈潭不禁想起了几年前仙逝的一位高道,其道号便为米晶子,想那位地位崇高,道德高尚,深受世人爱戴,也不过是筑基的道行,看来能修到筑基以上境界的已经是凤毛麟角。
“有了这粒米晶,便可以将其与天地之间的道沟通,通过学习道,实践道,渐渐将其壮大,直到有一日它如恒星般悬浮紫府之内,引动体内五气盘旋其周,就如行星之于太阳一般,此时即为五气朝元,是为金丹,修到此处,便可飞天遁地,寿元长久,能常人所不能,世人常称其为陆地神仙。”
“此时虽然金丹已成,但与天地沟通仍然需要人作为媒介,就如电脑与网线之间加了一个调制解调器,但若人的元神下行,与金丹合为一体,金丹便有了灵识,此时的金丹就如操纵汽车的司机,而人的躯体也仅仅成为了一台机器,此境界便为元婴,元婴又分两重境界,若只是将金丹与元神融合的即为元婴,若是如此,元婴便是此人的最高成就了;若将金丹与元神融合时,精、气、神任其调动,就如人有手足,鱼有鳍,鸟有翅,有了逍遥于天地的能力,此之谓三花聚顶,是为化神。”说到这里,纯阳真人自傲一笑,轻捋长髯。
陈潭看着臭屁的纯阳真人,不禁心中吐槽:“呵,懂得还不少。”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