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我,周忱,大明妇女之友!!!(第 3/4 页)
如果把织毛衣的方法推广开来了,这下得多少原本穿不起衣服的老百姓,从此以后告别衣不蔽体的日子?
周忱听到朱瞻基的话,也点了点头道:“之所以便宜,完全是因为省去了织布的过程,若是加上织布的过程,臣想一匹布的成本会直接变成三四两银子,但是没有织布过程的话,一件衣服的成本………”
周忱说着说着,自己也突然愣住了。
朱瞻基:“………”
他突然有些复杂的看了一眼周忱。
织毛衣的手段,这下子不知道会造福多少白姓。
说是被拿来当成供奉,都是不为过的了。
自己这可是白白的把一个功劳给丢到这家伙脑袋上。
朱瞻基觉得自己还是有些年轻了。
想事情有时候想的太不周到了。
原本他收购羊毛,只是打算将这种办法当做制裁草原的手段。
其次则是可以利用自己知晓祛除羊毛膻味的手段,然后再赚点钱。
然而现在他才发现,制裁草原算个毛线啊。
羊毛它用来织毛衣不香吗?
衣食住行!
穿衣可是排在吃饭前面的。
如果能解决大明百姓穿衣的问题,这得是多大的功劳?
要知道这种方法和传统的纺织行业可是明显不同的。
传统的纺织行业,算起来大致需要三个步骤,纺线,织布,然后缝合。
但是织毛衣呢?
就两个步骤:纺线,编织。
且不说两者的技术高低,仅仅是织毛衣的入门门槛,就让大批穷人有了自己制作衣服的资格。
再算上成本,朱瞻基明白,可以说这件事的功劳之大,几乎是不下于新盐的,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还要远远高于新盐的功劳。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