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我,周忱,大明妇女之友!!!(第 2/4 页)
如果把织毛衣这种事弄到大明来,这个本就喜欢男耕女织的时代,有了织毛衣这种灵活方便的东西。
农忙闲暇后,四五个农村妇女,又或者富家小姐,村头巷尾,阁楼闺房什么的一聚,然后一边聊着天,一边手上还不忘织着毛衣。
朱瞻基几乎已经想到,周忱以后变成妇女之友的画面了。
毕竟把原本呆在家里织布的妇女解脱出来,走到了街头巷尾,这不是造福广大妇女是什么?
想到这些,朱瞻基看向周忱的目光就很深意,想了想才问道:“纺织厂如果全力生产的话,羊毛方面是否跟得上供应?别到时候后羊毛跟不上织线的速度。”
周忱倒是不知道朱瞻基脑子里已经想了这么多,连他未来的名号都想好了,闻言就立即道:
“殿下放心,最近户部安排去草原收购羊毛的人传回消息,据说草原人知道了大明要收购羊毛,并且还是使用食盐,以及布匹,陶器,粮食等等生活物资,一些部落的首领更是直接找了上来,主动降低羊毛价格的都想要换去这些东西,因此羊毛绝对供应的上。”
朱瞻基脸上露出笑容道:“降低价格就不用了,不能让他们吃亏嘛,毕竟他们辛苦养的羊,该让他们赚的还是要让他们赚的,不然他们怎么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羊毛?”
周忱点头,知道朱瞻基这话里的意思是想让草原人多养羊,就笑道:
“殿下说的极是,臣算了下,一头羊一身的羊毛大概在三到五斤,一斤五十文的普通黄盐可以换来十头羊的羊毛,大概在四十斤左右,四十斤羊毛去掉杂质,然后浸泡晾晒,大概能剩下三十斤,可以生产六十繀毛线,加上此间各种成本,一繀羊毛成本绝不超过五文钱!”
“这么便宜吗?”
朱瞻基听到周忱给自己算的账,心里也是愣了下。
他有想过羊毛的成本会很低,但是却从来没想过羊毛的成本会低成这样。
要是这么来算的话,一个毛线团才五文钱的成本,岂不是一件毛衣的成本都只要二十文了!
虽然毛线不是毛衣,生产一繀毛线,要不了几个功夫,织毛衣却需要一些时间。
这个时间算起来和以前用织布机织布的时间也是大差不差的。
但是织毛衣不一样啊,这玩意儿不需要织布机。
更不用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几乎有点空闲了就能织几下。
买不起织布机的普通百姓完全可以买几个毛线团。
然后自己砍几根树枝,削两根毛衣针,这才多少成本?
织毛衣这种活本来就不难,一个毛线团的成本不过五文钱,就算他需要赚点钱,翻个倍,卖出去十文钱一个毛线团。
也就是说只需要花四十文钱,再平日里抽抽空,就能十分容易的获得一件极为暖和的毛衣!
朱瞻基突然发现自己貌似有些小看了羊毛这种东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