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七十七章 投其所好(第 3/4 页)

    连朱熹老夫子都说了:“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

    就是有个问题。

    考卷弥封开启后,邝洋名发现朱浩的身份乃是兴王府伴读,会不会从中作梗?

    知道我是兴王府伴读,一气之下把我除名了……名义上所有成绩都在开封前便确定,但要把一个通过县试的考生名字从榜单上拿下,主考官还是有这权力的。或者说,就算他坏了规矩,把一个学子从榜上除名,也没人管。

    既然如此……

    那我除了抨击严厉外,更要表明我“身在曹营心在汉”,毕竟我朱浩可是锦衣卫朱家出身,我进兴王府哪能有善意?

    ……

    先找论题方向。

    第二题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孔子觉得五十岁后应该好好学习《易经》,还说如此便没有什么大的过错。

    可问题是……

    易经这东西,很多都很玄乎,尤其先秦时代的《易》,要知道孔老夫子可是主张过“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你五十岁之后去学《易》,是否违背了自己对阴阳鬼神之说的看法?

    但其实很好理解,《易》的本质是天理循环。

    说白了,还是格物致知中“一草一木都有理”的思想。

    邝洋名是个正统的理学坚守者,大明正德年间,心学早已萌芽,邝洋名或是想以此等出题表明,自己要坚决跟心学思想做斗争,谁在科举文章中体现出心学思想,受其影响……要在我这儿录取?没门!

    又是个坑。

    虽然名义上阅卷的不是邝洋名本人,但邝洋名有权挑选阅卷官,州县地界哪些老学究持什么思想,或是谁跟新兴的心学走得近,邝洋名能不知道?到时他选回来的全都是理学老学究,这些人研究出题者的心思也是一个顶俩,到时一群理学老儒抠字眼,把有心学思想的考生一律挡在录取名单外……

    不但县试要做如此防备,马上要连考的府试也得小心谨慎才是。

    这才叫危险呢。

    理学的根基动摇,不是因为心学要挑战传统,而在于理学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老学究不肯接受新学派兴起,打压新学派的情况在历朝历代也有出现,眼看心学就要在王守仁的努力下,未来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内成为儒学的一股正统力量,偏偏此时还有这种老顽固挡路……

    朱浩心想,还好我不是真的师从王守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晋末长剑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江湖三女侠 希腊神话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1717新美洲帝国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世子妃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不是吧君子也防 折尽春风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我的七个绝代风华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