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章 有人曾青春,有人正青春(第 3/4 页)

    郁阿姨愁。

    班主任上午刚给她打过电话。全班五个数学不及格的,邵雪光荣地成了这五分之一。最关键的是,这孩子英语还考了个年级第三——她们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

    “邵雪妈妈呀,”班主任有点不满,“你帮我问一下,你们家孩子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她这偏科偏得有点刻意,我觉着她是在对我表达一种不满。”

    “那怎么可能呀肖老师。”郁东歌在电话这边都快鞠躬了,“您有多负责我们还不知道呀。她领了成绩回来我就教育她,您不用想这么多。”

    邵华对这事没那么上心。他把报纸从眼前拿开劝自己媳妇:“她又不是不学,不就是数学差嘛,回头上了高中选文科不就行了?”

    “文科高考不考数学啊?”郁东歌焦躁得不行,正好逮着机会发火,“还上高中呢,她这样能上哪所好高中?人家张祁、素年上的都是什么学校,她又能上什么学校?”

    话音一落,邵雪就开门进来了。

    郁东歌拉下脸,腿一抬坐到餐桌旁边的椅子上。

    “卷子呢?”

    邵雪恹恹地把卷子拿出来,嘴里还不饶人:“您又看不懂。”

    郁东歌还真看不懂。

    晋宁那样读书留学的毕竟是少数,郁东歌和郑津都是十六七岁就进故宫当学徒了。邵华好歹是高中毕业,颠颠过来帮郁东歌解围,看了半晌发出感叹:“嘿,现在这初中生,数学这么难了啊?”

    “你别帮着她说话。”郁东歌瞪他,“又不是全不及格。考得好的那么多,就她拿这个分。”

    “那我英语还年级第三呢,也没见夸我。”

    “那做得好的还用说吗?我们不就是得指出你的不足才能进步吗?”

    邵雪觉得这逻辑绝对有问题,但又不知道怎么顶回去,只能蔫蔫地老实坐着。

    “我说你,有空就多问问素年和张祁学习的方法,别成天听歌、看电影。”

    真是风水轮流转,张祁如今也能成她学习的榜样了。那边郁东歌越说越气,拿着郑素年就给她做起示范来。

    “至于吗?”邵雪也急了,“我就一门数学没考好就把我说得一文不值。”

    “那你做学生成绩不好,可不就一文不值?”

    “你就说素年哥这个好那个好,人家晋阿姨也从来不用成绩来评价他啊。”

    “那人家素年也没数学不及格呀。”

    邵华一看形势有点控制不住,报纸不看天气预报也不听了,拿着个小黑本屁颠颠地过来拉着郁东歌:“哎哎,昨儿开会不是说明天要看咱们中年职工那个迎奥运、学英语的学习成果吗?你准备了没有?”

    郁东歌这个女人,注意力格外容易被转移。邵华把她说得心一乱,重心一下就从邵雪身上移开了。

    邵雪看见自己亲爹示意的眼神,赶忙跑了出去。

    邵雪现在想起来当年迎奥运、学英语的盛况还是觉得好笑。电视台一天到晚播放着全民学英语的成果,出租车司机在镜头前笑得露出一排牙:“nicetomeetyou啊,welcomemyfriend!”

    这风太盛,饶是故宫墙高庭院深,还是飘飘荡荡地吹了进去。

    郁东歌她们都被通知说最近要背几个自己专业的单词,到时候外国友人一来,咱们人人能扯几句介绍。这事对傅乔木和窦思远这一代的影响倒不大——他们是大学生,四六级都过了,不在乎这点单词量,可却难坏了郑津、孙祁瑞他们中老两辈。

    孙祁瑞刚开始特抵触这事,用他的话说:大半辈子都过来了,黄土埋到脖子根,学什么英语,不学。

    所以当窦思远兴冲冲地给自己的师父准备了一本《中华瓷器英文大全》的时候还被骂了一顿。

    结果开完会第三天,孙祁瑞早上进门的时候抬头就碰见了临摹组的罗怀瑾。老头儿比他还大两岁,也是返聘回来带徒弟的,推着自行车举起一只手,中气十足地喊:“孙师傅,顾得morning!”(goodmorning,早上好!)孙祁瑞大早上生一肚子火:“你这哪儿来的口音?一大把岁数跟着瞎折腾。”

    “这是瞎折腾?孙老师,你的思想境界落后了啊。”

    孙祁瑞一口恶气咽不下去,大怒之下回了瓷器室,抓着窦思远让他教自己几个外文单词。

    中午吃饭的时候,两个老头儿又在食堂碰见了。孙祁瑞抬起手,范儿十足地说:“罗老师,顾得afternoon!”

    一时之间,西风吹过东风,郁东歌拿着邵雪淘汰的电子词典,拉着康莫水跟着念:“丝绸,silk。你看,挺标准的吧。”

    康莫水愣了一下,指着自己衣服上的花说:“郁老师,那这个绣花呢?”

    郁东歌在字典上戳了几下,格外艰难地念道:“e-m-b-r-o-i-d……妈呀,这个咋这么长?合着我们家邵雪英语考个年级第三也不容易啊。”

    04.

    农历六月二十四,大暑,全年最热的一天。

    院里树多,吊死鬼洋辣子挂得跟珠帘似的。大早上的太阳就挂起来了,邵雪稀里糊涂把早饭塞进肚子里,转脸就拿起了书包。

    “妈,我走了啊。”她几步跑出门槛,郑素年正单脚撑着自行车在等她。

    邵雪跳上车后座,车飞快地蹿了出去。

    郁东歌跟在后面嚷:“你豆浆不喝了?”

    邵雪的声音消失在胡同拐弯处:“不——喝——了——”

    邵华还在屋里慢条斯理地吃早饭,被自己媳妇气势汹汹的样子弄得莫名其妙。郁东歌把豆浆拍在桌子上,非常不满地唠叨起来:“大暑假的就知道往外跑。你看你这闺女,才这么大就跟素年亲成这样了。”

    邵华心不在焉地敷衍道:“人青梅竹马,关你这中年妇女什么事。”

    郁东歌大怒,立刻收走了邵华面前的早饭。

    “哎不是,”邵华无辜地瞪大眼,“我这儿还没吃完呢。”

    “我喂狗也不喂你。”

    语毕,郁东歌穿上外套,迅速骑自行车去上班了。邵华哀叹许久,可怜兮兮地跟了上去。

    邵雪和郑素年进麦当劳的时候,张祁已经吃上了。张祁被竞赛保送这事估计半个东城都知道了,以至于旁人碰见他爷爷总会递支烟亲热地说:“张大爷,听说您那宝贝孙子出息了啊?”

    老头儿脸上倍有面儿,背着儿子儿媳给了张祁五百块钱奖励。正好张祁和郑素年说好了假期要给邵雪补习,三个人一合计,干脆就去麦当劳,买个薯条就能坐一下午。

    但显然张祁不是只打算吃个薯条的样子。

    郑素年说:“张祁,你那五百还剩多少?”

    “我也不知道,”张祁把鸡翅咬得嘎嘣响,“有钱先花着呗。”

    “现在外面把你都传成华罗庚第二了,你能不能有点数学天才的样子?”

    “数学天才啥样?”张祁打了个嗝儿,“数学天才也得吃炸鸡翅呀!”

    他翻了翻手边的练习册,翻出一页丢给邵雪:“你先做着,哪有问题我一会儿再给你讲。”

    郑素年下个学期升高二,学业压力也不小。他拿了张物理卷子出来做了一会儿,忽地听见邵雪嘴里嘟嘟囔囔的。

    他忍不住探头看了一眼卷面,然后就看见邵雪正翻着白眼“2,4,8,16”地往上算,算了一会儿,好像有点记不清算了几次乘以2了,又从头数了一遍。

    “邵雪,”他有点于心不忍地说,“二的六次方,你算8乘8就行了。”

    张祁发出了鸭子一般的笑声。

    他笑着笑着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三个人一扭头,只见柜台旁边有个七八岁的小孩哭得撕心裂肺的。邵雪用笔敲了敲桌子,皮笑肉不笑:“张祁,瞅你把人吓成什么样了。”

    有员工过来问他爸妈在哪儿,小孩哭得更大声。旁边人来人往,硬是没一个跟小孩能搭上话。邵雪看了半天,突然说:“他说的是中文吗?”

    她这个思路比较新颖,引得郑素年和张祁对着这孩子一通研究。仨人听了半天,郑素年有点犹豫地说:“他刚才是不是……喊了一个daddy?”

    张祁做事比较果断,掏出他的半吊子英语就上了:“comeherecomehere。”(来这里,来这里。)

    小孩一愣,硬是止住了哭。张祁一看有戏,扭头就对邵雪说:“邵雪,你快去和这小外国友人交涉一波,展现咱们国际化大城市的风采。”

    小孩看见他们没有帮自己的意思,嘴角一撇又要哭,吓得邵雪急忙走了过去。她也没想到自己头一回和真正的外国人交流会是一个六岁的小朋友,你来我往了半天,总算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小孩是在国外长大的,今天被爸爸带着回国却走丢了,他看见旁边这个麦当劳的logo(标志)长得和自己家那个挺像就进来了,结果进来还是找不着自己亲爹。三个人问了几句大概弄明白是怎么回事,领着小孩就去了最近的派出所。

    派出所那片警齐名扬就住邵雪他们胡同,抬眼一看这仨人,一下就乐了:“哟,这不张祁吗?你犯什么事了,这是来自首啊?”

    “齐叔叔,我都多大了,你还记着我小时候招猫害那几档子事,什么跟什么就自首了?”

    “哼,我对你有阴影。不是,你们仨怎么带一孩子啊?”

    “这就是了嘛。”张祁一拍手,“这孩子跟家里人走散了,我们仨不辞辛苦把这走失儿童给您送过来了。您一上来就这么打击我,真是寒了我的心啊。”

    齐名扬一看真是小孩走丢了,工作状态赶紧上线。他给几个附近的派出所打了电话,没一会儿就查出了小孩已经报警的身为归国华侨的爹。

    “坐着等吧,他爸一会儿过来领人。”

    齐名扬英语不咋地,小孩跟他沟通不好,拽着邵雪的袖子不让这姐姐走。

    三个未成年蹲一堆哄着这个未成年的小孩,不过十分钟就等来一个满头大汗的中年男人。

    “哎呀,谢谢你们几位啊,这孩子可把我吓坏了。”

    “哟,”张祁一听对方的口音就乐了,“叔叔您这是乡音未改呀。”

    “嗨,”那人把儿子拉过去长舒一口气,“我就是十几年没回来了。刚一下车路都不认识,一转眼他就跑没了。”

    齐名扬招呼他过去登记,这人一边写一边拖着邵雪他们不让走:“你们别走,我一会儿得请你们吃饭。”

    好歹是个归国华侨。三个人跃跃欲试,做好了吃高档西餐的准备,结果男人上车就奔着老一辈最爱去的灌肠老店去了。郑素年和张祁夹着个小孩坐后面,邵雪坐的是副驾驶座。她斟酌了半天语句,终于忍不住问出来:“叔叔,咱这是去吃灌肠啊?”

    “可不嘛,”男人盯着眼前的车水马龙长长地叹了口气,“想了十几年了。

    打小就吃,出了国再也没尝过正宗的。就这一口,想了十几年了。”

    马路大改,男人几次路口都走岔了。邵雪在旁边叽叽喳喳地指路,却只见他的眉毛一点点皱起来。

    “怎么都变了呀,”他有点迷茫地说,“我怎么都不认识了?”

    张祁安慰:“您都离开这么长时间了,这路不熟也正常。”

    “我知道,可是这高楼大厦平地起的,”他抬下巴指了指窗外,“一点以前的痕迹都没有了。你要是不告诉我,这哪儿是故乡啊,这就是一他乡——哟,这大坑!”

    小孩站在后座上,一起一落被颠得磕了头,大哭着钻进郑素年怀里。

    车里的气氛一下有些尴尬。邵雪不知说什么,只能赶紧转移话题:“现在这路一个月换三回,我妈他们有时候都不认识。这不快到了嘛——哎,叔叔您这是车载音响吗?您这能放歌吗?”

    那人凄然一笑,随手摁下了音响的开关。前奏一出来,车里的几个年轻人都是一愣。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么就这一口大碗茶……”

    漫长的间奏里,邵雪忽地听到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儿豆腐/京味儿真美/我带着那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大碗茶。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

    “它直传到天涯。”

    05.

    2003年的夏天,邵雪家买了第一台电脑。

    那年头,中关村攒机是一门来快钱的手艺。所谓攒机,就是电脑各部件一点一点攒起来最后组成一台电脑。普通老百姓不懂这个,攒机的人就低买高卖挣个差价。窦思远是理工大学毕业的,有个同学业余倒腾这玩意儿,吃饭的时候那同学就随口一提,问他有没有要买电脑的朋友。

    正好赶上了晋宁和郁东歌想买。

    一台电脑大几千,放那时候的工薪家庭也是个大件。一群人忙碌了半个月,从装机到联网,轰动了半条胡同。那时候哪有什么液晶电脑,全是集装箱大小的台式机,用一会儿主机就热得发烫。

    窦思远特意来邵雪家给她调了机器。邵雪研究了一会儿他给她收藏的几个网页,指着一个橘黄的就问:“这是干什么的?”

    “这个是网上购物,没见过?”

    “网上买东西?”邵雪有点茫然,“靠谱吗?”

    “老土了吧,”窦思远笑话她,“你们这叫落后于时代。这个网,你这边网页上看上什么一下单,人家过两天就给你送到家门口。”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那年花开1981 终极火力 巅峰学霸 华娱从男模开始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讨逆 至尊战王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混沌天帝诀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重回1982小渔村 国潮1980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超级修真弃少 盖世神医 修罗剑神 龙王令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斗爱之冠 蜜桃甜 覆水满杯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仵作惊华 盖世神医 慢性沉迷 火焰戎装 忤逆本能 山有木兮 完美无缺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冬至 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