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五章:内阁雏形(第 3/3 页)

    在场的官员没有傻瓜,他们都知道朱元璋命不久矣,让朱棣负责完善科举,培养读书人,其意在于帮助朱棣笼络天下文人之心。

    毕竟,培养文人,在历朝历代皆是治政正确,可以说,谁反对朝廷完善科举培养人才,谁就是天下读书人的敌人!

    在华夏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如何统一百姓们的思想,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敬畏朝廷,是让当权者最为头疼的问题。

    以严刑峻法、律令来约束,天下百姓只会表面上听话,而心里必然是敢怒不敢言。

    故而,若要真正管控百姓的思想,最终还是得靠教化。

    为此,朱元璋在大明立国之初,就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国策,然后创立了极为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包括中央的国子学,地方上的府学、州学、县学、宗学、社学等。

    朱元璋推行的义务教育之制,犹如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而且那些被选入国子监的优秀学子,朝廷不仅会提供食宿,其中优异者更有极大的可能被提拔做官。

    此义务教育,开历史之先河,可谓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这一切看起来相当美好,但朝廷所办的学校校规十分严格,轻的挨打体罚,重的革除学籍,严重的发配充军,读书人在里面上学,必须慎之又慎。

    总之,真正支持朱元璋这套义务教育的官员与百姓并不多,如果不是为了做官,恐怕极少会有人去入学读书。

    所以,历史上大明立国近百年后,这些徒具形式的教育系统逐渐崩坏,最后民间书院崛起,以至于形成明朝后期的党争败国之局面。

    朱高煦深知明初义务教育的漏洞,这几年与朱元璋隐晦含蓄的提过多次,而今朱元璋愿意革新科举,乃是其想通了其中关节。

    当然,现场众臣包括两位当值的内阁顾问在内,仍有个别聪慧之辈,比如解缙、夏原吉等人,认为朱元璋提出革新科举的真正目的,绝对不只是完善培养人才的制度那么简单,一定还有着其他的谋划。

    至于究竟是何目的,他们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

    别说他们想不明白,就连朱元璋与朱棣当时都没有想到革新科举,除了能够为朝廷培养大量的各类人才之外,还能实现另外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

    那便是将文人的身份从官员身上强制剥离,学术的归学术,政治的归政治!

    ps:求推荐票!老铁们可以多发章节说,开开玩笑啥的都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红楼琏二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活埋大清朝 寒门崛起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世子妃 江湖三女侠 儒道之天下霸主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明末:帝国崛起 古龙文集·小李飞刀(全9册) 活埋大清朝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雄兵连之堕落天使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我舍友变成美少女了 大唐风流军师 希腊神话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重生第一甜:偏执墨少的掌中娇 北齐怪谈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