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六章:多科取士(第 1/3 页)

    虽然世人皆知,文人是文人,文官是文官,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

    但是,当文人成为官员后,两者即混为一体,而文官治政之结果可参见宋朝。

    朱元璋可不愿大明成为第二个宋朝,朱棣亦不愿,朱高煦更不愿。

    所以,大明需要科举革新!

    朱高煦之前就与朱元璋提过革新科举来实现这个目的,只是当时朱元璋觉得时机不成熟。

    在朱高煦看来,文官是从政的朝廷命官,没有做官以前是文人,专研学术、收徒授课都可以。

    可一旦做了官,那就要有个官员的样子,做好职务分内之事,守纪律、讲规矩,禁止拿文人的那一套来搞政治。

    这种创举,也只有身为穿越者的朱高煦可以想到。

    此时,在朱棣发话之后,众人开始商议科举革新之事。

    不多时,保守派商量出一个大概,随即便由其代表人之一的练子宁率先发言。

    “禀殿下,臣以为可加强朝廷官学在乡里之间的地位,如社学、蒙学、宗学由专人管理,拓宽可入学者之范围,让更多少年人可就近读书。”

    见朱棣听的认真,练子宁接着道:“如此一来,数年之后,天下间有资格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将会越来越多。朝廷可用之人才,亦随之增加。”

    “臣以为不然!”

    练子宁的话音刚落,便有一人高声表达反对意见。

    此人正是激进派的代表者之一解缙。

    “解学士有何见解?”朱棣主动询问道。

    解缙深得朱棣赏识,此刻躬身做礼,然后恭声说了一番话。

    “禀殿下,臣认为可废除古旧制度,而立一新政。即在天下各县城之中建立由朝廷直管的县级书院,每岁招募定量的已开蒙少年入院读书。”

    “针对此类少年进行为期两至三年的培养,之后再进行考核,择其优者入国子监继续进学,最终参加科举考试。”

    闻言,朱棣点了点头。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星海王座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