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靖江王与吴王(第 2/4 页)
这种待遇低于亲王,但却高于彼时的所有郡王。
朱元璋给侄孙朱守谦的册宝也是与亲王类似的金册金印,此举也彰显出了靖江王与其他郡王的不同。
此外,大明的郡王并没有庄田与护卫,皆依靠亲王而存,可靖江王府却有田庄、王城、护卫、长史!
甚至包括靖江王府的大门形制,朱元璋也特许其使用亲王规制。
可惜朱守谦就藩之后,在广西搞得民怨沸腾。
朱元璋于是在洪武十三年召朱守谦回京师戒谕之。
可朱守谦不知悔改,反而作诗讥刺,引古牵今,内多含冤抱恨。
朱元璋怒而废其为庶人,打发他回凤阳老家反省,希望他改过自新。
七年后,也就是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以为朱守谦经历了这么多的艰苦磨难,必定改过自新,便复其爵,徙镇云南。
然而这位初代靖江王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他到了云南后很快又搞出了一个“军民怨咨”的局面,朱元璋只得又将其召回,仍安置凤阳。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朱守谦横咨如故,在凤阳强取牧马,暴扰一乡。
朱元璋大怒之下,召朱守谦至京师,笞而禁锢之。
就这样,朱守谦在洪武二十五年正月郁郁而终,无谥。
后来,朱元璋册封朱守谦的嫡长子朱赞仪为靖江王世子,并着手修治靖江王府,恢复广西护卫的同时,于洪武二十七年做了一个决定:“靖江王府比正枝郡王递减一等”。
也就是说,原先靖江王除了世子之外,余子皆封镇国将军,女儿皆封县主。
此规定一出,之后靖江王除了世子之外,余子就要降一级封辅国将军,女儿也只能封郡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