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九章:儿臣不反对郡县安南(第 1/4 页)

    光阴似箭。

    七个月转瞬即逝。

    时间来到了永乐四年,六月十二日。

    早朝。

    此时,昨日刚刚入京报信的大理寺少卿陈洽,把南征大军进半年以来的战况,做了一次简短的概述。

    今年正月,已经控制住疫病, 并休整一个月的明军以升龙城为根基,开始继续进攻胡氏伪王所立的安南国都清化城,胡氏王子胡元澄领军退守黄江,与胡季犛、胡汉苍会合,而沐晟则领兵进驻木凡江预备出击。

    二月,沐晟沿江两岸击败胡元澄军,追击至闷海口, 因军中再次爆发疾疫, 明军移师到咸子关立塞备战。

    三月, 胡氏军集合水步大军七万,号称二十一万,与明军爆发咸子关之战,结果胡氏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于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

    四月,朱棣收到军报后下诏,命令南征官兵继续寻找陈氏子孙,希望安南国政权还是由陈氏子孙来执掌。

    五月,胡氏父子在奇罗海口被明军俘获,胡氏建立的安南国灭亡,领土被大明收复。

    与此同时, 大明朝廷寻找陈氏子孙的消息在安南国传开之后, 安南国的耆老们组织了一千多人的请愿队伍,来到明军大营辕门前请愿,并献上了安南国的郡县舆图。

    他们认为安南国陈氏王族已被胡氏贼人杀光了, 已经没有继承人, 渴望大明朝廷直接接管安南国,因为“安南本中国地,乞仍入职方,同内郡”。

    昨日,负责为南征大军管理粮草之一的军需官大理寺少卿陈洽入京后,已第一时间将安南国的舆图与历城侯盛庸所呈的军报上交朝廷。

    “论功行赏的事,可以等有功将士回来之后再议。眼下最关键的,是如何处置胡氏父子以及安南国。今日早朝,朕想听听诸卿的看法。”

    朱棣端坐在金台之上,难掩脸上的喜色,非常开心的问道。

    他万万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南征大军竟然轻而易举的扫平了安南国!

    那可是足足有三百多万人口的安南国,是三百多万,不是三十多万!

    这只是官方统计在册的人数,真要严格算上隐匿的人数,整个安南国怕是得有四百万人口!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没有想到, 安南国会如此不堪一击。

    “陛下, 胡氏父子乃是篡权夺位的逆贼,依律当凌迟处死, 株连九族!”

    左都御史暴昭率先出列,躬身奏禀道。

    “臣附议。”右都御史严震紧随其后,躬身道。

    随后,大理寺卿吕震等上百名官员纷纷出列,表示附议。

    朱棣一看这情况,大手一挥道:“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议下一件事,如何安置安南国,是置以郡县,还是继续寻找陈氏子孙,为陈氏安南兴灭继绝?”

    历史上,关于胡氏父子的下场,有多种版本。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与朱棣靖难登基有关。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寒门崛起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