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八章:筑城利器(第 1/4 页)

    半个时辰前。

    春和殿。

    太子书房。

    朱高煦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直径约一尺的地球仪,地球仪的边上放着一本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上面画出了玉米、甘薯(红薯)、冬薯(土豆)、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六月柿(番茄)、菜豆(四季豆)等农作物与蔬菜瓜果。

    “郑和,下个月你就要出海了,这个地球仪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朱高煦努努嘴,示意郑和拿起地球上。

    郑和恭声道:“卑职谢太子殿下赏赐。”

    他说着话,伸出双手托起了地球仪, 目不转睛的盯着地球仪上的蓝色大海。

    此时,朱高煦说道:“郑和,前些天我与父皇说大荒南洲出产玉米、甘薯、南瓜等高产作物,据古籍之中记载,那里的还有许多种作物与蔬菜瓜果,为了方便你派人寻找, 我特地将这些东西画成图,就是你眼皮底下的这本册子,你打开看看。”

    郑和当即放下地球仪, 拿起那本册子,翻开封面,第一页是目录,而排在目录第一位的却不是玉米、甘薯、南瓜,反而是一种叫“冬薯”的农作物。

    朱高煦见郑和面露疑惑,遂简单介绍道:“成熟的冬薯(土豆)有人的拳头那般大,不能生吃,但煮熟后切成块、丝,炒着吃,也可以与甘薯一样,切片晾干后打成粉,与面粉类似,做成饼、做成条都可以。”

    “冬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因它生长于大荒南洲高山地区,那里终年气温偏低, 所以怕旱又怕涝,但此特性却非常适合在漠南、西域与辽东、努尔干地区种植。”

    “一般情况下,冬薯亩产能达到三千斤, 如果管理得当,环境事宜,可以亩产七八千斤。”

    郑和听到这里,感觉头脑有些发蒙,他出于本能的选择相信朱高煦。

    朱棣想要郡县西域与岭北的雄心从来不加掩饰,而打下容易治理难,主要就是稻、麦等农作物在那里种植的话难以保证产量。

    西域之所以屡次脱离中原王朝的掌控,一方面是交通不便,另一方面就是那边的人口过少,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军事力量,低于来自北方与西方的入侵势力。

    至于人口过少的根本原因,乃是农业产量过低!

    在郑和看来,这亩产数千斤又特别适合高原与岭北地区的冬薯,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大明,让大明郡县西域与岭北的农作物!

    “殿下,臣就算是拼了这条命,也要找到冬薯, 将其带回大明!”

    郑和热血上涌,涨红了脸说道。

    “郑和,我不要你拼命。”

    朱高煦淡淡的道:“你这次出海, 除了完成绕大地航行一圈的壮举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这本册子上的各种作物顺利带回大明。父皇说了,四年的时间不够,那就五年,五年时间不够,那就六年。总之,不管是五年还是六年,甚至是七年或者八年,你只要完成任务,顺利回航即可。”

    “殿下放心,臣心中有数。”

    郑和恭声道:“臣此次出海,一是派人护送各邦国贡使回国,二是派人在南洋满剌加、旧港、爪哇、婆罗洲等地营建城池,作为官厂、军镇及物资中转站之用,三是出兵将南洋残余海盗及不服势力剿灭。”

    “四是为西洋各邦驱赶海盗,五是绕过大荒西洲(非洲)之后继续西进找到大荒南洲并登陆,六是从大荒南洲境内找到诸多作物,七是带着那些作物继续向西航行,直至返回大明,完成绕大地航行一圈的任务。”

    就在这时,两人耳边响起了一声巨响,听着像是重型火炮的声音。

    郑和吓得手一抖,手中书册差点落地。

    “无事!”

    朱高煦面不改色安抚道:“今日墨巧司会进行一次炮轰石室的实验,此轰隆声,应是火炮之声。”

    说罢,他冲书房门外喊道:“赵俊臣?”

    赵俊臣应声入内,躬身作揖道:“卑职在。”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谍影:命令与征服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红楼琏二爷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在斗罗创办魔法学院 晋末长剑 沉溺 武道凌天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冰川天女传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大清要完 明末:帝国崛起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汉帝国风云录 巡狩江山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北宋穿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