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章:金陵女馆(第 1/4 页)

    “禀殿下,太祖皇帝开国不久后,听闻昌黎县有一位精通历数、天文的村妇马蓬瀛经常帮助村民解决难题,如改进农具,设计新型水车,便差人表彰此女,并将其征召入朝为官,又下令昌黎县衙每年补贴此女俸米六十石。”

    “若臣没有记错,马蓬瀛目前应该仍在宫中担任尚宫一职。由此可见,朝廷征召女子为官,在本朝乃有先例。”

    “故而,即便有女子品学兼优,但臣仍认为不可将之招入金陵书院。因为学生与教授身份不同,而郑小珺年纪已长,且好机巧之物,体型粗犷,她在书院之中任格物学教授断不会引发非议。”

    方孝儒依旧坚持反对意见,苦口婆心的说了一番话。

    朱高煦听了方孝儒的这番坦诚之言,不禁陷入了沉默。

    他的心里其实很清楚,就目前这个时代,想要办一所男女皆可入学的学校,所要承受的舆论压力,会无比巨大。

    可以说,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动摇他的储君地位!

    试想,男女学生朝夕相处,怎可能不产生感情?

    而有些男女在情难自禁时,忍不住就会进行生娃之事。

    若在金陵书院之中发生这种事,太子朱高煦身为书院院长,颜面何存?

    那些不满朱高煦的官员,必然会趁机搞事,制造不利于他的舆论。

    “堂堂太子殿下管教出来的学生,竟然在校内行苟且之事?莫非是跟太子学的?”

    到时候,诸如此类的污言秽语,只会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传遍整个金陵皇城。

    想到这里,朱高煦决定改变思路,遂开口道:“方博士言之有理,收女子入金陵书院进学,确实不妥。”

    他话锋一转,道:“我欲奏请父皇,在金陵常科书院附近,选址另建一座女馆,专门招收女子进学,传授圣人德教,方博士意下如何?”

    方孝儒饱读诗书,自然知道历朝历代对女子的教育态度。

    汉代承袭周代宗室之学的传统,相对注重女子的教育。

    后汉时汉安帝的皇后邓绥,为了提高宗室子弟的素质,特地于汉安帝元初六年开办了一所官邸之学,令族诸王子弟及邓氏近亲子侄中,凡五岁以上男女,一律进学堂念书,她甚至亲自监督考试。

    邓绥受其师班昭的影响,主张成年女子也应与男子一样读书,于是“诏中官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开了宫廷女子与男子平等接受教育的先例。

    据方孝儒所知,这种宗室之学在汉代之后已经销声匿迹。

    而朱高煦所言的女馆,并不是宗室之学,而是面向寻常家庭的女子学校。

    “回殿下,此事干系重大,臣不敢妄言。”

    方孝孺略作思考,然后躬身行礼道。

    朱高煦却不愿放过方孝儒,接着说道:“不论对错,准你试言一二。”

    “臣,遵命。”

    方孝孺不得不恭声道:“古代女子求学,不外乎三种途径,一者多受教于父兄,二者为秦楼楚馆的师徒授受,三者便是佛寺道观中尼姑、道姑受教于其师长等等。”

    “至于本朝,与历代皆有不同,据臣所知,大明开国以来,女子进学多在家中完成,亦或被选入宫中充任宫女后继续进学。”

    朱高煦听到这里,有些好奇的问道:“这是为何?”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