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二章:朱棣的改封计划(第 1/4 页)

    坤宁殿书房之中。

    徐皇后与朱高煦分别坐在茶案两边,还在说着话。

    “既然娘不相信,那就当孩儿撒谎了。”

    朱高煦不愿与徐皇后争论,于是换了个话题,道:“娘,且不说墨巧司出产之物,仅说咱们皇家所用的丝锦。”

    “怎么说?”

    徐皇后发现她的思路有些跟不上朱高煦,只好问道。

    朱高煦指着他胸口的锦衣说道:“娘,你看这做出锦衣的丝锦如何?”

    “咱们御用之锦,多出自直隶境内苏州、杭州、松江等地,但与其他地方的丝锦完全不同。”

    徐皇后这段时间专门研究了各种丝织品,此时说到皇室御用的丝锦,可谓是头头是道。

    “咱们的丝锦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既继承了历代织锦之优良,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之经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已经达到了丝织工艺之巅峰,誉为‘锦中之冠’也不为过。”

    朱高煦知道,在后世,南京云锦代表了华夏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华夏丝织技艺的精华,是华夏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

    历史上,明代时并没有南京云锦这个词,当时进入皇家的缎子称库锦、库缎和妆花。

    云锦一词, 来源于清代道光年间南京的“云锦织所”,晚清以来始有商品生产, 行业中产生“云锦”的名称, 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于民国南京的《工商半月刊》。

    由于其用料考究, 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 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凤其富丽华贵,绚烂如云霞, 故称“云锦”,因只有南京生产,故而称之为“南京云锦”。

    “娘,古有蜀锦, 宋时有宋锦、僮锦(壮锦),皆是历史悠久,载誉华夏的名锦。”

    朱高煦侃侃而谈道:“而今咱们御用的锦,既继承了历代织锦之优良, 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之经验, 且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 为何不能叫它云锦呢?”

    “你是想把皇室御用之锦, 命名为云锦, 从而推广全国与海外?”

    徐皇后听出了朱高煦的言外之意,不由得惊叹道。

    “不错!江宁织造局如今已经用上新式纺织机, 虽然云锦制造难度不小, 但有上万织工在,仅一月时间, 也足以织出几十万块,供应郑和在海外贸易,绝对绰绰有余。”

    朱高煦用激动的语气说道:“娘, 孩儿受到你织锦的启发, 决定让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局,向周边百姓采购云锦。”

    大明开国不久后, 朱元璋便设提督织造太监京城一员、苏州一员、杭州一员, 掌织造御用衣服等事。

    这个京城提督织造太监管理的, 便是应天府江宁县境内的江宁织造局。

    “这个法子好啊, 民间像罗师傅那样善于织锦的大有人在,如此一来,郑和所需的丝绸之物,便有着落了。”

    徐皇后欢喜的说道。

    “对啊,因此后宫众妃嫔学织锦,便是锦上添花了。”朱高煦接话道。

    顿了顿,他忽然起身,走到徐皇后面前,屈膝跪地,低着头哽咽道:“娘,孩儿知道劝不动你,孩儿只求娘千万不要过于劳累,一定要注意修养身子。”

    “放心吧,娘又不傻。为了咱的大孙子雀儿,娘也会注意身体的!”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