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七章:科举革新的漏洞(上)(第 1/3 页)

    临近中午。

    春和殿,书房之中。

    朱高煦得知胡濙求学一事之后,询问了方孝孺的意见。

    方孝孺恭声道:“臣以为可接受胡濙入学,但是否按照五年学制进行安排,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还请殿下裁决。”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禀殿下,胡濙想要进学的是术数科格物学,目前金陵书院并没有精通格物学的教授。”

    朱高煦知道历史上的胡濙历任六朝,勤奋五十余年,宽厚节俭,谦恭待人,因此他并不想错过这位历史名人。

    然而,有学生却没有老师,这实在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但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任何一门学问在创立之初,必然会面临着老师过少的问题。

    就像天文学和海洋学,在大明真正研究这两个学问的人本来就极少,朱棣直管的教谕总局目前连相关的教材都还没有编写出来。

    但是,既然科举革新已经开始试行,那就必须要按照其章程纲领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

    这段时间,朱高煦忙得焦头烂额。

    上个月初,他迎娶了李瑶,先后有一系列的事情要他这位太子殿下亲自去做。

    等后来清闲了一些日子,他便隔三差五地奉朱棣之命,陪同郑和一起去龙江船厂巡视造船的进度。

    这两天好不容易闲了下来,恰恰又到了金陵常科书院春季招生的时间。

    依照科举革新章程细则,金陵书院目前招收的新学员,理论上应该是通过乡试的举人。

    但实际上,眼下大明的读书人是有限的,真正通过乡试的举人为数不多。

    所以,书院目前对外招生时不得不降低标准,将去年各地学政推举的生员一类,也纳入了招收范围。

    于彦昭遇到了胡濙的难题之后,便让身边的同学临时替他接待新生,而他迅速将此事报告给了在金陵书院当值的文史博士方孝孺。

    方孝孺只是金陵书院的博士,并非院长,无权决定胡莹的去留。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