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八十三章 淮南形胜,蓬莱云镜(第 3/4 页)

    曾经的雄心壮志,早变成了只知道一昧保全基业,对国内的矛盾都是和稀泥、压制。

    甚至因为年老昏庸,更加怜爱自己的儿女,十几个儿子都让他们掌权或者领兵,没有确立继承者的绝对权威。

    直到他病死床榻,魂成祖灵,方才知道自己有多昏庸。

    徐州五郡,四分五裂,王长子是名义上的彭城王,却只占据下邳郡,当然他也就控制这一郡了。

    二王子、四王子、五王子、六王子、九王子等等都是实权派,在各地领兵,要么攻城掠地,要么就互相攻伐。

    其余王子就是类似杨隅这种非实权派,遇上不讲亲情的兄弟,那就是一个死字。

    当然,现在齐国势大,这些王子再被权势迷心,也知道轻重,没有选择再向下邳攻去。

    特别是控制水师的九王子在黄海不敌齐军水师,如今已经向南退守。

    琅琊郡也是在无水师为策应的情况下,被齐军攻占,六王子死于乱军。

    这种情况下,楚军又突然大举北上,关键是一向没有存在感的杨隅居然走上了前台。

    众兄弟懵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最大的王位竞争者不在下邳,而是在广陵。

    广陵郡位居彭城国最南边,其地处淮河流域,与扬州仅有一江之隔,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但对于彭城国的政治权利中心来说,广陵郡又太远,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放在一边。

    最多就是派亲信去拉拢广陵郡的地方官和豪强,偶尔有王子提前安插几个暗子,那都是非常有先见之明了。

    毕竟创业一代杨敬的眼光也就那样,锦衣玉食中长大的二代又哪有什么远见,他们的眼中只有王位。

    因为襄外必先安内,他们已经丢了面积最大的琅琊郡。

    李隆长期以来坚持的争取人心,以及很多人批判的面上功夫,在这次北伐徐州的过程中展现了奇效。

    李虎打着联军旗号,率领前军狂飙突进,所过之处守军望风而降。

    楚军的强横只是一方面,而是广陵的官民都明白抵抗下去没有意义,既然广陵侯杨隅贤明,那他们保谁不是保呢?

    总比被齐国攻占,或者那些只知道争权的王子来统领他们好。

    杨隅的实占之地虽然只有广陵城附近,但大半个广陵郡的人心都向着他,因为他善待士人,时常为广陵百姓求取惠民国策。

    海陵、舆国、堂邑诸县,基本上都是以迎王师的姿态,喜迎楚军入驻。

    当然,官面上说的是奉广陵侯杨隅为主,杨隅主动露了几次面,梳理人心。

    并且他还亲笔写了一封《讨内贼诏》,伴随着楚军的兵锋传遍淮南。

    这是以他自己,先王之子广陵侯的名义昭告国民,文中说,先王遗命是大王子矫诏,故其不奉伪王之命。

    诸子争夺王位,分裂国家,不怜惜百姓,他杨隅愿庇佑万民。

    以后彭城国将由强楚庇佑,再无兵灾动荡之忧,大国天兵过境毋有阻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阵问长生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过河卒 玄鉴仙族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魔门败类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