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八十三章 淮南形胜,蓬莱云镜(第 2/4 页)

    “国家欲取江东,先须积谷彭城。徐州良田十万余顷,水陆肥沃,清汴通流,足以溉灌,兴置屯田,资粮易积,非直戍卒丰饱,亦有吞敌之势也。”

    在天灵道眼中,真正的大敌只有神庭扶持的南楚和正一道扶持的秦国。

    其它诸如魏晋燕,最终的结果也就是赵国的下场。

    对于争取徐州人心来说,明面上楚军肯定是更容易被人接纳,因为楚军师出有名。

    首先大一统理论深入人心,李隆以神武皇帝的身份御驾亲征,这符合统一大义。

    再有就是楚军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名义,有“贤王”之称的广陵侯,为了挽救深陷内战的百姓于水火,亲往楚国求援,神武皇帝这是应邀而来。

    楚军不仅不是侵略者的身份,而且是光明伟正的拯救者,大义人心俱全。

    齐王齐小白当初为了打彭城国一个措手不及,突出一个“快”字,根本就没时间去弄什么遮掩入侵的手段,或者说他没太在意人心这个东西。

    在彭城国黎民百姓眼中,齐国就是赤裸裸的入侵强盗,在洞悉世事的世家贵族眼中,齐国是不讲究的蛮国。

    一点争取人心的手段都不愿意用,那等投靠了过去,他们难道会有什么优待?

    还不如楚帝那般分明,大兵未至,望风而投,待遇一等;兵临城下,延误而投,待遇二等;正式攻城,被迫而投,待遇三等。

    就是说,他们这种掌握地方实权的豪强,提前投降过去,混个爵位都很有可能。

    安乐侯、顺义侯、钱塘公,如今在楚国可是活得好好的,该有的体面和富贵都到位了。

    乱世之中,特别是诸侯割据一方的时代,地域观念十分突出,这也就是李隆为什么要先称帝的重要原因。

    这种时候楚帝国的楚,就不再只限于荆楚一地,而是化成整个天下的楚。

    “楚”不是地域上的,而是凝聚天下人心的一个符号。

    彭城国的地盘,基本上就是整个徐州,共有下邳郡,彭城郡,琅琊郡,东海郡,广陵郡等五郡六十二县。

    杨敬本是大虞九卿级别的重臣,后观大虞形式不对,于是求取州牧之职。

    适时杨家有女在后宫为贵妃,可以吹枕边风,皇帝问杨敬想牧守哪一州,杨敬毫不犹豫地回答徐州。

    在内九州中,徐州不算大,可其联结南北,交通内外,地理军事位置极其险要。

    彭城要兼水陆。其地南届大淮,左右清汴,表里京甸,捍接边境,城隍峻整,禁卫周固,又自淮以西,襄阳以东,经涂三千,达于济、岱。

    西线以彭城为枢纽,东线以下邳为枢纽,二者既控制陆上交通线,又控制水上交通线。

    州冈峦环合,汴泗交流,北走齐、鲁,西通梁、宋,自昔要害地也。

    对于中原来说,徐州是“许、洛襟要”,没有徐州在握则中原不稳。

    杨敬选徐州为牧守之地,初时肯定野心很大,想着以这种南北扼要之地为基,进取天下。

    可等到天下形势纷乱变化,诸多豪强世家旋起旋灭,杨敬的心态也跟着改变,他不再想着天下,而是首先想着据守自保。

    最先称王,建立鼎立一州王国的“雄主”,结果到死,彭城国的地盘也没有外扩一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过河卒 玄鉴仙族 你们修仙,我种田 阵问长生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仙人消失之后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魔门败类 山河志异 武圣!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中州录 彼岸之主 左冷禅 仙逆 卧虎藏龙 过河卒 青衿问道 为龙之道 志怪书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我在明朝当衙内 神话之后 一渣到底[快穿] 仙父 凡徒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阵问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