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8章惺惺相惜(第 1/4 页)
    房玄龄自幼耳濡目染,颇承其父遗风。
    能诗能文,博览经史,
    更是精通儒家经典。
    一手书法,尽得家父真传,工草隶。
    十八岁时,考中进士!
    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县尉。
    房玄龄听着, 云墨将自己年少时期的事情娓娓道来。
    往事历历在目,让房玄龄也是唏嘘不已。
    身边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看房玄龄的表情,便知道,公子所言句句属实啊!
    这云公子真乃神人也!
    云墨的话还在继续: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
    房玄龄于渭北投靠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也是一位爱才惜才之人, 很快他便发现了房玄龄身上的才华。
    从此李世民每次出征, 都会将房玄龄带在左右。
    任命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参军。
    为报秦王知遇之恩,房玄龄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晚睡早起,从未懈怠。
    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众人都会收罗奇珍异宝,甚至是美女丫鬟。
    只有房玄龄首先收拢人才,将富有谋略和骁勇善战之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与他们用心交谈,成为朋友,劝他们共同为秦王效力!
    击破王世充后,房玄龄举荐张亮给秦王, 告诉秦王张亮, 倜傥有智谋。
    李世民听从了他的建议, 任命张亮,为秦王府车骑将军。
    才思敏捷的薛收, 可倚大事的李大亮。
    都是房玄龄亲自举荐给秦王的。
    这里不得不重点提一个人。
    聪明识达,王佐之才的杜如晦,也是房玄龄举荐给秦王的。
    后来二人成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这些暂且不提了。
    武德九年。
    秦王府受到的排挤,越来越严重。
    众人已经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三人亲手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说到这里,云墨长叹一口气,然后抬起头来,说道。
    “同学们,若是玄武门之变失败,秦王或许不会死。”
    “可是,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绝对不可能活。”
    “当时他们都有家室,都有夫人和孩子,一旦失败,面临的是满门抄斩的局面。”
    “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的支持和劝说秦王,最终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又是什么?让他们甘愿冒着被灭族的危险,进行最后的殊死一搏!”
    “虎子,你告诉师长,你现在的想法。”
    云墨伸手一直,前排的一位少年郎。
    虎子站起身来,开口回答道。
    “师长,虎子以为是一种精神支持着他们,就像师长讲的子路的故事一样,君子死,冠不免。虎子以为,若是万一失败了,房相他们心中亦无憾!”
    “坐下吧!”
    云墨伸手示意虎子坐下。
    “张森,你来说下你的看法。”
    云墨再次伸手指向一位少年。
    张森起身开口回答道。
    “师长,学生以为,这是秦王和房相他们多年谋事所形成的信任,好比师长所讲的管鲍之交,虽然学生比喻又些欠妥,可是若没有秦王对房相他们的信任,也没有房相等人,不顾生死,来策划最终的玄武门之变。”
    云墨闻言微笑着点点头,说道。
    “很好,坐下吧!”
    “同学们,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举手发言!”
    云墨话音落地,学堂里一双双小手,便举了起来。
    “师长,学生以为,是师长讲过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危险来临的时候,退缩,懦弱。只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胜利就在眼前!”
    …………
    听着一位位少年郎便踊跃发言。
    听着他们略显稚嫩的声音,却能有许多成年人,都没有的智慧和见解!
    房玄龄,眼睛湿润了。
    杜如晦,眼睛湿润了。
    长孙无忌的眼睛也湿润了。
    长孙皇后更是紧紧握住了长乐的手。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