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8章惺惺相惜(第 2/4 页)
小丫头激动的眼泪汪汪的。
此时她多想骄傲的大喊一声,你们口中的秦王,就是乐乐的父皇。
可是,她不能喊!
不能!
房玄龄看着一个个站起身来的少年郎。
听着他们自己心中的看法和见解。
毫无疑问,这些少年郎的知识和见解,都是来自于云公子所授。
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啊!
几年或者十年以后,这些少年郎,必定会成为栋梁之材。
大唐,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啊!
房玄龄,也明白为何陛下会煞费苦心的,让三位将军请云公子出山。
紧接着又让他们三人前来云家庄。
云公子已经答应了。
想到这里,房玄龄是双眼火热。
整个人都感觉,年轻了起来。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也是满脸喜悦的聆听少年们的见解。
刚刚云墨一番话,差点让他们失态,听了孩子们的发言,心里顿时通畅了许多。
学堂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云墨突然抬头看着后排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
微笑着开口询问道。
“杜相,长孙尚书,还需要讲讲你们各自的故事吗?”
唰!
云墨伸手落地,整个学堂的少年,全部齐齐转过头去。
直到现在,他们才发现,后排竟然坐着三位陌生人。
刚刚师长称其为杜相和长孙尚书。
毫无疑问站起身来的是,宰相杜如晦和长孙无忌。
而那位坐着的,便是刚刚师长讲过的宰相房玄龄。
“云公子,无需再讲了,克明心悦诚服!”
“云公子,辅机也是心悦诚服!”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都抱拳施礼说道。
房玄龄,已经被公子把祖上三代都详解了一遍。
他们二人的过往,毫无疑问公子也是肯定知道的。
再则说了,唯一值得他们自豪的事情,刚刚公子已经讲过了,而且也提到了他们的名讳。
若是再细数他们的过往,属实没有必要了。
云墨闻言微笑着点点头,说道。
“同学们,都转过头来。”
少年们闻言,立即齐齐转过头,面对云墨。
“既然如此,师长就长话短说。”
“上次三位大将军前来,师长并没有提及玄武门之变一事,师长,也知道你们心中肯定有所惑,为何今日师长会提及此事。”
“师长,告诉你们,三位将军虽然也是领兵打仗,浴血沙场的英雄。可是,若没有房相,杜相和长孙尚书的运筹帷幄,玄武门之变,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这也是师长,一直叮嘱你们要好好学习的原因所在,谋略和胆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秦王有幸,身边有多位大将军随他身经百战。”
“可是,像房相,杜相和长孙尚书,这样的谋士太少了,偌大的秦王府也不过十八学士,而这十八学士,几乎囊进了天下英才。”
“当然,文人稀少,谋士急缺。这也是由这个时代所造成的,知识和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世家手中。”
“像你们这样的少年,除了达官权贵世家子弟和官宦之家以外,能够读书识字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即便是有了科举,而那些百姓子弟,却不得不像世家低头,没有办法啊,没有书籍,即便是再聪慧也是瞎子摸象,甚至于没有拜贴,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
宰相房玄龄沉默了,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也沉默了。
长孙皇后也深深的低下头。
云墨所言,字字句句,敲打着他们的心坎。
事实确实如此,想要改变,何其艰难。
“可是,即便如此,师长从未懈怠过对你们的授课,也一直叮嘱你们要努力学习。”
“因为师长知道,历时的车轮一直在滚滚前进,未来,许多事情都会改变的。”
“房相,杜相,长孙尚书,您们说,是不是这样?”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都站起身来。
“公子言之有理,未来一切肯定会改变的,而且只会越变越好。老夫觉得,这些少年,都很不错。也都是公子教导有方的结果。”
宰相房玄龄的话,让学堂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少年们热烈的掌声中,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一起离开了学堂。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